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4 18:39:11
答案:
一、广义的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人才密集度最高的时代。群英荟萃、争奇斗艳、众星闪烁、映彻天汉。历稽载籍,揆诸古今,绝无仅有。
二、但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成功率最低的时代。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功败垂成者不胜枚举。
人才辈出,群贤毕至,济济一堂,摩肩接踵,自然就会相互妨害、相互克制、相互冲抵,结果大家谁都无法获致真正圆满的成功。
汉末三国人才密度极高的原因有五:
一、东汉王朝主流意识形态之纯正空前绝后。
二、东汉教育之发达超迈古今。
三、东汉人才选拔之机制最可称述。
四、汉末三国战争及人才竞争之剧烈亘古罕见。
五、上天对此一时代高灵投入力度之大,数量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
“汉末三国”这个历史时代,到底特殊在哪里?
版面规则
是他,是他,就是他!
这世界,他来了!
他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圣人、先知、宗教家、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汉语言学家,《推背图》中预言的“圣人”,至尊上天的长子贵儿,我们的兄长,我们未来宇宙的金佛!
是他,是他,就是他!
这世界,他来了!
他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圣人、先知、宗教家、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汉语言学家,《推背图》中预言的“圣人”,至尊上天的长子贵儿,我们的兄长,我们未来宇宙的金佛!
“汉末三国”这个历史时代,到底特殊在哪里?(2)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5 17:02:32
一、东汉王朝主流意识形态之纯正空前绝后
遥瞻三代,夫子虽有夏尚忠,殷尚质(尚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之酷评,毕竟上古中国之物质文化、语言文字均不够发达。彼时的意识形态、钟鼎遗文、虫书鸟篆终究给人以诘屈聱牙、词不逮意、稚嫩青涩、混沌未辟之观感。直至春秋战国,天降圣贤,管子、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孟子、庄子、公孙龙子及杨朱、荀卿、韩非等大咖纷纷出世,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儒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术数家、方技家、神仙家、小说家、纵横家等百家奇峰突起、异彩纷呈,地球龙头之学术思想始告成熟,足可与同期古印度、古希腊之贤哲高士连镳并轸、并驾齐驱而无愧色矣。
秦灭六国,兼容并包但偏重法家,其弊在于轻教化而尚功利。汉初尊黄老,尚无为,其弊在于放任自流。汉武虽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揽申韩之秘术,阳儒阴法,霸王道相杂揉,故“上下相驱,以刻为明”,不仅是亡秦之失,也是孝武之失。
而魏晋南北朝之后,佛学深入中国。中土之学术思想泾渭合流,渐趋出世,渐趋柔靡,渐趋保守内敛,以至于颟顸浑浊,是非不分,畴昔君子发扬韬厉、刚健中正之龙德,已不能复睹于神州震旦。
思想驳杂,首鼠两端,大批高端人才走入寺庙道观或隐于草野,失去社会责任感,不愿起而淑世牖民,正是宋代以后中国社会失活,中华文明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唯有东汉二百年间,前弊已息,后弊未炽,其意识形态最为纯粹,得天之大中至正。
众所周知,光武帝本来就是王莽时代的洛阳太学生,在军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光武朝之功臣,多半亦属儒生。“邓禹为光武同学,寇恂、冯异、马援、贾复、祭遵、耿弇诸人,大半皆通儒。”光武之子孙明帝、章帝皆深受儒学之陶冶。“当时王室外戚、功臣子弟,下及期门、羽林之士,莫不受学。朝廷对儒术之极端提倡,较之西汉远过。”(见钱穆《国史大纲》)
因为意识形态纯正,制度完备,东汉之士人大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鹄的,关心政治,关注民生,见得思义,见危授命。其士风之淳美优良历来为古今学者所艳羡称颂。顾炎武说:“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
钱穆先生说:“东汉时之优点是不以官位之大小来看人之高下,由光武帝重视严光开始,做帝王的重视钓鱼的,严光高于光武帝,故做人不一定要做帝王才算伟大。”两汉取士,皆不论贫富贵贱,不分地区畛域,且特重德行,故虽有滥进,而廉洁有为者居多。东汉之名士足以倾动天下,足以与朝廷禄位抗衡,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观。钱穆说:“大抵东汉至桓、灵之际,朝廷禄位已不如处士虚声,社会重心在下不在上,此亦自秦统一以来世运一大转变也。”“大抵三国以下人物风流,全已于东汉启之。”“刘备三顾草庐,刘是四十多岁之皇族,诸葛亮二十多岁,却如此被看重,是由东汉士风而来。”
“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者如:
一久丧。【此为孝行。西汉重孝,尚少行三年丧者。东汉则“谓他人父”,对举主、故将亦多行孝三年,而父母之丧有加倍服孝者。】
二、让爵。【父有髙爵,长子应袭,逃避不受,以让其弟。】此亦始于西汉,东汉更多见。【如邓彪、刘恺、桓郁、丁鸿、郭贺、徐衡,皆是。】盖时重孝廉,让爵、推财,则孝与廉兼尽矣,故人争慕为之。
三、推财。【兄弟异财析居,推多取少。】
四、避聘。【避聘不就,以让亲属,则与让爵、推财,迹异心同。】如刘矩、【以叔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辞,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五、报仇。【家庭有仇怨,奋身图报,此亦孝弟之激发也。】其事如崔瑗、【兄为人害,手刃报仇,亡去。】魏朗、【兄为人害,朗白日操刀,杀其人于县中。】
六、借交报仇。【朋友有仇怨,亦许身代报,此推已孝弟以及人也。】礼有之:“父母存,不许友以死”,则父母而亡,固可以死许友。以死许友,即指借交报仇也。其事如何容、【友有父仇未报,将死,泣诉于容,容即为复仇,以头祭其父墓。】郅恽【恽友父仇未报,病将死,对恽欷歔。恽将宾客杀其人。以头示友;友见而气绝。】------在三国时代,为我们使熟知的还有徐庶,少好任侠、学击剑,中平未年尝为人报仇。
七、报恩。【此皆故吏对举主,弟子对业师,移孝作忠,亦家庭道德之推扩也。】如李固弟子郭亮、【固被戮,亮负斧锧上书,请收固尸。】杜乔故掾杨匡、【乔被戮、匡守护其尸不去。】
荀爽、【袁逢举爽,不应。逢卒,为服丧三年。】“弘农太守吴匡,为黄琼所举。班诏劝耕,道闻琼薨,即发丧制服。
八、清节。【一介不取,准财与人。东汉重廉吏,社会亦尚廉节。】如廉范、【父客死于蜀,范年十五,人蜀迎丧。其父故吏太守张穆资送,不受;船触石破没几死,穆追送前资,竟不受。】种暠、【父早亡,有财三千万,暠以赈乡里贫者,遂知名。】
其他的高节异行尚有许多,光灿载籍,史不绝书,皆源自东汉一朝意识形态之纯正粹美也。远非后人或今人所及。
(当然,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钱穆先生也批评说,东汉士人做事太过看重道德。容易流于形式而忽略实际,过于注重个人、家庭和朋友,容易忽略了社会和国家。刘备不听诸葛之言袭取刘琮已降之荆州,不听庞统之言袭取成都。致使蜀中糜烂,都是例子。)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5 17:05:03
感谢各位兄弟!感谢各位朋友!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8 16:05:55
作者:Archangel_S1 时间:2019-03-05 22:06:27
看这篇帖子的题目,是否还不是大梵哥正式书写自传---《祖龙三转:诸葛孔明》....
------------------------------------------
自传有自我吹嘘之嫌,自我回护之意,该不该写,我还在犹豫。
愚兄已经大致整理了一遍天经,以后会有一系列短文陆续上传,论及历史上的悬案。祖龙的第三转事实上没有成功。功业陵迟,大义未及,也是上帝的意思。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7 18:44:06
二、东汉教育之发达超迈古今
意识形态决定教育,而教育会衍生风俗。
司马光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遭汉中衰,群雄糜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太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岂唯取重于搢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唯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东汉之时,“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班固语)鸿儒辈出,名士无数。以至于千年之后,苏东坡还在赞叹“学莫盛于东汉”。
东汉的教育体系由私学、地方学校、中央太学三部分组成。但地方官学发达不够,京都太学路途遥远,名额有限,且选送有一定之规,无法满足一个五六千万人口泱泱大国众多读书人的需求,故致私学极盛,家塾经馆遍地,蔚为壮观。
夏商西周三代,学在官府。(汉人认为诸子百家皆出于西周王官之学。因为惟官有书,惟官有器,惟官有师。)而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至战国已臻极盛。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不辍。汉初数十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人才,大抵均出自私学。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没有禁遏私学。西汉时今文经学官守,《诗》《书》《易》《春秋》等皆“立学官”,而古文经学则主要在民间私学内传授。儒家以外的各家学术能保存下来,更是全赖私学之力。随着私学力量的日益增强,到东汉末它甚至取得了压倒官学的崇高地位。
赵翼说:“民间学风,自西汉哀、平下迄王莽时已大盛。。。及东汉中叶以后,学成而归者各教授门徒,每一宿儒,门下著录者至千百人,由是学遍天下。”(由于经学极盛,经学大师的学生多至无法容纳,所以有的及门受业,有的则只要挂上一个名字,便叫做著录弟子,不必亲来受业也。)
到了汉朝中后期,私学的学习或教学经历也是选仕、做官的重要依据。显示了汉代政治的高度实用性与灵活性。征诸史籍,可以说,三国时的各方诸侯,名君名臣名士,大半都受益于私学的造就滋养。
东汉许多私学的教学水平并不亚于太学。有些大师、隐士的精舍、经馆且欲驾而上之也。因为它的课业设置可以更全面,更高深。【汉代私学教学内容广泛。官学以儒家经学为主,百家杂学和自然科学主要靠私学传授。譬如黄老、法家、兵家、医学、天文、数学、历法、音律、图谶、预测等。司马迁著《史记》,世为太史令。班固著《汉书》,也算是家学渊源。】老师也可能更杰出、更厉害,仿佛孔子、柏拉图、释迦牟尼。【私学大师的学术造诣不低于,甚至高于太学博士,这种状况在东汉尤为突出。现查东汉100多部经学著作,90%都出自非博士的私学大师之手。】名师的高足,除了直接聆听老师的教诲,还可以和同学、老师一起辩论、商榷,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汉末官学,一郡一国一般设一校或数校,洛阳有太学。官学在馆舍的数量和生徒的人数上都远远不及私学。除此之外,私学还承担着全国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儿童的启蒙教育重担。汉代的太学生在肄业或学成之后,往往也要向校外的著名经师巨儒请教,以求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在那个时代,民间大儒教授数百人、千余人,数千人者不胜枚举。许多私学宗师,都是正在做官或退居林下者。正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并非我们想象中的落第举子、乡野腐儒。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8 18:36:32
在家学中,有专门“治经”的士族,例如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自西汉丞相杨敞起,即名人辈出,其后代杨震、杨彪、杨坚,杨广、杨素、杨玄感等都赫赫有名。唐太宗的杨妃、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唐玄宗的杨贵妃,唐朝的十几位杨姓宰相,宋代的杨家将等,都出自此关西第一望族。(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袁绍的外甥。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
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累世专攻一经。自袁安到袁敞,到袁汤,再到袁逢,袁隗,四世居三公位。以曹操之强,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依靠袁绍。在历史上,这个家族出过两个僭越称帝,然后马上一败涂地的名人。汉末袁术割据淮南,得传国玉玺后称帝,不久败亡。民国袁世凯也是贪心不足,僭越称帝,不久败亡。(袁世凯也是汝南袁氏后裔,其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看起来,袁姓没有当皇帝的命啊。
颍川阳翟郭氏,家传《小杜律》(小杜律:西汉杜延年世称小杜。东汉法律大多源于延年。),专攻刑律法令。自郭弘、郭躬以后,子孙至三公之一的太傅者一人,廷尉者七人,封侯三人,刺史、二千石、侍中、中郎将二十多人。侍御史之下者更加众多,可谓望族矣。汉末的郭嘉、郭图都是颖川阳翟人。或许是这一门的旁支?
上面这种有家传的,自然可以形成私学。
徒弟从师父那里接受传承后,也可以设立私学。
比如京兆人杨政,在建武年间,从代郡人范升那里,接受《梁丘易》的传承,开设私学,有徒弟数百人。
济阴人曹曾,从乐安千乘人欧阳歙那里,获得《伏生尚书》的传承,开设私学,有徒弟三千。
东汉大儒郑玄,先上太学,然后师从京兆人第五元先,东郡人张恭,扶风人马融,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虽然家贫躬耕,也有弟子数千人。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09 15:24:05
白乐天2020: 2019-03-08 23:17:19
....有一个小问题请您指点:有人说西方十三至十六世纪前后接受了大量中国的科技知识,包括蒙古人带去的,包括传教士翻译并传回欧洲的,如此才造成西方的科技大爆炸,这种说法可信吗,请您指点学生。
------------------------------------------------------
这种说法可信。
中世纪的中国,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欧洲。上帝命令黑龙(成吉思汗)率其子孙建立蒙古帝国,疏通地球的陆地经络;命令东方人(郑和)下西洋,西方人(达伽马、哥伦布)大航海,疏通地球的海上经络。就是为了把龙头的大量精华(既有科技知识,也有思想和制度精髓)输入欧洲。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你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201页,《风俗论》)
欧洲人信教但不幸陷入了迷信。伏尔泰指出:中国也有宗教,但没有欧洲那种“迷信”“野蛮”的宗教。他说:“当他们已经有了单纯、明智、庄严、摆脱了一切迷信和野蛮行为的宗教时,我们的德洛伊祭司把小孩装在大柳筐里作为牺牲来祭祀的托达泰斯(高卢人所信奉的最高神)还没有出现哩!”
