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公开或非公开印刷发行了上亿册,除了《圣经》!尽管我们在任何新华书店、各种书摊上都找不到这本书的踪影,可《圣经》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家庭,影响并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命。
文/蔡慎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印刷圣经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拥有一家专门印刷《圣经》的南京爱德公司,创立于1988年的爱德公司,当年印刷发行了50多万册《圣经》,2003年增设了第二条生产线使产量飙升至每年400万册,去年全年爱德公司印刷了800多万册《圣经》。
尽管《圣经》不能在新华书店或书摊上发行销售,但《圣经》却顺利走进国内各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5万5000所教堂以及数十万个基督教家庭聚会点。
目前中国究竟有多少基督徒仍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国家宗教部门含混地称我国有几千万信徒,而民间的说法早已经超过一亿信徒,建国初我国基督徒的数量仅仅只有九十多万,六十年间,单单是河南、浙江、安徽和四川等基督教兴盛的大省,基督徒人数就已经超过了2000万。
尽管基督教信仰相对自由,国内仍有许许多多家庭教会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三自”教会教堂太少,仅以北京和上海为例,解放前这两个城市有大型教堂几百座,现在一个区仅剩一座,远远不能满足信徒聚会的需求和出行的便利。另一方面是尽量远离政治,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这个世界是上帝所创造也在上帝的手中,惟有上帝才能改变这个世界,才能影响并改变人心!
基督徒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奇妙的群体,他们的见证,他们生命的改变,是外人不可理喻或不可思议的。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穷乡僻壤,都有他们的笑脸,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是谁把这样的福音带进了中国广漠的大地?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这个物欲横流、腐败堕落的时代,坚定地选择了这样的信仰?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学者和官员思考的问题!
基督教为什么对中国影响如此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不是以枪炮为后盾在中国逐渐壮大的,而是润物细无声,今天是那些中国自已的传道人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一个城市地在奔走,在中国大地上撒播着福音的种子。这样的大使命,中国本土的理想、佛教、道教和儒学能做到吗?后者都有强大的政权力量或有上千年扎根本土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普遍存在信仰缺失的危机,对基督教来说,这是一片肥沃的传播土壤。就在口喊理想的官员贪腐日趋严重时,就在和尚忙着化缘,“儒士”忙着表演时,很不受待见的基督教在中国城乡影响日趋扩大。
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但就在这块土地上,上帝给中国人铺就了一条通向天国的路,这是一条洗涮罪恶的路,这是一条寻找灵魂的路,这是一条走向希望的路,这是一条走向永生的路。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基督教是强势宗教,他们借助强大的经济、科技、文化优势影响世界,但这种优势是怎样来的?西方也有教会肆虐的中世纪,布鲁诺也曾被教会烧死。正因为中世纪西方教会霸道、专横,所以中世纪西方的科技、文化乃至经济和中国比,并无优势。西方宗教改革和随之而来的文艺复兴、科技日新月异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果关系。16世纪以后,天朝大国为世界科技进步和政治文明贡献了什么?
伟大的诗人歌德对信仰有过精辟的论述:
“世界历史的唯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不管这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都只得到一点微弱的成就,即使它也暂时地夸耀一种虚假的繁荣,这种繁荣也会飞快地逝去”。
歌德的话深刻表明,信仰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的重要地位。
今天的中国,人们最普遍的信仰就是“金钱”,现代奢侈泛滥的物欲生活,并不能掩盖摆在我们面前的“信仰危机”。“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社会无信仰则乱,大学无信仰则烂,教授无信仰则堕,人无信仰则躁,家庭无信仰则变……”这样的言论看似有些危言耸听,但事实上,信仰问题已经被当今社会所关注。
其实通篇《圣经》,讲的就是一个“爱”字,爱人如己,彼此相爱,爱家庭、爱丈夫、爱妻子、爱父母、爱子女、爱社会、甚至要爱你的敌人。只有细细品读过《圣经》,才会体悟到生命的真谛。
拿破仑曾经说过:
“基督存在的本质是奥秘的,我并不明白。但我明白一件事,他能满足人心。拒绝他,世界就成了一个费解的谜;相信他,人类的历史就可以找到圆满的答案。”
有人曾问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尔士(H.G.Wells)谁是影响人类历史最甚之人时,他回答说:
“若按历史的标准来决定,此人非耶稣莫属。”
连歌德这样一位对基督教持有偏见的天才,到了晚年,也不得不承认:
“如果神真要来到世间,他必然是出现在耶稣这人身上。”(2009-01-16)
《圣经》——一本在中国发行上亿册的书
版面规则
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这里收录百家精彩论述。
三个臭皮匠,顶不上诸葛亮,这里收录百家精彩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