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发表于 : 2019年 6月 1日 10:24
作者:崔治平 日期:2013-06-26 17:08
...现在经济形势先生可否稍加点评一下...
-------------------------
在下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追踪经济了,看得未必准。pisbleedkaga兄有命,只好不揣冒昧,稍献愚衷。
经济增长公认由三大要素驱动:制度创新,技术进步,投入。(人力,资源,资本。)
在经济制度上,这十几年是倒行逆施,国进民退;国企垄断造成了很低的效率、很高的价格。中国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亦微不足道。所以中国经济主要靠投入驱动,这种外延型的增长方式,迟早会形成巨大泡沫。——由于这个体制的合法性几乎完全依赖于经济增长。所以政府多年来滥发货币,不惜一切保增长。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一连串泡沬,如楼市泡沬、债务泡沬和外贸泡沬。泡沫的破灭是必然的。泡沬一破,危机立现。中国这种依赖国际市场,由信贷驱动的增长模式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
贸易高增长泡沫上个月已经开始破灭。海关数据显示,中国5月的出口同比增长仅为1%,进口同比下降了0.3%,下半年形势亦不容乐观。一打假,外贸进出口数字即应声而跌。人民币升值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世行今年世界经济预期是平均增长2.2%。非常可怜。)对中国出口也是一个重大打击。
随着内需外需萎缩,经济放缓、利率上升、流动性收紧,中国楼市的泡沬随时可能被戳破,许多人已经看出,房地产这个经济火车头很有可能将把中国经济拖向崩溃的深渊。
中国的债务泡沬,集中在地方政府及企业中。政府负债据说已达51.9万亿人民币。《财经》杂志“摸底中国负债”(2013年4月7日)计算,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债务与企业部门债务合计,总债务规模已高达120-128万亿左右。仅2012年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就达到了GDP的2.21倍。 里昂证券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也认为中国总债务规模高达107万亿左右。——很显然,近年的中国GDP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债务支撑的。不幸的是,许多地方债务已经集中到期,由于债台高筑,一部份地方政府正在走向破产。
政府长期以不计回报率的过度投资引导经济增长,造成了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地威胁到中国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是许多行业,如房地产、汽车、工程机械、钢铁、风电设备、光伏、有色金属、水泥、煤化工、船舶制造,无不过剩,泥足深陷。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过剩的产能已经毫无意义,再追加投资只会衍生更大的泡沫,增加更多的债务。李克强最近坦承:“货币及财政政策的刺激空间已不大。”
可以看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投资、外贸、内需,几乎都已停歇,中国经济已经走进了僵局、死局。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正如许小年所说:中国持续衰退的冬天刚刚开始。
而中国经济成长出现逆转,实业凋敝,失业率不断攀升,加上极具可能爆发的恶性通胀,已经接近极限的贫富差距,历史罕见的全面腐败,必然会引发社会动荡,引发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许多经济学家断言:GDP降到5-6%就达到中国社会所能承受的底线。)
由于税收增长不能持续。政府开支、官员工资、维稳经费、军费等等都会出现问题。政府只能充分发挥印钞机功能,饮鸩止渴。——自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钞机”。去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占近一半。
众所周知,所谓通胀就是政府在抢劫,利用铸币权强取豪夺,转嫁压力,剥夺百姓。它必定会转化成社会危机,制度危机。
这一轮经济衰退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与周期性衰退大不一样。投资过度,消费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失衡,国富民穷,官富民穷。过去十几年,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有利于居民,而是有利于政府和企业。有利于官员,有利于与官家勾结的大资本家们。——连续十几年税收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以上,简直是耸人听闻。在民主国家不可思议。
这些问题,不是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解决,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了,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向百姓倾斜。消费不足才能根本缓解。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学习欧洲。欧洲是福利社会主义国家,它的金融危机原因是过度借债,用透支取得繁荣,维持高福利,取悦民众。我们则应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求得均衡。
民主之后,要大规模私有化,包括用证券分配国企股权。一部分土地私有化,提高社会中低层民众尤其是农民阶层的财产性收入,把中国经济由高度垄断变成开放经济,政府不再与民争利。取消审批制,遏制腐败,减少交易成本。取消市场管制,把市场放开,新的经济增长点自然会层出不穷。
国家走上正轨,民企壮大了,技术研发才能一浪高过一浪。则我们从制度、技术、投入三方面汲取力量。经济的再一次凯歌行进可以预期。国家强大的基础是政治的清廉,腐败就不可能强大。唯有实施民主才能把内外矛盾一并消解。
“钱荒”是中国经济开始衰败的象征。是维持旧体制还是幡然改途?中国可能会面临生死抉择。
...现在经济形势先生可否稍加点评一下...