评论 白乐天2020:伏尔泰曾感叹:“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伏尔泰说:“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注意到,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无论如何僻远的地方,不经官厅的裁判,即使是贱民也不能处以死刑。他感叹:“关于中国,只要听到这种法律,我已不得不主张只有中国是世界中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了。”
伏尔泰和卢梭都病逝于乾隆四十三年。启蒙思想家眼中的中国,包括明代中国和康乾时代的中国。
1770年,乾隆的《盛京赋》在法国出版。伏尔泰读了《盛京赋》后写道:“我很爱乾隆的诗,柔美与慈和到处表现出来,我禁不住追问:像乾隆这样忙的人,统治着那么大的帝国,如何还有时间来写诗呢?”他说:“这是好诗,但是皇帝却非常谦虚,不像我们的小诗人们,处处充满了高傲”。
伏尔泰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他是历代帝王中最贤明、最宽厚的一个。他一贯关心减轻穷人的疾苦,他严格地遵守法律,保护国家的和平和富裕,奖励一切有益的技艺,特别是土地的耕作。在他的治下,所有的公共建筑、交通要道和联结这个大帝国各河流的运河都得到了维修,工程宏伟而又省钱。”
法国传教士、科学院院士白晋,受法王路易十四选派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来到中国,1697年5月回到巴黎。白晋于该年出版《中国现状》与《康熙皇帝》两本书。白晋对康熙皇帝推崇备至。使路易十四从此迷上了中国。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异乎寻常的中国热。——这本《康熙传》,贤弟可以看看。
愚兄刚读完印度伟人,开国总理尼赫鲁在狱中写给女儿甘地夫人的三卷本巨著,《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2016年6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评价非常客观,也非常高。贤弟有暇,可以一览。
此书面世以来,已经“出版有近30种语言版本,经久不衰畅销80年,在欧美、印度甚至日本、韩国很多知识家庭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它;历经四代读者,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经典与传家珍藏。”
这是“一部公正而别致的世界史。没有狭隘的私利和民族主义,也没有西方的自命不凡和东方古文明的孤芳自赏……出自一位从古印度文明走出的现代伟人之手,被称誉为“首部非西方视角的世界史””。
网友评价:“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尼赫鲁是一名学者,对世界各地的历史了解的非常多。很全面,立场也很客观,中间真的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很多很多。对于咱们的中小学教育,其实用这本书作为历史教材比目前的白痴教材不知道会强多少倍了。”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0 14:27:29
东方黑2011: 2019-03-09 21:08:04
请教兄长,关于科技史,李约瑟的著作是否可信,有人认为他的考证并不严谨
------------------------------------------------------
李约瑟的科技史我只看了一部分,不敢妄加评断。但是“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并不是中国人或者李约瑟的意淫,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公认。”
“按照斯氏著名的《全球通史》中的观点,中国文明自汉朝直到工业革命前,技术水平都是凌驾世界或至少与其他地区相当的”。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0 13:50:24
白乐天2020: 2019-03-09 15:33:32
感谢崔老师您指点教诲!学生在体制内碌碌无为,更兼束手束脚,在为中华自由mz方面不敢出力发声,如寒蝉一般,十分羞愧。
学生是应该就此等待机缘呢,还是该主动创造机会去大力践行天父上帝的大爱之心,踌躇不已,想听听您的指导。
--------------------------------------------
等待机缘,主动创造机会都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必拘执。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24:36
作者:烟雨含梅 时间:2019-03-08 20:00:02
东汉学风之盛,超乎想像。心向往之。
--------------------------------------------
东汉在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的房舍叫学官。只是不及私学和太学出名而已。" 颜师古注:“学官,学之官舍也。”《后汉书·郑玄传》:“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42:40
作者:mexia 时间:2019-03-09 08:59:22
再次聆听兄长教诲,激动万分,兄长说的私塾,当今中国也有很多,只是当今的私塾都是为了赚钱,不知古代那些开私学的大家也是为赚钱吗?他们应该是为了发扬光大自己的学问吧
--------------------------------------------
私学可以细分为家塾、私塾、义塾、书院等。家塾和义塾一般应该不要钱(由公产维持)。如果是面对外人的私学,应该也收束脩,但也看对谁。天资聪颖的,老师甚至可能倒搭。
孔子对弟子中的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出身贫寒的穷学生,就没有因为谁给不起学费而拒之门外。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45:13
东汉的私学,许多都是在职官员开办的。他们有朝廷俸禄,一般也不会死命要钱。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52:48
三国志杜畿传:杜畿为河东太守,“.....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0 14:53:18
香港教授邝士元在《中国经世史》中说:汉代“教书的,虽收学生费用,但当时的风气,教师是不尽恃学生费用以维持生活的。教书只是读书人的副业。读书人或出仕,或退而耕种,并不以教书为谋生工具。因此,他们可以尽可能把所知教授学生,而不为利禄所引诱,这点对东汉学子进修方面,有很大好处。”
一、东汉王朝主流意识形态之纯正空前绝后
遥瞻三代,夫子虽有夏尚忠,殷尚质(尚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之酷评,毕竟上古中国之物质文化、语言文字均不够发达。彼时的意识形态、钟鼎遗文、虫书鸟篆终究给人以诘屈聱牙、词不逮意、稚嫩青涩、混沌未辟之观感。直至春秋战国,天降圣贤,管子、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孟子、庄子、公孙龙子及杨朱、荀卿、韩非等大咖纷纷出世,道家、法家、兵家、墨家、儒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术数家、方技家、神仙家、小说家、纵横家等百家奇峰突起、异彩纷呈,地球龙头之学术思想始告成熟,足可与同期古印度、古希腊之贤哲高士连镳并轸、并驾齐驱而无愧色矣。
秦灭六国,兼容并包但偏重法家,其弊在于轻教化而尚功利。汉初尊黄老,尚无为,其弊在于放任自流。汉武虽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揽申韩之秘术,阳儒阴法,霸王道相杂揉,故“上下相驱,以刻为明”,不仅是亡秦之失,也是孝武之失。
而魏晋南北朝之后,佛学深入中国。中土之学术思想泾渭合流,渐趋出世,渐趋柔靡,渐趋保守内敛,以至于颟顸浑浊,是非不分,畴昔君子发扬韬厉、刚健中正之龙德,已不能复睹于神州震旦。
思想驳杂,首鼠两端,大批高端人才走入寺庙道观或隐于草野,失去社会责任感,不愿起而淑世牖民,正是宋代以后中国社会失活,中华文明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唯有东汉二百年间,前弊已息,后弊未炽,其意识形态最为纯粹,得天之大中至正。
众所周知,光武帝本来就是王莽时代的洛阳太学生,在军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光武朝之功臣,多半亦属儒生。“邓禹为光武同学,寇恂、冯异、马援、贾复、祭遵、耿弇诸人,大半皆通儒。”光武之子孙明帝、章帝皆深受儒学之陶冶。“当时王室外戚、功臣子弟,下及期门、羽林之士,莫不受学。朝廷对儒术之极端提倡,较之西汉远过。”(见钱穆《国史大纲》)
因为意识形态纯正,制度完备,东汉之士人大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鹄的,关心政治,关注民生,见得思义,见危授命。其士风之淳美优良历来为古今学者所艳羡称颂。顾炎武说:“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
钱穆先生说:“东汉时之优点是不以官位之大小来看人之高下,由光武帝重视严光开始,做帝王的重视钓鱼的,严光高于光武帝,故做人不一定要做帝王才算伟大。”两汉取士,皆不论贫富贵贱,不分地区畛域,且特重德行,故虽有滥进,而廉洁有为者居多。东汉之名士足以倾动天下,足以与朝廷禄位抗衡,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观。钱穆说:“大抵东汉至桓、灵之际,朝廷禄位已不如处士虚声,社会重心在下不在上,此亦自秦统一以来世运一大转变也。”“大抵三国以下人物风流,全已于东汉启之。”“刘备三顾草庐,刘是四十多岁之皇族,诸葛亮二十多岁,却如此被看重,是由东汉士风而来。”
“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者如:
一久丧。【此为孝行。西汉重孝,尚少行三年丧者。东汉则“谓他人父”,对举主、故将亦多行孝三年,而父母之丧有加倍服孝者。】
二、让爵。【父有髙爵,长子应袭,逃避不受,以让其弟。】此亦始于西汉,东汉更多见。【如邓彪、刘恺、桓郁、丁鸿、郭贺、徐衡,皆是。】盖时重孝廉,让爵、推财,则孝与廉兼尽矣,故人争慕为之。
三、推财。【兄弟异财析居,推多取少。】
四、避聘。【避聘不就,以让亲属,则与让爵、推财,迹异心同。】如刘矩、【以叔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辞,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五、报仇。【家庭有仇怨,奋身图报,此亦孝弟之激发也。】其事如崔瑗、【兄为人害,手刃报仇,亡去。】魏朗、【兄为人害,朗白日操刀,杀其人于县中。】
六、借交报仇。【朋友有仇怨,亦许身代报,此推已孝弟以及人也。】礼有之:“父母存,不许友以死”,则父母而亡,固可以死许友。以死许友,即指借交报仇也。其事如何容、【友有父仇未报,将死,泣诉于容,容即为复仇,以头祭其父墓。】郅恽【恽友父仇未报,病将死,对恽欷歔。恽将宾客杀其人。以头示友;友见而气绝。】------在三国时代,为我们使熟知的还有徐庶,少好任侠、学击剑,中平未年尝为人报仇。
七、报恩。【此皆故吏对举主,弟子对业师,移孝作忠,亦家庭道德之推扩也。】如李固弟子郭亮、【固被戮,亮负斧锧上书,请收固尸。】杜乔故掾杨匡、【乔被戮、匡守护其尸不去。】
荀爽、【袁逢举爽,不应。逢卒,为服丧三年。】“弘农太守吴匡,为黄琼所举。班诏劝耕,道闻琼薨,即发丧制服。
八、清节。【一介不取,准财与人。东汉重廉吏,社会亦尚廉节。】如廉范、【父客死于蜀,范年十五,人蜀迎丧。其父故吏太守张穆资送,不受;船触石破没几死,穆追送前资,竟不受。】种暠、【父早亡,有财三千万,暠以赈乡里贫者,遂知名。】
其他的高节异行尚有许多,光灿载籍,史不绝书,皆源自东汉一朝意识形态之纯正粹美也。远非后人或今人所及。
(当然,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钱穆先生也批评说,东汉士人做事太过看重道德。容易流于形式而忽略实际,过于注重个人、家庭和朋友,容易忽略了社会和国家。刘备不听诸葛之言袭取刘琮已降之荆州,不听庞统之言袭取成都。致使蜀中糜烂,都是例子。)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5 17:05:03
感谢各位兄弟!感谢各位朋友!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8 16:05:55
作者:Archangel_S1 时间:2019-03-05 22:06:27
看这篇帖子的题目,是否还不是大梵哥正式书写自传---《祖龙三转:诸葛孔明》....
------------------------------------------
自传有自我吹嘘之嫌,自我回护之意,该不该写,我还在犹豫。
愚兄已经大致整理了一遍天经,以后会有一系列短文陆续上传,论及历史上的悬案。祖龙的第三转事实上没有成功。功业陵迟,大义未及,也是上帝的意思。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7 18:44:06
二、东汉教育之发达超迈古今
意识形态决定教育,而教育会衍生风俗。
司马光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遭汉中衰,群雄糜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太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岂唯取重于搢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唯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东汉之时,“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班固语)鸿儒辈出,名士无数。以至于千年之后,苏东坡还在赞叹“学莫盛于东汉”。
东汉的教育体系由私学、地方学校、中央太学三部分组成。但地方官学发达不够,京都太学路途遥远,名额有限,且选送有一定之规,无法满足一个五六千万人口泱泱大国众多读书人的需求,故致私学极盛,家塾经馆遍地,蔚为壮观。
夏商西周三代,学在官府。(汉人认为诸子百家皆出于西周王官之学。因为惟官有书,惟官有器,惟官有师。)而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至战国已臻极盛。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不辍。汉初数十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人才,大抵均出自私学。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没有禁遏私学。西汉时今文经学官守,《诗》《书》《易》《春秋》等皆“立学官”,而古文经学则主要在民间私学内传授。儒家以外的各家学术能保存下来,更是全赖私学之力。随着私学力量的日益增强,到东汉末它甚至取得了压倒官学的崇高地位。
赵翼说:“民间学风,自西汉哀、平下迄王莽时已大盛。。。及东汉中叶以后,学成而归者各教授门徒,每一宿儒,门下著录者至千百人,由是学遍天下。”(由于经学极盛,经学大师的学生多至无法容纳,所以有的及门受业,有的则只要挂上一个名字,便叫做著录弟子,不必亲来受业也。)
到了汉朝中后期,私学的学习或教学经历也是选仕、做官的重要依据。显示了汉代政治的高度实用性与灵活性。征诸史籍,可以说,三国时的各方诸侯,名君名臣名士,大半都受益于私学的造就滋养。
东汉许多私学的教学水平并不亚于太学。有些大师、隐士的精舍、经馆且欲驾而上之也。因为它的课业设置可以更全面,更高深。【汉代私学教学内容广泛。官学以儒家经学为主,百家杂学和自然科学主要靠私学传授。譬如黄老、法家、兵家、医学、天文、数学、历法、音律、图谶、预测等。司马迁著《史记》,世为太史令。班固著《汉书》,也算是家学渊源。】老师也可能更杰出、更厉害,仿佛孔子、柏拉图、释迦牟尼。【私学大师的学术造诣不低于,甚至高于太学博士,这种状况在东汉尤为突出。现查东汉100多部经学著作,90%都出自非博士的私学大师之手。】名师的高足,除了直接聆听老师的教诲,还可以和同学、老师一起辩论、商榷,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汉末官学,一郡一国一般设一校或数校,洛阳有太学。官学在馆舍的数量和生徒的人数上都远远不及私学。除此之外,私学还承担着全国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儿童的启蒙教育重担。汉代的太学生在肄业或学成之后,往往也要向校外的著名经师巨儒请教,以求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在那个时代,民间大儒教授数百人、千余人,数千人者不胜枚举。许多私学宗师,都是正在做官或退居林下者。正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并非我们想象中的落第举子、乡野腐儒。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8 18:36:32
在家学中,有专门“治经”的士族,例如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自西汉丞相杨敞起,即名人辈出,其后代杨震、杨彪、杨坚,杨广、杨素、杨玄感等都赫赫有名。唐太宗的杨妃、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唐玄宗的杨贵妃,唐朝的十几位杨姓宰相,宋代的杨家将等,都出自此关西第一望族。(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袁绍的外甥。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
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累世专攻一经。自袁安到袁敞,到袁汤,再到袁逢,袁隗,四世居三公位。以曹操之强,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依靠袁绍。在历史上,这个家族出过两个僭越称帝,然后马上一败涂地的名人。汉末袁术割据淮南,得传国玉玺后称帝,不久败亡。民国袁世凯也是贪心不足,僭越称帝,不久败亡。(袁世凯也是汝南袁氏后裔,其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看起来,袁姓没有当皇帝的命啊。
颍川阳翟郭氏,家传《小杜律》(小杜律:西汉杜延年世称小杜。东汉法律大多源于延年。),专攻刑律法令。自郭弘、郭躬以后,子孙至三公之一的太傅者一人,廷尉者七人,封侯三人,刺史、二千石、侍中、中郎将二十多人。侍御史之下者更加众多,可谓望族矣。汉末的郭嘉、郭图都是颖川阳翟人。或许是这一门的旁支?