-------------------------
在下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追踪经济了,看得未必准。pisbleedkaga兄有命,只好不揣冒昧,稍献愚衷。
经济增长公认由三大要素驱动:制度创新,技术进步,投入。(人力,资源,资本。)
在经济制度上,这十几年是倒行逆施,国进民退;国企垄断造成了很低的效率、很高的价格。中国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亦微不足道。所以中国经济主要靠投入驱动,这种外延型的增长方式,迟早会形成巨大泡沫。——由于这个体制的合法性几乎完全依赖于经济增长。所以政府多年来滥发货币,不惜一切保增长。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一连串泡沬,如楼市泡沬、债务泡沬和外贸泡沬。泡沫的破灭是必然的。泡沬一破,危机立现。中国这种依赖国际市场,由信贷驱动的增长模式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
贸易高增长泡沫上个月已经开始破灭。海关数据显示,中国5月的出口同比增长仅为1%,进口同比下降了0.3%,下半年形势亦不容乐观。一打假,外贸进出口数字即应声而跌。人民币升值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世行今年世界经济预期是平均增长2.2%。非常可怜。)对中国出口也是一个重大打击。
随着内需外需萎缩,经济放缓、利率上升、流动性收紧,中国楼市的泡沬随时可能被戳破,许多人已经看出,房地产这个经济火车头很有可能将把中国经济拖向崩溃的深渊。
中国的债务泡沬,集中在地方政府及企业中。政府负债据说已达51.9万亿人民币。《财经》杂志“摸底中国负债”(2013年4月7日)计算,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债务与企业部门债务合计,总债务规模已高达120-128万亿左右。仅2012年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就达到了GDP的2.21倍。 里昂证券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也认为中国总债务规模高达107万亿左右。——很显然,近年的中国GDP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债务支撑的。不幸的是,许多地方债务已经集中到期,由于债台高筑,一部份地方政府正在走向破产。
政府长期以不计回报率的过度投资引导经济增长,造成了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地威胁到中国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是许多行业,如房地产、汽车、工程机械、钢铁、风电设备、光伏、有色金属、水泥、煤化工、船舶制造,无不过剩,泥足深陷。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过剩的产能已经毫无意义,再追加投资只会衍生更大的泡沫,增加更多的债务。李克强最近坦承:“货币及财政政策的刺激空间已不大。”
可以看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投资、外贸、内需,几乎都已停歇,中国经济已经走进了僵局、死局。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正如许小年所说:中国持续衰退的冬天刚刚开始。
而中国经济成长出现逆转,实业凋敝,失业率不断攀升,加上极具可能爆发的恶性通胀,已经接近极限的贫富差距,历史罕见的全面腐败,必然会引发社会动荡,引发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许多经济学家断言:GDP降到5-6%就达到中国社会所能承受的底线。)
由于税收增长不能持续。政府开支、官员工资、维稳经费、军费等等都会出现问题。政府只能充分发挥印钞机功能,饮鸩止渴。——自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钞机”。去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占近一半。
众所周知,所谓通胀就是政府在抢劫,利用铸币权强取豪夺,转嫁压力,剥夺百姓。它必定会转化成社会危机,制度危机。
这一轮经济衰退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与周期性衰退大不一样。投资过度,消费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失衡,国富民穷,官富民穷。过去十几年,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有利于居民,而是有利于政府和企业。有利于官员,有利于与官家勾结的大资本家们。——连续十几年税收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以上,简直是耸人听闻。在民主国家不可思议。
这些问题,不是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解决,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了,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向百姓倾斜。消费不足才能根本缓解。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学习欧洲。欧洲是福利社会主义国家,它的金融危机原因是过度借债,用透支取得繁荣,维持高福利,取悦民众。我们则应该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求得均衡。
民主之后,要大规模私有化,包括用证券分配国企股权。一部分土地私有化,提高社会中低层民众尤其是农民阶层的财产性收入,把中国经济由高度垄断变成开放经济,政府不再与民争利。取消审批制,遏制腐败,减少交易成本。取消市场管制,把市场放开,新的经济增长点自然会层出不穷。
国家走上正轨,民企壮大了,技术研发才能一浪高过一浪。则我们从制度、技术、投入三方面汲取力量。经济的再一次凯歌行进可以预期。国家强大的基础是政治的清廉,腐败就不可能强大。唯有实施民主才能把内外矛盾一并消解。
“钱荒”是中国经济开始衰败的象征。是维持旧体制还是幡然改途?中国可能会面临生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