上面这种有家传的,自然可以形成私学。
徒弟从师父那里接受传承后,也可以设立私学。
比如京兆人杨政,在建武年间,从代郡人范升那里,接受《梁丘易》的传承,开设私学,有徒弟数百人。
济阴人曹曾,从乐安千乘人欧阳歙那里,获得《伏生尚书》的传承,开设私学,有徒弟三千。
东汉大儒郑玄,先上太学,然后师从京兆人第五元先,东郡人张恭,扶风人马融,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虽然家贫躬耕,也有弟子数千人。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09 15:24:05
白乐天2020: 2019-03-08 23:17:19
....有一个小问题请您指点:有人说西方十三至十六世纪前后接受了大量中国的科技知识,包括蒙古人带去的,包括传教士翻译并传回欧洲的,如此才造成西方的科技大爆炸,这种说法可信吗,请您指点学生。
------------------------------------------------------
这种说法可信。
中世纪的中国,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欧洲。上帝命令黑龙(成吉思汗)率其子孙建立蒙古帝国,疏通地球的陆地经络;命令东方人(郑和)下西洋,西方人(达伽马、哥伦布)大航海,疏通地球的海上经络。就是为了把龙头的大量精华(既有科技知识,也有思想和制度精髓)输入欧洲。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你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201页,《风俗论》)
欧洲人信教但不幸陷入了迷信。伏尔泰指出:中国也有宗教,但没有欧洲那种“迷信”“野蛮”的宗教。他说:“当他们已经有了单纯、明智、庄严、摆脱了一切迷信和野蛮行为的宗教时,我们的德洛伊祭司把小孩装在大柳筐里作为牺牲来祭祀的托达泰斯(高卢人所信奉的最高神)还没有出现哩!”
评论 白乐天2020:伏尔泰曾感叹:“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伏尔泰说:“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注意到,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无论如何僻远的地方,不经官厅的裁判,即使是贱民也不能处以死刑。他感叹:“关于中国,只要听到这种法律,我已不得不主张只有中国是世界中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了。”
伏尔泰和卢梭都病逝于乾隆四十三年。启蒙思想家眼中的中国,包括明代中国和康乾时代的中国。
1770年,乾隆的《盛京赋》在法国出版。伏尔泰读了《盛京赋》后写道:“我很爱乾隆的诗,柔美与慈和到处表现出来,我禁不住追问:像乾隆这样忙的人,统治着那么大的帝国,如何还有时间来写诗呢?”他说:“这是好诗,但是皇帝却非常谦虚,不像我们的小诗人们,处处充满了高傲”。
伏尔泰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他是历代帝王中最贤明、最宽厚的一个。他一贯关心减轻穷人的疾苦,他严格地遵守法律,保护国家的和平和富裕,奖励一切有益的技艺,特别是土地的耕作。在他的治下,所有的公共建筑、交通要道和联结这个大帝国各河流的运河都得到了维修,工程宏伟而又省钱。”
法国传教士、科学院院士白晋,受法王路易十四选派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来到中国,1697年5月回到巴黎。白晋于该年出版《中国现状》与《康熙皇帝》两本书。白晋对康熙皇帝推崇备至。使路易十四从此迷上了中国。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异乎寻常的中国热。——这本《康熙传》,贤弟可以看看。
愚兄刚读完印度伟人,开国总理尼赫鲁在狱中写给女儿甘地夫人的三卷本巨著,《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2016年6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评价非常客观,也非常高。贤弟有暇,可以一览。
此书面世以来,已经“出版有近30种语言版本,经久不衰畅销80年,在欧美、印度甚至日本、韩国很多知识家庭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它;历经四代读者,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经典与传家珍藏。”
这是“一部公正而别致的世界史。没有狭隘的私利和民族主义,也没有西方的自命不凡和东方古文明的孤芳自赏……出自一位从古印度文明走出的现代伟人之手,被称誉为“首部非西方视角的世界史””。
网友评价:“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尼赫鲁是一名学者,对世界各地的历史了解的非常多。很全面,立场也很客观,中间真的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很多很多。对于咱们的中小学教育,其实用这本书作为历史教材比目前的白痴教材不知道会强多少倍了。”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0 14:27:29
东方黑2011: 2019-03-09 21:08:04
请教兄长,关于科技史,李约瑟的著作是否可信,有人认为他的考证并不严谨
------------------------------------------------------
李约瑟的科技史我只看了一部分,不敢妄加评断。但是“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并不是中国人或者李约瑟的意淫,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公认。”
“按照斯氏著名的《全球通史》中的观点,中国文明自汉朝直到工业革命前,技术水平都是凌驾世界或至少与其他地区相当的”。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0 13:50:24
白乐天2020: 2019-03-09 15:33:32
感谢崔老师您指点教诲!学生在体制内碌碌无为,更兼束手束脚,在为中华自由mz方面不敢出力发声,如寒蝉一般,十分羞愧。
学生是应该就此等待机缘呢,还是该主动创造机会去大力践行天父上帝的大爱之心,踌躇不已,想听听您的指导。
--------------------------------------------
等待机缘,主动创造机会都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必拘执。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24:36
作者:烟雨含梅 时间:2019-03-08 20:00:02
东汉学风之盛,超乎想像。心向往之。
--------------------------------------------
东汉在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的房舍叫学官。只是不及私学和太学出名而已。" 颜师古注:“学官,学之官舍也。”《后汉书·郑玄传》:“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42:40
作者:mexia 时间:2019-03-09 08:59:22
再次聆听兄长教诲,激动万分,兄长说的私塾,当今中国也有很多,只是当今的私塾都是为了赚钱,不知古代那些开私学的大家也是为赚钱吗?他们应该是为了发扬光大自己的学问吧
--------------------------------------------
私学可以细分为家塾、私塾、义塾、书院等。家塾和义塾一般应该不要钱(由公产维持)。如果是面对外人的私学,应该也收束脩,但也看对谁。天资聪颖的,老师甚至可能倒搭。
孔子对弟子中的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出身贫寒的穷学生,就没有因为谁给不起学费而拒之门外。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45:13
东汉的私学,许多都是在职官员开办的。他们有朝廷俸禄,一般也不会死命要钱。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09 17:52:48
三国志杜畿传:杜畿为河东太守,“.....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0 14:53:18
香港教授邝士元在《中国经世史》中说:汉代“教书的,虽收学生费用,但当时的风气,教师是不尽恃学生费用以维持生活的。教书只是读书人的副业。读书人或出仕,或退而耕种,并不以教书为谋生工具。因此,他们可以尽可能把所知教授学生,而不为利禄所引诱,这点对东汉学子进修方面,有很大好处。”
“汉末三国”这个历史时代,到底特殊在哪里?(3)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9 16:54:29
白晋在给《康熙帝传》作的跋中说:
“现代人对于从远方回国的人带来的旅行见闻往往持怀疑态度。这种时代精神实不可思议。我如实地记述了康熙皇帝的言行,所以我觉得这部《康熙帝传》理所当然应该获得读者的全面信赖。但由于上述怀疑态度在作祟,也许不能实现这一愿望。可是由于《康熙帝传》只记载了我们亲眼看到的事实,并介绍了极准确的知识,所以我相信读者一定会以和阅读一般游记不同的态度阅读本书。另外,如果我把会招致世界上第一个英明君主路易十四大王陛下正当的愤怒,或者会失掉东洋第一君主康熙皇帝恩宠的错误记述,呈献给路易大王陛下,这无疑是一种轻率的举动。”
白晋在《康熙帝传》中对康熙大帝的情况向路易十四世进行了介绍:
“两三年前,陛下派往这位皇帝身边的耶稣会士,有幸接触一位以前在法国以外连做梦也未曾见过的伟大人物。他和陛下一样,有高尚的人格,非凡的智慧,更具备与帝王相称的坦荡胸怀,他治民修身同样严谨,受到本国人民及邻国人民的崇敬。从其宏伟的业绩来看,他不仅威名显赫,而且是位实力雄厚、德高望重的帝王。在边陲之地能见到如此英主,确实令人惊讶。简言之,这位皇帝具有作为英明君主的雄才大略。如果说,他治理国家的才能还不如陛下,那么,恐怕也可以说,他是自古以来,统治天下的帝王当中最为圣明的君主。法国耶稣会士对此甚为吃惊。
他天赋极高、博文强记、智力过人、明察秋毫。他有处理复杂纷繁事务的刚劲毅力,他有制定、指挥、实现宏伟规划的坚强意志。他的嗜好和兴趣高雅不俗,都很适于帝王的身份。他为人公正,伸张正义,倡导德行,爱护臣民。他具有服从真理的性格以及绝对抑制情欲的克己之心。诸如此类高贵品德,不胜枚举。此外,在日理万机的君王中,能如此爱好艺术并勤奋学习各门科学的也不能不令人惊讶。
康熙皇帝在政治上公正无私,按国法行事;在用人上任人唯贤,并把这些视为施政中严守的信条。因此,从未发生过因徇私情或出于个人利益而反对康熙皇帝的事件。康熙皇帝重视并严格选拔优秀官吏,监督他们的行动,这表明皇上平素对于臣民的仁爱之心。此外,当某省发生严重灾荒时,从他内心中表现出来的异常忧虑之情,充份说明他作为一国之主和国父的强烈责任感。
康熙皇帝为了了解国民的生活和官吏们的施政状况,时常巡幸各省。视察时,皇上允许卑贱的工匠和农夫接近自己,并以非常亲切慈祥的态度对待他们。皇上温和的问询,使对方甚为感动。康熙皇帝经常向百姓提出各种问题,而且一定要问到他们对当地政府官吏是否满意这类问题。如果百姓倾诉对某个官员不满,他就会失去官职,但是某个官员受到百姓的赞扬,却不一定仅仅因此而得到提升。
然而康熙皇帝却过著朴素的生活,就其衣著来说,令人丝毫没有奢侈浪费的感觉,这并非由于他爱财和吝啬。他虽然自己力求节俭,但对用于国家的经费却特别慷慨。只要是有利于国家、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即使支出数百万两的钜款,他也从不吝惜。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为了修缮官署,以及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商业发展,而治理河流、运河,建设桥梁、修造船只及其他类似的事业,他经常拨出钜款。由此不难看出,康熙皇帝的朴素生活,完全是由于他懂得节约的意义,也是由于他希望做一个为臣民所爱戴的君主和国父,所以努力为国家的实际需要积累财富。”
白晋在《康熙帝传》对他与康熙大帝的密切接触进行了回顾。他说,“皇上亲自向我们垂询有关西洋科学、西欧各国的风俗和传闻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我们最愿意对皇上谈起关于路易大王宏伟业绩的话题;同样,可以说康熙皇帝最喜欢听的也是这个话题。这样一来,皇上竟让我们坐在置放御座的坛上,而且一定要坐在御座的两旁。如此殊遇除皇子外从未赐予过任何人。”
白晋在《康熙帝传》中说,“肯定地说,这位皇帝是自古以来君临天下的最完美的英明君主之一,从许多方面来看,他都与陛下极其相似。”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9 17:00:20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华文出版社:
“白晋在书中描述了中国的强盛富饶和康熙皇帝的不同凡响,令自命不凡的路易十四五体投地,对这位东方的伟大君王产生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由衷崇敬之情。后来,路易十四亲笔给康熙写了一封信,信中的语气异常谦卑。更让人意外的是,路易十四从此迷上了中国,尤其对瓷器和丝绸非常迷恋。他曾在凡尔赛宫为自己的一位宠妃建造了一座“中国宫”。这座建筑一经落成,立刻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效仿。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曾策划过一场中国风格的晚宴,在舞会上,路易十四身穿中国服装、坐着中国轿子出场。
路易十四对康熙大帝的崇拜进而影响了整个欧洲,从十七世纪晚期开始,整个欧洲曾掀起了一股异乎寻常的“中国热”。从政界到文化界,从贵族到平民,都沉醉在对中国文化的狂热追逐中。那时在欧洲人们关于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男女老少聚精会神地观看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大臣的夫人乘轿子;阔人在私家花园的中国式亭子里闲聊,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奢侈品。就连法国启蒙思想的领袖伏尔泰也不能例外,称颂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总之,那是一个康熙大帝光照四方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流行全球的时代。古老中国雄厚的历史积淀,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成熟的专制制度和传承最为完整的中华文化。在雄踞东方的大国光环照耀之下,康熙皇帝有足够的自信去对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和思想说“不”,西方世界对这位“东方圣人”只有俯首帖耳的敬仰崇拜。”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9 18:46:55
汉代的太学教师称“博士”。汉代的博士弟子,武帝初设仅五十人;昭帝时百人;宣帝末二百人;元帝好儒,增至千人;成帝末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笼络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君光武帝登基后,戎马未歇,先兴文教。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即起营太学,访雅儒,采阙文,以弘儒家仁义之道。后又置博士祭酒一人统领十四家博士,使太学成为一个有校舍有组织有领导的非常正规的教育机构。故四方名儒学士雾集云屯于京师洛阳。太学规模宏大,"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
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在太学亲自行礼讲学“……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汉明帝还是尊师重道的典范。《后汉书》桓荣传说:明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每言辄曰‘大师在是’。……每大射养老礼毕,帝辄引荣及弟子升堂,执经自为下说。”对其存问饮食起居,更是无微不至。
其后的东汉诸帝对太学也非常重视,至顺帝时,重修和扩建太学,耗时一年,太学生人数已达三万余人。------史家公认:东汉太学的规模、师资、人数都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整体上提高了全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准。
除了面向全国的太学,汉明帝还在永平九年设立了一所外戚及大臣子弟读书的贵族学校“四姓小侯学”。《后汉书·明帝纪》说:帝“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四姓小侯学初期只收四姓子弟。后来也开始招收功臣子孙。这个学校在聘请教师方面,“搜选高能”,超过了太学,因之声名远播,流誉中外。后来匈奴也慕名遣派子弟来此留学。
东汉是“经学的极盛时代”[清末学者皮锡瑞语]。汉武帝时只立五经博士,至东汉则共立十四家博士,《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礼》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颜二家。
东汉皇帝对传经的博士官的选拔非常留意。博士需经考试和保举才能上岗。许多地方名儒都由国家征拜为太学博士。保证了教师的质量和太学的学术水平。
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汉灵帝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46块石碑,树立于太学门外。碑高3米多,宽1米多,即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熹平石经。从此全国各地前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
洛阳太学中固然产生了不少章句之儒,泥古不化,但也培养了很多忧国爱民,崇尚崇高、讲究气节的忠义之士。东汉“风俗之美”的形成就与洛阳太学关系甚大。
教育越发达人才越多,此自不待言也。汉末三国时期之所以人才辈出,较历代为盛,首先就得益于东汉教育的高度兴旺发达。
(本段参考了里仁先生的《洛阳太学与东汉经学教育》一文)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0 15:39:36
作者:东方黑2011 时间:2019-03-10 01:12:14
请教兄长,目前西方国家的专利制度是否存在过渡保护,在国与国之间加强马太效应,扩大技术鸿沟,在国与国之间制造阶层固化,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赶超,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上的位置被锁死?
--------------------------------------------
西方国家的专利制度肯定存在过度保护啊。其目的就是在国与国之间加强马太效应,扩大技术鸿沟,让别国没法赶上来。没办法,民选政府只能顺从民意,优先照顾本国的企业和公民。政府如果胳膊肘向外拐, ,装散财童子,选民也不会答应。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0 16:40:44
玫瑰花下的真相: 2019-03-09 22:40:39
老师,根据您这段论述似乎对佛教传入中国评价并不高?
--------------------------------------------
佛教传入,有利于一小部分修炼者,但不利于国族。一位网友说得好:"纵观历史,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佛教大兴的国家都很快衰弱被灭,这不是偶然,出世厌世的国家民族,必然被信奉入世精神的邻国外族所灭。"
释迦牟尼佛是天元大镇第一的很小一部分转世,是他的一个分身。天元大镇之一层次极高,远胜于地球上的所有圣哲,所有帝王,包括四龙。但他分出来的灵力太少,导致的后果是,佛教的教义很不完备。在相当程度上,割裂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在天上,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统一的。当富豪、当皇帝,当佛祖都需要遵从天意,积极入世,造福人群,积功累德。不存在厌世弃世的问题。——这是地上佛与天上佛的差异。
天上佛都是尊崇上帝的,也不可能有地上佛这种半无神论的错误思想。认为没有神明能创造并主宰万事万物。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消散而灭。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0 17:31:31
烟雨含梅: 2019-03-09 20:00:08
康熙帝并不排斥西学,且当时西学已有蓬勃发展、直追华夏文明之势。若康熙向民间推广西学,中西合璧,岂不妙哉?!
--------------------------------------------
龙头龙尾,世间万邦的起伏升降说穿了都是天意。按照上帝的安排,康熙和乾隆都是祖龙三分之二的灵魂转世,他们的任务是开疆拓土,为下一次轮回时中国人引领人类、世界统一奠立版图。祖龙另外的三分之一灵魂转入了龙尾上的英国,变成了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年-1658年)
克伦威尔的使命是:
摧毁英国封建制度,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统一英伦三岛,建立英吉利共和国,通过海战击败海上霸主荷兰,使英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为英国的皿煮自由、发动工业革命奠定牢固基础。
——概而言之,按照上帝的规划,祖龙富有预见性的那部分灵魂转入西方,踹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0 18:19:42
三、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最可称述
中国古代有五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功能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世官制、九品中正制以及唐后的科举制都不算太好,唯有功能制与察举征辟制可使野无遗贤,人尽其才,最足称道也。
上古中国实行民主制度,酋长公选,巫师辅政。其后为禅让制,天子由前代帝王推荐,试用后上岗。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与现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如出一辙,遥相呼应。
夏、商、西周主要实行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家国一体,亲贵合一,其弊一望可知。但彼时社会自氏族部落演化而来,血缘亲情浓烈,亲亲为尚,尊贤次之,亦属不得已而为之也。而且,周朝在世袭制之外还建立了其他的选士制度,如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等等,故世官制纵有瑕疵,也算是无可厚非。
至春秋战国时代,为了应付空前激烈的竞争,救亡图存,开疆拓土,各国君主都锐意变革,网罗人才、招贤纳士。这时既有重金招聘、设计求贤,权臣养士,也有公卿荐贤、献策自荐等方式。还发明了军功爵制,纳粟拜爵,力田免役等等。秦统一之后任官,此制亦未遽改-------这种制度,我把它叫做功能制。
功能制适合战争环境下的极度竞争,可以发掘巨量人才,它的实施,也确实使春秋战国的五个半世纪成了中国历史上不可企及的文化巅峰,令万世尊仰。
至于察举-征辟,则是长期和平环境中两汉时代选士任官制度的总称。
其后的魏晋南北朝主要以九品中正制取士,(但察举-征辟制并未废止。只是由察举入仕者,多为普通士人,高门权贵子弟可凭借门第获得上品资格,优先入仕。)官职往往为世家大族垄断,不仅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悲剧,而且加剧了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直弄得日月无光、神州陆沉、烽烟四起,虎狼遍地,中华民族坠入深渊,经历了最黑暗的四百年地狱之旅。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开始用公开考试来甄别人才高下,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又一重大变革。从此德不见重,才亦趋狭矣。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进士科着重诗赋和时务策,此外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余科。制举则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文辞清丽、博学通艺、武足安边、军谋越众、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百十余种。但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看名人推荐。有才能的人可以另辟蹊径、崭露头角。而且唐初参加科目考试者可以"投牒自进",毛遂自荐,在员额上实际没有太多限制。
(当然,隋唐皇帝和朝廷大臣仍可征召名士为官,地方长官也可自行辟聘,但已不多见。宋代各路安抚司、转运司、知州等可自选官员,明清皇帝可直接选用官吏,称为特简,这些都是征辟制的遗存。)
宋代科举,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王安石变法后,考试更是只考经义,不再考诗、赋。对于人才的理解已经越发偏狭。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科举的内容及形式逐渐陷入僵化,康庄大道收束成了羊肠小径。不仅禁锢了士人和民众的思想,埋没了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也阻碍了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使春秋之富丽、汉唐之盛强不能复现于中国。
人才选拔机制不行,高端人才老死牖下,不能建功立业、济世安民,国家民族必然衰亡,成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亦无须赘言也。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1 16:58:40
作者:量子心学 时间:2019-03-11 10:10:29
文化决定利润率
从基础上,高利润来自于高精尖新科技,而高科技来自于高知识。高知识具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即MKS/GC主义描述的阶级性。从社会角度,只有在尊重规律、法制健全、文化相对宽松、支持创新思想的环境中,才可能有思想和知识创新。正确的思想和知识基础,加上思想和知识创新,才能产生可持续的高知识,进而产生高技术。而且,只有在法.制保障下,新知识和新技术才能成为知识产权,进而创造相应的利润。只有高知识和高技术创造的商业系统和企业模式,才可能成为可持续的利润基础。
从具体的区域角度,高知识的文化阶级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只有在犹太教/基督教社会中,欧美等中产以上的家庭,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家庭教育系统完整、家庭文化环境宽松、社区学校教育质量较高、孩子之间相互竞争合作,才能批量产生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进而在这些人才中出现创新思想。
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仿效和学习欧美文化与法律体制才跟随发展。日本最早脱亚入欧,大力引进西方模式,加上麦克阿瑟对日本的大规模改造,也因此最早成为发达国家。而在东亚国家,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上能力更强,远超中下层家庭。
按照这个模式,中国大陆只能产生血汗工厂。华为是ZG无神论体制的一环,其文化基因与ZG高度吻合。华为从建立之初就确立血汗工厂模式,即反规律、反高知、反高科技、反知识产权等。虽然华为疯狂追求利润,但是文化基因决定其运行模式的结果是反高利润。
---------------------------
华为倡导“狼性文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后肯定被全世界抵制。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1 15:29:01
白乐天2020: 2019-03-09 18:30:59
伟大的圣主,康熙都能如此,洪武大帝更是天纵神才,无与伦比了,拜服。
---------------------------
“清承明制”,明清一也。都是伟大的王朝,都有衰朽的末叶。因为汉人知识阶层在宋后已日趋佛化,推崇无欲无求,崇文抑武,保守内敛的价值观。所以上帝要在民间寻求拯救汉民族的力量,兴起洪武皇帝,逆转乾坤。大明衰歇后,上帝也不得不兴起大明的属民满洲族,利用他们的野性,让他们为中国开疆拓土。
有一位网友发现:自有国号算起,清朝(1636年-1912年)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1368年―1644年)也是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上天这样安排,事实上已经暗示了明清之间的渊源。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2 14:07:21
明清两朝都有一位皇帝拥有两个年号: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太极天聪、崇德,也是那位网友的一个发现。
明得火德,克金。清得水德,克火。并且金生水。后金改国号,除了要消除汉人对完颜氏大金朝的反感,显然也考虑到了五行生克。
《清史稿 世祖本纪一》曰:“世祖...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语太宗。太宗喜甚,曰:“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翌日上生,红光烛宫中,香气经日不散。”
皇太极因此祥瑞之兆,为顺治帝取汉名为福临。寓意是,大福已经降临到了满清一族。当然,现代人受无神论迷惑,已经不相信这些说法了。以为是古人在胡乱编造,或者装神弄鬼。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0:22:21
五行生克在世界各地各国都适用。可惜外邦(除了印度)仙人很少,没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1 16:25:56
烟雨含梅: 2019-03-10 20:32:39
原来如此,上天就是要让西方崛起,天意
----------------------------------------------------
上帝对地球的规划很明确:一、先让龙尾抬起,让欧美称雄天下。二、待力量传回龙头后,再让龙头昂起,以中华文化为基色,统一世界。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然希望我们的国家在地球上永远领先,一骑绝尘。作为我们灵魂的父母——上帝,就要考虑这个族群的整体利益了。不光让他们享福,还得及时给他们消业。所以大汉四百年海晏河清、安居乐业之后,要续之以近四个世纪的生灵涂炭、水深火热。不这么安排,罪业满身,中土的几千万灵魂,死后绝大多数都得下地狱。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1 17:36:38
除了像西方那样做到把政治权力关在笼子里,我们还可以做到把资本关在笼子里。实现经济收入上的大致平等。这种制度创新也是龙头超越龙尾的一大关键。
烟雨含梅:2019-03-11 22:51:06
请教兄长,上天为人类整体利益考量,分阶段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族群崛起,如过去已令西方崛起,东方华夏文明暂缓发展,为何迟迟不让黑非洲崛起?或者说对黑非洲另有打算?当然天下非一人一族之天下,乃各族群及民众共有。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2 15:17:55
一般在每一个星球上,开辟之时,负责造人的左龙都会同时造几种人。(有时也和天女直接生几种人)他们肤色不一样,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对比之下)但几种人中有主有辅。不一定所有人种,上天都给他们登顶的机会。
黑人也有自己的长处,譬如女性肌理细密,男性非常健壮、非常性感。但男性超高的雄性激素分泌率也会带来一种副作用,即抑制大脑发育。客观评断,他们的智力与黄白两种人相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另外黄白人种中,有一部分是左龙与天女直接生的,富有创造力。这种情况在黑人中不存在。)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25:41
逆向哥白尼: 2019-03-13 17:23:19
我前段时间去非洲旅游了一转,黑人平均寿命也不长,缺乏精细思维能力,没有什么政治文明,这片土地几千年来都是一盘散沙,在人群中我发现不是超级胖的就是身材精壮的,两个极端化发展,确实身体激素和黄白人种大不相同。所以我想问除了童年时期雄激素影响大脑发育,雄激素分泌旺盛是不是还使人活不长?
我想不单通过生活习惯调节激素平衡,还想通过禁欲调节身体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想问兄长禁欲有没有调节激素平衡延缓衰老的功能?目前我已经禁欲3个月了,我现在对抗衰老的话题突然很感兴趣,毕竟人类目前还没弄清衰老的机制。
-----------------------------------------------
雄激素分泌旺盛是不是使人活不长?这个问题愚兄不敢妄下结论。也没有看到相关的医学报告。
禁欲之后升华性能量,我想应该能延缓衰老吧。例子如古代高僧。如果不升华,时时刻刻心烦意乱,恐怕还会有反作用。例子如鳏夫和寡妇。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2 15:06:49
东方黑2011:2019-03-11 18:14:44
请教兄长,世界大同以后,会不会发生贫穷落后地区人民大规模向富裕地区移民的情况?还是那时候世界范围均富?
------------------------------------------------
世界统一后,社会保障制度会各地趋同。但各地气候与环境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也会趋同)。在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鼓励下,自然会有大量移民,在亚非欧美澳各洲各地之间搬来搬去。但流动到一定程度后,移民的数量会下降为一个恒值。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1 18:38:52
逆向哥白尼: 2019-03-11 11:53:02
打错了,是明末中国人口至少4亿以上,明末清初人口损失超过了2亿,人口大为减少。
---------------------------------------------------
李晓鹏博士说明末清初人口损失超过2亿,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的总和。不知道有何理据?
根据各种数值推算,明末中国人口我估计应该在八千万到一亿上下。但万历后期,中国已进入小冰河期,气候转冷,风沙日甚,旱灾逐年增多,蝗灾、水灾、鼠疫、瘟疫到处流行,造成了农业收成锐降。再加上土地集中与政治腐败,终于导致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持续三十一年。)造成了中国北方数千万人口的死亡。与此同时,北方牧区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满族频频南下,与此应该也有关联。
(宁锦之战结束后,后金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据《清实录》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
清军入关后,在南方遭遇激烈抵抗,加上瘟疫流行,又造成了约700万的人口损失。(后来南方又经历三藩之乱,造成1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直到康熙二十年,中国人口才开始了自然增长。
明末清初的战乱肯定造成了一段时间的文明倒退。但认为中国的商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直接被阻断,应该是言过其实了。明末中国的商业文明能够直接升级为工业文明吗?——本人严重质疑。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0:31:56
逆向哥白尼:2019-03-11 23:30:47
兄长其实已经解释了李约瑟难题,上帝是公平的,龙尾要发展,风水轮流转。但是上天是如何操控的,是直接密集投放人才就行了吗?
商业文明是否能带来工业文明有待深度分析,但是我最近看到一个观点,商业经济的大发展直接导致文化的大繁荣,这种因果关系不知正确与否?12世纪中国儒家思想的复兴正是建立在宋代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之上,15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同样也是意大利商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17世纪兴起的欧洲启蒙运动背后是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世界市场扩张,19世纪成为国际主流的自由主义思想,其驱动力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当今的全球化思潮也是由产业链的全球大分工所塑造。这种关系正确吗?请兄长简单分析下。
-------------------------------------------
上天的操控是全方位的,不光是直接密集投放人才,很多时候还要直接插手(这种事是很多的)。
(我以前也经常看见道家仙人干预历史,但这些得XX之后再讲。)
看完愚兄对三国时代的一系列释读,贤弟大致就能明瞭个十之八九了。
商业经济的大发展,会直接导致文化的大繁荣是肯定的。文化产品其实也是商品,评书、小说、戏剧、歌舞、电视剧、电影等等,包括很多学术著作其实都是商品。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0:44:22
当今的全球化思潮是科技与生产力大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只是其中的一环。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2:20:35
作者:九重凤阙 时间:2019-03-11 20:55:01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马丁·伯纳尔,在其多卷本著作《黑色的雅典娜》中对18 世纪以来的欧美学术传统做了批判性的回顾和反思。顾名思义,《黑色的雅典娜》的中心观点即在申明“雅典是黑色的”。伯纳尔基于对大量史料的缜密考证得出结论:在作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希腊文明的形成期间,非洲文明是其重要源头;换言之,言必称希腊的西方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欧洲学者杜撰出来的欧洲中心论神话。”——所谓的东亚中心论,其实和这个非洲中心论差不多。
----------------------------------------
希腊文明源自于古埃及、腓尼基、克里特,这谁都知道。但雅典娜未必是黑色的。因为埃及人不等于黑种人。
作者:玫瑰花下的真相Lv 6 时间:2019-03-12 16:36:38
老师,根据您这段论述似乎对佛教传入中国评价并不高?
-----------------------------------------
红尘小爱不相关:
佛教传入,有利于一小部分修炼者,但不利于国族。
一位网友说得好:“纵观历史,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佛教大兴的国家都很快衰弱被灭,这不是偶然,出世厌世的国家民族,必然被信奉入世精神的邻国外族所灭。”
释迦牟尼佛是天元大镇第一的很小一部分转世,是他的一个分身。天元大镇之一层次......
-----------------------------------------
已经把老师的这段重要评述转给奉爱瑜伽的朋友们,她们称赞是高人的论述,
但是有个问题还想请老师再开示,奉爱瑜伽是把佛祖当做毗湿奴神的一个化身来看,好像在圣典《博伽瓦谭》里也这么说,这明显与您的之前的开示是矛盾的,
根据您的指导,我们觉得佛祖应该是上帝的一位使者,有的印度说法就把佛祖描述成引诱邪恶的人去相信无神论的,带有钓鱼zhi法的感觉,从这点上看,是不是圣典《博伽瓦谭》也不全对?但是这么和奉献者说人家是很难接受的;
还有《博伽瓦谭》上的观点推论月球到地球比太阳到地球还远,奉献者们也相信如此,他们甚至据此认为登月也是假的,根据您描述月球的文章看显然不是这样的,所以又跑来麻烦您。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3:03:08
奉爱瑜伽,信仰的是上帝——奎师那一神论。
自然要把佛祖,把所有的半神都当做是毗湿奴神的一个化身来对待。
我们说佛祖是上帝的一位使者,是在更严格、更精确的意义上所讲。印度教反对佛教,自然要想方设法贬斥释迦牟尼。就像中国的老子化胡说一样。
对于宗教间的这些龃龉,细枝末节,我们完全可以忽略。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3:13:32
圣典博伽瓦谭也经过了许多代人的口耳相传,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印度人特别喜欢干这个)都在所难免,自然也不会全对。九方皋相马,不辨牝牡黑黄,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得其精而忘其粗也。
宝贝禾: 2019-03-13 22:46:50
我曾有一梦,梦到希瓦大神一家住在农村小院。小院分前后院,后院是大神一家,前院是一些信徒的讲台。信徒们手里都拿一本红色封面册子,说出或者认同册子里内容才能和他们站在一起。但话外音说册子里的内容是信徒自己加的。和大梵哥的说法一致。
信徒们都长的很漂亮,眼睛很美。比我梦到的其他大神,甚至至尊都漂亮。不过信徒的眼神有点呆,至尊的眼神特别亮——我当时是被奉爱那帮人整的无言以对,才在梦里发问。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33:27
评论 宝贝禾:小妹的梦真是神奇!这一段差点没看到。唉,现在回复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显示了。
白晋在给《康熙帝传》作的跋中说:
“现代人对于从远方回国的人带来的旅行见闻往往持怀疑态度。这种时代精神实不可思议。我如实地记述了康熙皇帝的言行,所以我觉得这部《康熙帝传》理所当然应该获得读者的全面信赖。但由于上述怀疑态度在作祟,也许不能实现这一愿望。可是由于《康熙帝传》只记载了我们亲眼看到的事实,并介绍了极准确的知识,所以我相信读者一定会以和阅读一般游记不同的态度阅读本书。另外,如果我把会招致世界上第一个英明君主路易十四大王陛下正当的愤怒,或者会失掉东洋第一君主康熙皇帝恩宠的错误记述,呈献给路易大王陛下,这无疑是一种轻率的举动。”
白晋在《康熙帝传》中对康熙大帝的情况向路易十四世进行了介绍:
“两三年前,陛下派往这位皇帝身边的耶稣会士,有幸接触一位以前在法国以外连做梦也未曾见过的伟大人物。他和陛下一样,有高尚的人格,非凡的智慧,更具备与帝王相称的坦荡胸怀,他治民修身同样严谨,受到本国人民及邻国人民的崇敬。从其宏伟的业绩来看,他不仅威名显赫,而且是位实力雄厚、德高望重的帝王。在边陲之地能见到如此英主,确实令人惊讶。简言之,这位皇帝具有作为英明君主的雄才大略。如果说,他治理国家的才能还不如陛下,那么,恐怕也可以说,他是自古以来,统治天下的帝王当中最为圣明的君主。法国耶稣会士对此甚为吃惊。
他天赋极高、博文强记、智力过人、明察秋毫。他有处理复杂纷繁事务的刚劲毅力,他有制定、指挥、实现宏伟规划的坚强意志。他的嗜好和兴趣高雅不俗,都很适于帝王的身份。他为人公正,伸张正义,倡导德行,爱护臣民。他具有服从真理的性格以及绝对抑制情欲的克己之心。诸如此类高贵品德,不胜枚举。此外,在日理万机的君王中,能如此爱好艺术并勤奋学习各门科学的也不能不令人惊讶。
康熙皇帝在政治上公正无私,按国法行事;在用人上任人唯贤,并把这些视为施政中严守的信条。因此,从未发生过因徇私情或出于个人利益而反对康熙皇帝的事件。康熙皇帝重视并严格选拔优秀官吏,监督他们的行动,这表明皇上平素对于臣民的仁爱之心。此外,当某省发生严重灾荒时,从他内心中表现出来的异常忧虑之情,充份说明他作为一国之主和国父的强烈责任感。
康熙皇帝为了了解国民的生活和官吏们的施政状况,时常巡幸各省。视察时,皇上允许卑贱的工匠和农夫接近自己,并以非常亲切慈祥的态度对待他们。皇上温和的问询,使对方甚为感动。康熙皇帝经常向百姓提出各种问题,而且一定要问到他们对当地政府官吏是否满意这类问题。如果百姓倾诉对某个官员不满,他就会失去官职,但是某个官员受到百姓的赞扬,却不一定仅仅因此而得到提升。
然而康熙皇帝却过著朴素的生活,就其衣著来说,令人丝毫没有奢侈浪费的感觉,这并非由于他爱财和吝啬。他虽然自己力求节俭,但对用于国家的经费却特别慷慨。只要是有利于国家、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即使支出数百万两的钜款,他也从不吝惜。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为了修缮官署,以及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商业发展,而治理河流、运河,建设桥梁、修造船只及其他类似的事业,他经常拨出钜款。由此不难看出,康熙皇帝的朴素生活,完全是由于他懂得节约的意义,也是由于他希望做一个为臣民所爱戴的君主和国父,所以努力为国家的实际需要积累财富。”
白晋在《康熙帝传》对他与康熙大帝的密切接触进行了回顾。他说,“皇上亲自向我们垂询有关西洋科学、西欧各国的风俗和传闻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我们最愿意对皇上谈起关于路易大王宏伟业绩的话题;同样,可以说康熙皇帝最喜欢听的也是这个话题。这样一来,皇上竟让我们坐在置放御座的坛上,而且一定要坐在御座的两旁。如此殊遇除皇子外从未赐予过任何人。”
白晋在《康熙帝传》中说,“肯定地说,这位皇帝是自古以来君临天下的最完美的英明君主之一,从许多方面来看,他都与陛下极其相似。”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9 17:00:20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华文出版社:
“白晋在书中描述了中国的强盛富饶和康熙皇帝的不同凡响,令自命不凡的路易十四五体投地,对这位东方的伟大君王产生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由衷崇敬之情。后来,路易十四亲笔给康熙写了一封信,信中的语气异常谦卑。更让人意外的是,路易十四从此迷上了中国,尤其对瓷器和丝绸非常迷恋。他曾在凡尔赛宫为自己的一位宠妃建造了一座“中国宫”。这座建筑一经落成,立刻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效仿。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曾策划过一场中国风格的晚宴,在舞会上,路易十四身穿中国服装、坐着中国轿子出场。
路易十四对康熙大帝的崇拜进而影响了整个欧洲,从十七世纪晚期开始,整个欧洲曾掀起了一股异乎寻常的“中国热”。从政界到文化界,从贵族到平民,都沉醉在对中国文化的狂热追逐中。那时在欧洲人们关于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男女老少聚精会神地观看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大臣的夫人乘轿子;阔人在私家花园的中国式亭子里闲聊,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奢侈品。就连法国启蒙思想的领袖伏尔泰也不能例外,称颂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总之,那是一个康熙大帝光照四方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流行全球的时代。古老中国雄厚的历史积淀,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成熟的专制制度和传承最为完整的中华文化。在雄踞东方的大国光环照耀之下,康熙皇帝有足够的自信去对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和思想说“不”,西方世界对这位“东方圣人”只有俯首帖耳的敬仰崇拜。”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09 18:46:55
汉代的太学教师称“博士”。汉代的博士弟子,武帝初设仅五十人;昭帝时百人;宣帝末二百人;元帝好儒,增至千人;成帝末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笼络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君光武帝登基后,戎马未歇,先兴文教。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即起营太学,访雅儒,采阙文,以弘儒家仁义之道。后又置博士祭酒一人统领十四家博士,使太学成为一个有校舍有组织有领导的非常正规的教育机构。故四方名儒学士雾集云屯于京师洛阳。太学规模宏大,"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
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在太学亲自行礼讲学“……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汉明帝还是尊师重道的典范。《后汉书》桓荣传说:明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每言辄曰‘大师在是’。……每大射养老礼毕,帝辄引荣及弟子升堂,执经自为下说。”对其存问饮食起居,更是无微不至。
其后的东汉诸帝对太学也非常重视,至顺帝时,重修和扩建太学,耗时一年,太学生人数已达三万余人。------史家公认:东汉太学的规模、师资、人数都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整体上提高了全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准。
除了面向全国的太学,汉明帝还在永平九年设立了一所外戚及大臣子弟读书的贵族学校“四姓小侯学”。《后汉书·明帝纪》说:帝“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四姓小侯学初期只收四姓子弟。后来也开始招收功臣子孙。这个学校在聘请教师方面,“搜选高能”,超过了太学,因之声名远播,流誉中外。后来匈奴也慕名遣派子弟来此留学。
东汉是“经学的极盛时代”[清末学者皮锡瑞语]。汉武帝时只立五经博士,至东汉则共立十四家博士,《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礼》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颜二家。
东汉皇帝对传经的博士官的选拔非常留意。博士需经考试和保举才能上岗。许多地方名儒都由国家征拜为太学博士。保证了教师的质量和太学的学术水平。
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汉灵帝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46块石碑,树立于太学门外。碑高3米多,宽1米多,即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熹平石经。从此全国各地前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
洛阳太学中固然产生了不少章句之儒,泥古不化,但也培养了很多忧国爱民,崇尚崇高、讲究气节的忠义之士。东汉“风俗之美”的形成就与洛阳太学关系甚大。
教育越发达人才越多,此自不待言也。汉末三国时期之所以人才辈出,较历代为盛,首先就得益于东汉教育的高度兴旺发达。
(本段参考了里仁先生的《洛阳太学与东汉经学教育》一文)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0 15:39:36
作者:东方黑2011 时间:2019-03-10 01:12:14
请教兄长,目前西方国家的专利制度是否存在过渡保护,在国与国之间加强马太效应,扩大技术鸿沟,在国与国之间制造阶层固化,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赶超,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上的位置被锁死?
--------------------------------------------
西方国家的专利制度肯定存在过度保护啊。其目的就是在国与国之间加强马太效应,扩大技术鸿沟,让别国没法赶上来。没办法,民选政府只能顺从民意,优先照顾本国的企业和公民。政府如果胳膊肘向外拐, ,装散财童子,选民也不会答应。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0 16:40:44
玫瑰花下的真相: 2019-03-09 22:40:39
老师,根据您这段论述似乎对佛教传入中国评价并不高?
--------------------------------------------
佛教传入,有利于一小部分修炼者,但不利于国族。一位网友说得好:"纵观历史,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佛教大兴的国家都很快衰弱被灭,这不是偶然,出世厌世的国家民族,必然被信奉入世精神的邻国外族所灭。"
释迦牟尼佛是天元大镇第一的很小一部分转世,是他的一个分身。天元大镇之一层次极高,远胜于地球上的所有圣哲,所有帝王,包括四龙。但他分出来的灵力太少,导致的后果是,佛教的教义很不完备。在相当程度上,割裂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在天上,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统一的。当富豪、当皇帝,当佛祖都需要遵从天意,积极入世,造福人群,积功累德。不存在厌世弃世的问题。——这是地上佛与天上佛的差异。
天上佛都是尊崇上帝的,也不可能有地上佛这种半无神论的错误思想。认为没有神明能创造并主宰万事万物。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消散而灭。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0 17:31:31
烟雨含梅: 2019-03-09 20:00:08
康熙帝并不排斥西学,且当时西学已有蓬勃发展、直追华夏文明之势。若康熙向民间推广西学,中西合璧,岂不妙哉?!
--------------------------------------------
龙头龙尾,世间万邦的起伏升降说穿了都是天意。按照上帝的安排,康熙和乾隆都是祖龙三分之二的灵魂转世,他们的任务是开疆拓土,为下一次轮回时中国人引领人类、世界统一奠立版图。祖龙另外的三分之一灵魂转入了龙尾上的英国,变成了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年-1658年)
克伦威尔的使命是:
摧毁英国封建制度,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统一英伦三岛,建立英吉利共和国,通过海战击败海上霸主荷兰,使英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为英国的皿煮自由、发动工业革命奠定牢固基础。
——概而言之,按照上帝的规划,祖龙富有预见性的那部分灵魂转入西方,踹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0 18:19:42
三、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最可称述
中国古代有五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功能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世官制、九品中正制以及唐后的科举制都不算太好,唯有功能制与察举征辟制可使野无遗贤,人尽其才,最足称道也。
上古中国实行民主制度,酋长公选,巫师辅政。其后为禅让制,天子由前代帝王推荐,试用后上岗。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与现代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如出一辙,遥相呼应。
夏、商、西周主要实行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家国一体,亲贵合一,其弊一望可知。但彼时社会自氏族部落演化而来,血缘亲情浓烈,亲亲为尚,尊贤次之,亦属不得已而为之也。而且,周朝在世袭制之外还建立了其他的选士制度,如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等等,故世官制纵有瑕疵,也算是无可厚非。
至春秋战国时代,为了应付空前激烈的竞争,救亡图存,开疆拓土,各国君主都锐意变革,网罗人才、招贤纳士。这时既有重金招聘、设计求贤,权臣养士,也有公卿荐贤、献策自荐等方式。还发明了军功爵制,纳粟拜爵,力田免役等等。秦统一之后任官,此制亦未遽改-------这种制度,我把它叫做功能制。
功能制适合战争环境下的极度竞争,可以发掘巨量人才,它的实施,也确实使春秋战国的五个半世纪成了中国历史上不可企及的文化巅峰,令万世尊仰。
至于察举-征辟,则是长期和平环境中两汉时代选士任官制度的总称。
其后的魏晋南北朝主要以九品中正制取士,(但察举-征辟制并未废止。只是由察举入仕者,多为普通士人,高门权贵子弟可凭借门第获得上品资格,优先入仕。)官职往往为世家大族垄断,不仅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悲剧,而且加剧了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直弄得日月无光、神州陆沉、烽烟四起,虎狼遍地,中华民族坠入深渊,经历了最黑暗的四百年地狱之旅。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开始用公开考试来甄别人才高下,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又一重大变革。从此德不见重,才亦趋狭矣。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进士科着重诗赋和时务策,此外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余科。制举则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文辞清丽、博学通艺、武足安边、军谋越众、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百十余种。但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看名人推荐。有才能的人可以另辟蹊径、崭露头角。而且唐初参加科目考试者可以"投牒自进",毛遂自荐,在员额上实际没有太多限制。
(当然,隋唐皇帝和朝廷大臣仍可征召名士为官,地方长官也可自行辟聘,但已不多见。宋代各路安抚司、转运司、知州等可自选官员,明清皇帝可直接选用官吏,称为特简,这些都是征辟制的遗存。)
宋代科举,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王安石变法后,考试更是只考经义,不再考诗、赋。对于人才的理解已经越发偏狭。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科举的内容及形式逐渐陷入僵化,康庄大道收束成了羊肠小径。不仅禁锢了士人和民众的思想,埋没了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也阻碍了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使春秋之富丽、汉唐之盛强不能复现于中国。
人才选拔机制不行,高端人才老死牖下,不能建功立业、济世安民,国家民族必然衰亡,成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亦无须赘言也。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1 16:58:40
作者:量子心学 时间:2019-03-11 10:10:29
文化决定利润率
从基础上,高利润来自于高精尖新科技,而高科技来自于高知识。高知识具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即MKS/GC主义描述的阶级性。从社会角度,只有在尊重规律、法制健全、文化相对宽松、支持创新思想的环境中,才可能有思想和知识创新。正确的思想和知识基础,加上思想和知识创新,才能产生可持续的高知识,进而产生高技术。而且,只有在法.制保障下,新知识和新技术才能成为知识产权,进而创造相应的利润。只有高知识和高技术创造的商业系统和企业模式,才可能成为可持续的利润基础。
从具体的区域角度,高知识的文化阶级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只有在犹太教/基督教社会中,欧美等中产以上的家庭,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家庭教育系统完整、家庭文化环境宽松、社区学校教育质量较高、孩子之间相互竞争合作,才能批量产生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进而在这些人才中出现创新思想。
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仿效和学习欧美文化与法律体制才跟随发展。日本最早脱亚入欧,大力引进西方模式,加上麦克阿瑟对日本的大规模改造,也因此最早成为发达国家。而在东亚国家,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上能力更强,远超中下层家庭。
按照这个模式,中国大陆只能产生血汗工厂。华为是ZG无神论体制的一环,其文化基因与ZG高度吻合。华为从建立之初就确立血汗工厂模式,即反规律、反高知、反高科技、反知识产权等。虽然华为疯狂追求利润,但是文化基因决定其运行模式的结果是反高利润。
---------------------------
华为倡导“狼性文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后肯定被全世界抵制。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1 15:29:01
白乐天2020: 2019-03-09 18:30:59
伟大的圣主,康熙都能如此,洪武大帝更是天纵神才,无与伦比了,拜服。
---------------------------
“清承明制”,明清一也。都是伟大的王朝,都有衰朽的末叶。因为汉人知识阶层在宋后已日趋佛化,推崇无欲无求,崇文抑武,保守内敛的价值观。所以上帝要在民间寻求拯救汉民族的力量,兴起洪武皇帝,逆转乾坤。大明衰歇后,上帝也不得不兴起大明的属民满洲族,利用他们的野性,让他们为中国开疆拓土。
有一位网友发现:自有国号算起,清朝(1636年-1912年)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1368年―1644年)也是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上天这样安排,事实上已经暗示了明清之间的渊源。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2 14:07:21
明清两朝都有一位皇帝拥有两个年号: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太极天聪、崇德,也是那位网友的一个发现。
明得火德,克金。清得水德,克火。并且金生水。后金改国号,除了要消除汉人对完颜氏大金朝的反感,显然也考虑到了五行生克。
《清史稿 世祖本纪一》曰:“世祖...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语太宗。太宗喜甚,曰:“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翌日上生,红光烛宫中,香气经日不散。”
皇太极因此祥瑞之兆,为顺治帝取汉名为福临。寓意是,大福已经降临到了满清一族。当然,现代人受无神论迷惑,已经不相信这些说法了。以为是古人在胡乱编造,或者装神弄鬼。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0:22:21
五行生克在世界各地各国都适用。可惜外邦(除了印度)仙人很少,没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1 16:25:56
烟雨含梅: 2019-03-10 20:32:39
原来如此,上天就是要让西方崛起,天意
----------------------------------------------------
上帝对地球的规划很明确:一、先让龙尾抬起,让欧美称雄天下。二、待力量传回龙头后,再让龙头昂起,以中华文化为基色,统一世界。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然希望我们的国家在地球上永远领先,一骑绝尘。作为我们灵魂的父母——上帝,就要考虑这个族群的整体利益了。不光让他们享福,还得及时给他们消业。所以大汉四百年海晏河清、安居乐业之后,要续之以近四个世纪的生灵涂炭、水深火热。不这么安排,罪业满身,中土的几千万灵魂,死后绝大多数都得下地狱。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1 17:36:38
除了像西方那样做到把政治权力关在笼子里,我们还可以做到把资本关在笼子里。实现经济收入上的大致平等。这种制度创新也是龙头超越龙尾的一大关键。
烟雨含梅:2019-03-11 22:51:06
请教兄长,上天为人类整体利益考量,分阶段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族群崛起,如过去已令西方崛起,东方华夏文明暂缓发展,为何迟迟不让黑非洲崛起?或者说对黑非洲另有打算?当然天下非一人一族之天下,乃各族群及民众共有。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2 15:17:55
一般在每一个星球上,开辟之时,负责造人的左龙都会同时造几种人。(有时也和天女直接生几种人)他们肤色不一样,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对比之下)但几种人中有主有辅。不一定所有人种,上天都给他们登顶的机会。
黑人也有自己的长处,譬如女性肌理细密,男性非常健壮、非常性感。但男性超高的雄性激素分泌率也会带来一种副作用,即抑制大脑发育。客观评断,他们的智力与黄白两种人相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另外黄白人种中,有一部分是左龙与天女直接生的,富有创造力。这种情况在黑人中不存在。)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25:41
逆向哥白尼: 2019-03-13 17:23:19
我前段时间去非洲旅游了一转,黑人平均寿命也不长,缺乏精细思维能力,没有什么政治文明,这片土地几千年来都是一盘散沙,在人群中我发现不是超级胖的就是身材精壮的,两个极端化发展,确实身体激素和黄白人种大不相同。所以我想问除了童年时期雄激素影响大脑发育,雄激素分泌旺盛是不是还使人活不长?
我想不单通过生活习惯调节激素平衡,还想通过禁欲调节身体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想问兄长禁欲有没有调节激素平衡延缓衰老的功能?目前我已经禁欲3个月了,我现在对抗衰老的话题突然很感兴趣,毕竟人类目前还没弄清衰老的机制。
-----------------------------------------------
雄激素分泌旺盛是不是使人活不长?这个问题愚兄不敢妄下结论。也没有看到相关的医学报告。
禁欲之后升华性能量,我想应该能延缓衰老吧。例子如古代高僧。如果不升华,时时刻刻心烦意乱,恐怕还会有反作用。例子如鳏夫和寡妇。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2 15:06:49
东方黑2011:2019-03-11 18:14:44
请教兄长,世界大同以后,会不会发生贫穷落后地区人民大规模向富裕地区移民的情况?还是那时候世界范围均富?
------------------------------------------------
世界统一后,社会保障制度会各地趋同。但各地气候与环境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也会趋同)。在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鼓励下,自然会有大量移民,在亚非欧美澳各洲各地之间搬来搬去。但流动到一定程度后,移民的数量会下降为一个恒值。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1 18:38:52
逆向哥白尼: 2019-03-11 11:53:02
打错了,是明末中国人口至少4亿以上,明末清初人口损失超过了2亿,人口大为减少。
---------------------------------------------------
李晓鹏博士说明末清初人口损失超过2亿,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数的总和。不知道有何理据?
根据各种数值推算,明末中国人口我估计应该在八千万到一亿上下。但万历后期,中国已进入小冰河期,气候转冷,风沙日甚,旱灾逐年增多,蝗灾、水灾、鼠疫、瘟疫到处流行,造成了农业收成锐降。再加上土地集中与政治腐败,终于导致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持续三十一年。)造成了中国北方数千万人口的死亡。与此同时,北方牧区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满族频频南下,与此应该也有关联。
(宁锦之战结束后,后金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据《清实录》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
清军入关后,在南方遭遇激烈抵抗,加上瘟疫流行,又造成了约700万的人口损失。(后来南方又经历三藩之乱,造成1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直到康熙二十年,中国人口才开始了自然增长。
明末清初的战乱肯定造成了一段时间的文明倒退。但认为中国的商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直接被阻断,应该是言过其实了。明末中国的商业文明能够直接升级为工业文明吗?——本人严重质疑。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0:31:56
逆向哥白尼:2019-03-11 23:30:47
兄长其实已经解释了李约瑟难题,上帝是公平的,龙尾要发展,风水轮流转。但是上天是如何操控的,是直接密集投放人才就行了吗?
商业文明是否能带来工业文明有待深度分析,但是我最近看到一个观点,商业经济的大发展直接导致文化的大繁荣,这种因果关系不知正确与否?12世纪中国儒家思想的复兴正是建立在宋代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之上,15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同样也是意大利商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17世纪兴起的欧洲启蒙运动背后是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世界市场扩张,19世纪成为国际主流的自由主义思想,其驱动力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当今的全球化思潮也是由产业链的全球大分工所塑造。这种关系正确吗?请兄长简单分析下。
-------------------------------------------
上天的操控是全方位的,不光是直接密集投放人才,很多时候还要直接插手(这种事是很多的)。
(我以前也经常看见道家仙人干预历史,但这些得XX之后再讲。)
看完愚兄对三国时代的一系列释读,贤弟大致就能明瞭个十之八九了。
商业经济的大发展,会直接导致文化的大繁荣是肯定的。文化产品其实也是商品,评书、小说、戏剧、歌舞、电视剧、电影等等,包括很多学术著作其实都是商品。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0:44:22
当今的全球化思潮是科技与生产力大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只是其中的一环。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2:20:35
作者:九重凤阙 时间:2019-03-11 20:55:01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马丁·伯纳尔,在其多卷本著作《黑色的雅典娜》中对18 世纪以来的欧美学术传统做了批判性的回顾和反思。顾名思义,《黑色的雅典娜》的中心观点即在申明“雅典是黑色的”。伯纳尔基于对大量史料的缜密考证得出结论:在作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希腊文明的形成期间,非洲文明是其重要源头;换言之,言必称希腊的西方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欧洲学者杜撰出来的欧洲中心论神话。”——所谓的东亚中心论,其实和这个非洲中心论差不多。
----------------------------------------
希腊文明源自于古埃及、腓尼基、克里特,这谁都知道。但雅典娜未必是黑色的。因为埃及人不等于黑种人。
作者:玫瑰花下的真相Lv 6 时间:2019-03-12 16:36:38
老师,根据您这段论述似乎对佛教传入中国评价并不高?
-----------------------------------------
红尘小爱不相关:
佛教传入,有利于一小部分修炼者,但不利于国族。
一位网友说得好:“纵观历史,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佛教大兴的国家都很快衰弱被灭,这不是偶然,出世厌世的国家民族,必然被信奉入世精神的邻国外族所灭。”
释迦牟尼佛是天元大镇第一的很小一部分转世,是他的一个分身。天元大镇之一层次......
-----------------------------------------
已经把老师的这段重要评述转给奉爱瑜伽的朋友们,她们称赞是高人的论述,
但是有个问题还想请老师再开示,奉爱瑜伽是把佛祖当做毗湿奴神的一个化身来看,好像在圣典《博伽瓦谭》里也这么说,这明显与您的之前的开示是矛盾的,
根据您的指导,我们觉得佛祖应该是上帝的一位使者,有的印度说法就把佛祖描述成引诱邪恶的人去相信无神论的,带有钓鱼zhi法的感觉,从这点上看,是不是圣典《博伽瓦谭》也不全对?但是这么和奉献者说人家是很难接受的;
还有《博伽瓦谭》上的观点推论月球到地球比太阳到地球还远,奉献者们也相信如此,他们甚至据此认为登月也是假的,根据您描述月球的文章看显然不是这样的,所以又跑来麻烦您。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3:03:08
奉爱瑜伽,信仰的是上帝——奎师那一神论。
自然要把佛祖,把所有的半神都当做是毗湿奴神的一个化身来对待。
我们说佛祖是上帝的一位使者,是在更严格、更精确的意义上所讲。印度教反对佛教,自然要想方设法贬斥释迦牟尼。就像中国的老子化胡说一样。
对于宗教间的这些龃龉,细枝末节,我们完全可以忽略。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3:13:32
圣典博伽瓦谭也经过了许多代人的口耳相传,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印度人特别喜欢干这个)都在所难免,自然也不会全对。九方皋相马,不辨牝牡黑黄,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得其精而忘其粗也。
宝贝禾: 2019-03-13 22:46:50
我曾有一梦,梦到希瓦大神一家住在农村小院。小院分前后院,后院是大神一家,前院是一些信徒的讲台。信徒们手里都拿一本红色封面册子,说出或者认同册子里内容才能和他们站在一起。但话外音说册子里的内容是信徒自己加的。和大梵哥的说法一致。
信徒们都长的很漂亮,眼睛很美。比我梦到的其他大神,甚至至尊都漂亮。不过信徒的眼神有点呆,至尊的眼神特别亮——我当时是被奉爱那帮人整的无言以对,才在梦里发问。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33:27
评论 宝贝禾:小妹的梦真是神奇!这一段差点没看到。唉,现在回复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显示了。
“汉末三国”这个历史时代,到底特殊在哪里?(4)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2 18:29:09
汉代察举-征辟,“选贤与能”的光辉举措,来源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的民主选举与推荐制。大汉勃兴,此一斐然继作,即足承接三代,踵武前王,凌轹万世。正所谓“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察举制:
察举即列侯、公卿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在职权范围或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或者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制度。
汉自高祖开国,除了承秦之制,重军功封侯赐爵外,又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贤人异士。此时适当古代贵族阶级破坏,礼崩乐坏,故令各色人才平流竞进,与君主共治天下也。
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具体科目。
文帝时下诏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且定下了“对策”和等第。
武帝时“察举制”已臻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各种科目不断充实,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核办法。武帝曾两次下诏,要求郡国定期举人。明令若有才不举,轻则免官,重则以“不敬”论处。(在汉代,不敬是重罪,法为斩首,甚至族诛。)
东汉时,光武帝下令以“四科”取士,且重“光禄四行”。
四科者:“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
光禄四行是:质朴,敦厚,逊让,节俭。
顺帝时,对孝廉科也开始试经书,实行优胜劣汰。这事实上是一个退步,孕育了后世的科举之法。
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即茂才。才能优异者)、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有道、至孝、敦朴、尤异、治剧、明阴阳灾异、能治河、勇猛知兵法等等。
察举的对象,主要是民间有才有德的处士,也包括中央或郡县小吏。两汉朝廷察举,盖欲以茂材异能通经等访人才,以孝子廉吏力田等奖风俗,德才并举、文武尽收。非如后世科举,全然蔑弃道德,蔑弃舆论,所收多蝇营狗苟、寡廉鲜耻之徒,专门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攫取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为人生鹄的。
此外科举是人求官,察举征聘是官求人。一个是求贤,一个是干禄,其人格之尊卑贵贱,亦不可同日而语也!
察举之权虽然操于州郡长官之手,但特重舆论,被选者必须是闾里所推重者。且不分贫富贵贱,不限南北畛域。各地要按比例公平分配定额。
察举得人,上峰往往会有赏赐。察举失人,举主也要承担责任,被贬秩或者免官。所以各地方一般都不敢敷衍塞责,把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滥人推举上去,自讨苦吃。
察举“常科”以“孝廉”为主。西汉时每郡岁举孝廉两人,一般无须考试,即可授官。东汉时,大致每二十万户岁举一人。察举之常科还有“秀才”(“茂才”),授职较高,岁举人数往往不及孝廉的十分之一。根据章帝建初元年的诏书,东汉的“茂才孝廉,岁以百数。”
路风027: 2019-03-12 22:25:50
天主兄,察举制虽然有种种优势,但是也会造成被权势家族所控制的局面,后期权势豪门会互相举荐对方的子弟。这个弊端应该怎样解决呢?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0:04:22
用连坐制即可。上面说过“察举得人,上峰往往会有赏赐。察举失人,举主也要承担责任,被贬秩或者免官。”问题是,一个国家到了晚期,君主昏庸,臣子结党,制度-法律的施行会大打折扣。
即足承接三代,踵武前王,凌轹万世。应改为即足仰承三代,踵武前王,凌轹万世。——唉,事儿太多,没有时间坐下来仔细推敲、斟酌词藻,写的也不免凌乱。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2 18:48:48
征辟制:
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汉代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皆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太尉、司徒、司空、太傅、大将军、丞相等均可任用属吏。其中丞相之权最大。)征辟讲究以公认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尊重社会舆论,尊重“乡举里选”。故东汉士风,竞以名行相高。不论是郡国察举,中央征辟,皆须随一时之清议为转移。
对于某些品学兼优、声名洋溢的名人,两汉皇帝会不经地方荐举,直接征召到朝廷,授以“博士”“待诏”等称号,让其侍从左右以备顾问,甚或委以大政。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朝廷更会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开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河。
——皇帝征聘是汉代最尊荣的仕途,征君去就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其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皇帝都要待以宾礼,尊崇有加。
两汉的二千石长吏一般都自辟曹掾。“选举多循资格,辟召则每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或期月而长州郡,或数年而至公卿。故当时尤以辟召为荣。”
不论是公府辟除,还是州郡辟除,对被辟者的资历都不加限制,只看才学,去留自便。一般辟除之后,主官即加重用,否则,气节志行之士就会辞去,飘然远引。
当时名士养望,多有被命不遽出,至五府俱辟如黄琼,四府并命如陈纪者。(大将军、太傅并三公称五府。)樊英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待若神明。”“陈寔少从樊英游。官仅太邱长,家居后,朝廷每三公缺,议者多归之。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以寔未登大位而身先之自愧。”郑康成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董卓征荀爽,初拜平原相;途次又拜光禄勋;视事三日,策拜司空。自布衣至三公,凡九十五日。
察举征聘制作为选官制度,先后持续约八百年,对中国古代社会有极深刻的影响。征辟制的推行,有利于不拘一格擢用人才,远胜于后世呆板机械的科举。两汉之得人,亦为历代最,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庶几乎,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也!
汉代统治者通过察举征聘、别具一格的方式选拔了大量英才,极大地促进了两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使汉代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举世无双的文明大帝国。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1:28:37
九重凤阙1:2019-03-12 21:11:28
评论 白乐天2020:网友这个观点是对的。1980年后能吃上大米白面就是靠尼克松化肥,跟包产到户真的没什么关系。玉米和甘薯以前应该就是底层百姓的主食,我母亲出生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那个年代,据她说小时候吃土豆和蕃薯真是吃怕了,到后来她长大了看见土豆和蕃薯就胃。
-------------------------------------------
如果公有制与私有制效率一样,如果人民公社和家庭农场没什么区别,如果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可以并驾齐驱,难分轩轾,那么第六次轮转的白龙无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君了。中国根本就不应该搞什么改革开放。向西方的皿煮、宪正靠拢更是多此一举。
为什么毛XX时代的中国人整天吃玉米、土豆、蕃薯?因为没有劳动积极性的人民公社社员种这些东西最省事儿。为什么你在1980年后能吃上了大米白面?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你再拿玉米、土豆、蕃薯去城里糊弄事,只能坑死自己。
用XXX时代中国人的主食,来推测清朝初期中国人的主食显而易见并不靠谱。须知那时没有什么人民公社。也没有一下子饿矢三千万。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3:24:44
计划经济是荒唐的。公有制在现阶段,也是悖逆人性的。
东方黑2011:2019-03-13 22:50:35
评论 九重凤阙1:包产到户最大的意义在于,增收的粮食可以落到农户手里,集体农庄人民公社增收了也和农户无关,直接进集体仓库了。
--------------------------------------------
白乐天2020:2019-03-13 21:49:12
学生在网上看到过其他一些帖子,说的就是改开后的粮食产量问题,观点就是良种和化肥起主导作用,感觉比较有道理,今天看到崔老师您的观点,感觉学生从前的认知还是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学习体会。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40:44
评论 白乐天2020:愚兄以前接触过不少农民朋友和下乡知识青年。我的二叔和姑姑家也在农村。他们说过,在白龙当政的时代,干活就是磨洋工、瞎糊弄,所以产量很低(毕竟没有多大的利益关联)。北韩现在之所以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我想也是认清了这一点。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1:52:32
乾隆中后期人口大爆炸,人地矛盾激化,天地之力尽矣。中国的底层民众才被迫开始以玉米、土豆、蕃薯作为主食。但迁延岁月,尽力弥缝,人多地少的难题终究无法彻底解决,中国的老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扯旗造反。
“在内外合力的帮助下,清王朝成功完成人口闯关,为大清江山延寿百年。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而且来得更加惨烈。”
东方黑2011: 2019-03-13 11:58:23
人口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呢?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2:04:10
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加上没有科学的避孕技术。
----------------------------------------
东方黑2011: 2019-03-13 12:20:58
明代以前,人口最多也就是一亿多,清朝一下子爆涨到四亿多,实在不可思议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3:32:23
五个因素:一中国版图的大扩张。二农业技术巨大进步。三康雍乾一系列善政,包括救灾救荒。四西方医学传入。五美洲高产作物传入。
mexia: 2019-03-12 16:39:02
请教兄长,圣经里的伊甸园真的存在吗?人类如果是左龙造的,那前面几个怎么在地球上活下来的呢?是直接有神看管,可以与神见面,接受神的帮吗?
----------------------------------------
作者:量子心学 时间:2019-03-12 16:49:49
《创世纪》伊甸园这一段,从耶和华神造出亚当,夏娃,设立伊甸园,到把他们赶出去,关闭伊甸园。伟大的斯威登堡已经说明,就是一个寓言,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然而这些故事往往也有某些原型。“这就是大卫所说的“古时的谜语”。摩西从远古教会的后人得到了这些资料,抄录在册”。
——我们知道,古巴比伦《创世史诗》与《吉加美士史诗》中,就有关于创世和洪水的传说。可以推想,摩西所抄录的古《圣经》,一部分来自古巴比伦,一部分来自古埃及,还有一部分来自迦南。它们与摩西,亚伦,约书亚等先知的灵视,加上上帝的启示,浑然一体,构成了《创世纪》的辉煌乐章。
(据说伊甸就是巴比伦人对幼发拉底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命名。伊甸乃地上乐园、人间胜地,在古希伯来文中,“伊甸”又衍义成了“可乐之地”。)
亚当,夏娃的故事也对应着一个事实。《天经》说:耶和华神在创世时,的确曾经亲手造出了一对夫妇,并把他们安置在西亚的土耳其,伊拉克,波斯和高加索一带,任他们和他们的儿辈孙辈,四出漫游,采集狩猎。那里应该就是广义的“伊甸园”。
在下的帖子《人类从哪里来?》曾经指出:是上帝,祖龙,和祖龙的数十个助手们制造了现代人。“祖龙分身画人;其他神佛偶尔也画一些”。其他神,就包括以王爷形象示现的耶和华神。耶和华神造出并亲手调教了这对夫妻很多年,直到他们繁衍儿孙后逝世,回归天国(亚当据说活了九百三十岁才死去)。其目的乃是与他们结缘,编制暗线,以便在地球上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教会。那样,他们的后代对上帝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就很容易接受上帝的训导。
亚当,夏娃与犹太人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只是人类的始祖之一。人类真正的始祖,共计四千八百人之多。正如网友所说:《创世纪》第一段,神“照我们的样子”造男造女,显然是造了很多人,只不过他们是分散在各地的人,是其他民族,他在伊甸园里造的才是犹太民族的人。圣经只记载了犹太族的家谱。但我们查考《圣经》,亚当长子该隐的妻子明显就是一个外族人。许多攻击基督教的人士断言,该隐和他的亲生妹妹结了婚,上帝让人类从一开始就乱伦,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成立。
既然圣经说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在上古就是乐园。(伊甸园在圣经的原文中是乐园的意思)那么伊甸园就存在。事实上,左龙四万八千年前创造人类就在那一带。(地球之脐)那一带原来是林木茂盛、水草丰美、鸟兽成群的好地方。
他和天慧女神(所谓女娲)用天笔造的几千人都是青年男女,依靠采集狩猎就可以生存繁衍。他和天女生的几百人虽是幼儿,但有母亲哺乳抚育。
犹太人相信一神论。认为宇宙中所有工作,都是上帝本人所做,其实是不对的。除了至上神,其他的神也可以称为神或者称为半神。(怎么叫都可以。习惯问题。与一神论并不冲突。)
神用不着看管初民,但他们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通,可以看见神,并在危难时接受神的帮助。按照上帝的规划,神祇们引导各个人种分散到了世界各地,这就是著名的人口大迁徙。
凯西认为:二十多万年前,人类出现时,曾有着一整组的第一父母,也有一对字面意义上的亚当和夏娃。亚当就是耶稣。他在天上叫做阿弥勒斯。后来,夏娃取代了莉莉丝,成为了亚当的配偶。亚当与夏娃,也就是耶稣与玛利亚的灵魂是孪生灵魂。亚当和夏娃吃苹果,别善恶,标志着人类平静的动物式生活被结束了——他说伊甸园在高加索和喀尔巴阡山脉一带,又说亚当出生在大西洋中的亚特兰蒂斯,似乎有些矛盾。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下看错了。
伊甸园的一幕,表示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类,选择了自我荣耀、自我表达,远离上帝。倒是一点没错。
(《天经》的相关记载是:广灵世界的七王-耶稣基督参加了人类的创造,他是耶和华上帝的爱子,天父的代表。凯西说他投入亚当之躯,成了一个凡人,没有记录。)
总括诸家意见,再加上《天经》的提示,伊甸园的故事,狭义上可以指人类意识的觉醒,可以指字面意义上出现的亚当和夏娃,以及他们在冰河期在西亚地区受到了耶和华上帝和天使们的亲自照料-指导一事。
在广义上,伊甸园也可以指一个漫长的时代,即斯威登堡所说地球四个教会中的第一个——大洪水之前的远古教会时期。
斯威登堡曾经说过,为了让人类领悟真理,死后飞升天界,上帝总是预备一个教会在地上。当第一个人行走在地球表面之时,上帝就创建了远古教会。远古教会的中心区域在近中东一带。它开始于史前久远年代,(我们已经知道是近五万年前。)终止于公元前一万年左右。
人类曾经在三万数千年中,处于“先天原始”状态之下,依赖上天的供给,以采集,狩猎维生。这些先民,还没有被私欲玷污,本能未失,能识鸟音兽语,能知自身宿命,起初可以乘空飞行,能看见上帝与天使,聆听神的教诲。不幸的是,在此后数万年中,人的灵性一退再退。先天变成了后天——误食禁果喻指的就是此事。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开始农耕生活。就象征着“先天原始社会”的终结,人类过渡到了农耕文明。——亚特兰蒂斯和蓝姆尼亚等地除外。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2:50:16
既然圣经说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在上古就是乐园(伊甸园在圣经的原文中是乐园的意思),那么伊甸园就存在。事实上,左龙四万八千年前创造人类就在那一带(地球之脐)。
那一带原来是林木茂盛、水草丰美、鸟兽成群的好地方。
他和天慧女神(所谓女娲)用天笔造的几千人都是青年男女,依靠采集狩猎就可以生存繁衍。他和天女生的几百人虽是幼儿,但有母亲哺乳抚育。
犹太人相信一神论。认为宇宙中所有工作都是上帝本人所做,其实是不对的。除了至上神,其他的神也可以称为神或者称为半神(怎么叫都可以,习惯问题,与一神论并不冲突)。
神用不着看管初民,但他们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通,可以看见神,并在危难时接受神的帮助。按照上帝的规划,神祇们引导各个人种分散到了世界各地,这就是著名的人口大迁徙。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7:09:38
玫瑰花下的真相: 2019-03-12 16:55:34
评论 红尘小爱不相关:老师,不是您逐步讲解,我们对清朝的评价过低了,其实看历史清末没有大流血的换代看,清朝还是很大气的
-----------------------------------------------------
满族是大明的属民。
努尔哈赤是大明的地方官,汉化程度非常深。
除了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他们与汉人的信仰完全一致,这一点我以前也没想到。
但几年前看了清太祖第一个都城——赫图阿拉的建筑,我感到非常震惊。
努尔哈赤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的。“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即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前一年,当时女真尚未进入辽沈地区,努尔哈赤就在赫图阿拉“城东阜上建佛寺、玉皇庙、十王殿,共七大庙,三年乃成”。”
“七大庙”中已知的5座寺庙,“囊括了萨满教和儒释道三教。其中堂子属于萨满教,文庙属于儒教,地藏寺属于佛教,玉皇庙、关帝庙属于道教,可见努尔哈赤不仅对萨满教,而且对儒释道三教都尊崇有加。努尔哈赤对佛教、道教的尊崇,留下了许多相关的传说。”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7:22:15
【文庙】
“文庙是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修建的七大庙之一,也叫孔庙,是清代第一座孔庙。一个满族的首领对汉民族的文化先师如此虔诚,其目的是为了政权的统治的需要。
努尔哈赤为加速后金政权封建化的进程,采用宗教手段,广泛地吸收融合中原汉文化,对儒教汉文化推崇备至,赫图阿拉故城建城不久就在内城东南隅高阜上修建了文庙。当年的文庙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但已在战争中毁掉,我们所见到的这座文庙是在2002年在原址上按原貌复建的。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内祀至圣先师孔子,配祀复、述、宗、亚四圣及闵、冉等十二先贤。东西房供奉先儒77位,先贤79位。大成殿后有崇圣祠三间,供奉先师祖先。供奉着先儒77位;先贤79位。文庙曾为满族吸收汉文化立下了不朽功劳。当年,这里芹澡辉煌,钟鼓齐唱,香烟燎绕,善男信女拜谒不绝。”
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下令改建沈阳孔庙,崇祀孔子。同年,皇太极开设文馆,还举行了后金建国以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并录用考中的生员。
崇德元年,皇太极定文馆三院之名,分任职掌。其中,秘书院的一项职责就是遣官祭祀孔庙。同年八月初六日,皇太极遣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致祭于孔子神位,称颂孔子“圣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并“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
三年二月初六日,皇太极又派官员祭祀孔庙。
五年规定,每年二月、八月上丁日,行释奠礼。正如乾隆帝在《文庙诗》注中称:“我太宗初创大业,即敕建文庙于盛京,行释奠礼,开创规模,崇文重道,已肇一统文明之盛也。”
建州女真对关羽十分崇拜,兴起之初就选择了关羽做为保护神。萨满朝祭时也要挂关公画像。
据邓子琴先生考证:“满洲尚跳神,无论富贵贫贱,皆于室内供神牌……室向南者,多以北壁为正龛,西为旁龛。东向则以西壁为正龛,南为旁龛。旁龛乃最尊处也,最尊处所供奉之神为观世音大士,次为关帝。”
努尔哈赤迁居赫图阿拉城后,建关帝庙。“国初出师,恒载关羽像以从,所向克捷。及入关,乃崇禩,尊于孔子并,满语称为关玛法。玛法者,祖之称,盖尊之至也。”
在这个时期,地处辽阳县的西八里庄发生了一个故事:“明武安王庙即西八里庄关帝庙。清太祖征明至此,村人逃避。有苏姓者诡称庙祝求保护,乃以版亲题数语,末书‘天命乙丑年题’,以是得无恙。洎定都沈阳,追悼阵亡将士,召苏诵经,赐道袍象笏......”
这位“苏姓者”谎称自己是关庙庙祝竟能得到努尔哈赤的御笔丹书,继而保全性命,可见其智,但这则逸闻也说明了当时努尔哈赤崇信关公已是尽人皆知之事。
努尔哈赤死后,其四子皇太极继位。和他的父亲一样,皇太极也崇信关公。天聪初年,皇太极立纛祭天时即“附祀关帝庙”......他还将关公信仰推广到了帝国内外的各个民族之中。《朝鲜宣祖实录》第二〇八卷就记载了崇德元年满人首领台吉在抚顺关市祭拜关帝的情景:
“备黑牛一支,乌鸡一支,请关圣帝君神像到墙,傍立大刀两口,下立腰刀四十余口,摆设香案祀奠。用黄表写二台吉并各头目年庚、誓状一通,有各夷目闻刀盟誓,将血酒抛天,遍饮,愿从今一意恭顺天朝,出力报效。”
这段记载说明了此时的关公信仰已是大清帝国团结各个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了。
崇德八年皇太极(1643年)在盛京敕建关帝庙,《钦定盛京通志》记载了这件事:
“盛京关帝庙:有三,一在地载门外城西北五里校场,崇德八年敕建。正殿三楹,东西配庑各三楹,大门三楹,赐额曰‘义高千古’“岁时官给香烛”......
除此之外,当时的盛京还有一座比较隐秘的关帝庙,就在皇宫之北,应是爱新觉罗氏的私庙,其创建时间可能比皇宫的建造时间还要早,因为宫墙到这里像是特意拐了一个角度,并在大政殿后的红墙外为庙门留出了一块空地。
此庙至今尚存,正处在盛京古城的中心位置,因此也俗称“中心庙”,可见当时满清皇室对关公的崇拜程度。而且,地载门关帝庙和中心庙这两座盛京较早的关庙都在皇宫之北,这其中应该也暗含着“帝系转北”的隐喻。
“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庙祀遂遍天下。
白乐天2020: 2019-03-14 09:28:12
赫图阿拉在山里,不是汉族聚集地,辽河平原才汉族是聚集区。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6:26:39
赫图阿拉虽然在山里,现在也属于我们抚顺市。古代满人的居住区离辽东边墙内我们汉族的聚集地,其实也不算远。他们做买卖,都要到抚顺关来。
赫图阿拉内城有关帝庙、城隍庙、启运书院(皇太极、多衮及等诸多后金军事家、政治家都曾经在这里学习过)、文庙、昭忠祠、刘公祠等。城外有地藏寺和道教的显佑宫,是后金七大庙宇当中的两座。看完之后,我估计所有人都会对满人的汉化程度之高猛吃一惊。
白乐天2020:满洲汉化如此之深,看来努尔哈赤主要是顺应潮流了,进而暗合天意了。忽然记起,当时满洲经常会有对汉族进行减丁为目的的屠杀,可能当时努尔哈赤并没有学生前文所说的前瞻性,只是尊重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已。
-------------------------------------------
东方黑2011:奴尔哈赤似乎只想割据东北
-------------------------------------------
白乐天2020:看他的作为似有此意,并无远图。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5 15:05:35
奴尔哈赤立国“大金”,建号“天命”。自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志不在小。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6:20:08
东方黑2011: 2019-03-13 21:25:22
唯一遗憾的地方,努尔哈赤如果早把发型改了就好了
-------------------------------------------
是啊,满族的服饰发型很难看。远不如汉服。
一王爷刚刚讲过:天界的神仙,很大一部分就穿汉服。除了汉服,还有更华美、更靓丽的许多种衣饰。穿起来光彩照人、明艳无俦,美不胜收,莫可言宣。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08:15:16
作者:九重凤阙1Lv 8 时间:2019-03-14 03:18:12
...由于贫困、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国际上的孤立,中国除了专注于尽快发展农业之外别无选择。1949年,中国全国只有两座化肥厂,几乎没有农场拥有机械设备,并且既没有电,也没有水泵用的小型发动机。
阻碍中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障碍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之后正式解除....
-------------------------------------------
按照凤阙女士的说法,XXX搞合作化,搞人民公社根本就没有什么毛病,中国人民之所以在XXX时代食不果腹、吃糠咽菜,甚至饿死数千万,只是因为缺少化肥(这就是现在猫左大肆鼓吹的理论)。从1949年到1972年,中国的化肥产量似乎一直在原地徘徊。
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吗?
请看:
我国历年的粮食总产量和化肥使用量(单位:万吨)
1952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639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7.8万吨
1957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9505.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37.3万吨
1962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6000.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63.0万吨
1965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9453.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194.2万吨
197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3996.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351.2万吨
1975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845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536.9万吨
1976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863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582.8万吨
1977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8273.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648.0万吨
1978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0477.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884.0万吨
197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321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086.3万吨
198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2056.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269.4万吨
1981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250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334.9万吨
1982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5450.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513.4万吨
1983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8728.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659.8万吨
1984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073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739.8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化肥产量和化肥使用量,一直在稳定增长。阻碍中国农业发展的所谓化肥障碍,并不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突然解除的(说到底,体制的障碍更关键)。
当然毛泽东时代引进化肥项目,也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问题,解决吃饭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作者:九重凤阙 时间:2019-03-14 09:10:47
转载网上一篇文章:
如果要问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发明是什么?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是计算机科学的兴起。但从人类作为一个族群繁衍的角度来说,最为重要的恰恰是常被忽视的化肥工业尤其是合成氨技术的发展。
如果离开电脑,电视,核反应堆,航天飞机,人类还是会一样发展繁衍下去。但离开了合成氨技术,全球总人口很难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动荡后仍旧一路从1900年的16亿增加到现在的70余亿。
1978年,中国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开始了。为了填饱肚子,已经被饥饿纠缠多年的农民四处奔走,——他们追求的不过是一点点化肥。有了化肥,就有了对明天更美好的期待。" 一肥难求”,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化肥工业典型的写照。
当然,不仅中国在过去饱受饥饿困扰,欧洲也曾长期徘徊在饥饿的边缘。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曾经计算过,英国在1523年到1623年之间有17次全国性和大地区性的饥荒。法国1500到1800年间发生过40次全国性的饥荒,每十年有一次以上。为了粮食增产,人类想尽各种办法。在18世纪,美国农民甚至通过收集野牛头骨并将其磨碎作为肥料。
16世纪中叶,欧洲人从美洲的秘鲁引进土豆,最初作为观赏植物被偶尔种植。18世纪中期开始,土豆开始在欧洲迅速普及。这主要是因为全球迎来小冰期,农作物收成减少。而农业生产的马尔萨斯陷阱迎来人口过多、土地供应不足的拐点。这两点共同导致了谷物供给不足,饥荒蔓延。此时,人们注意到土豆的良好特性:对气温不敏感,产量稳定;单位面积产量高、单位产量能量高,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热量的需求;虽然味道平平,但是营养全面,即使只吃土豆也能保证基本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土豆在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地区迅速普及。到1845年,土豆已经提供了欧洲人10%的卡路里摄入量。
与此同时,农业科学在这一时期也迎来突破。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提出的“矿物营养理论”奠定了农业化学的基础。他确定氮(N),磷(P)和钾(K)三种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据此,他认为秘鲁鸟粪是最好的化肥。于是欧洲人盯上了智利和秘鲁太平洋岛屿上积攒上千年的鸟粪,将这些鸟粪送去作为肥料。因为鸟粪,秘鲁进入一个长达40年的繁荣时期,即所谓的“鸟粪时代”。
然而氮肥的横空出世加速了 “鸟粪时代”的结束。随着氮肥(硝酸盐)成为欧洲主流的肥料来源,人们在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交界的阿塔卡马沙漠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硝酸盐矿床。为了争夺这个天上掉下来的新馅饼,爆发了著名的“南太平洋战争”,也称“硝石战争”、“鸟粪战争”。
在19、20世纪之交时,拥有大量硝酸盐矿的智利供应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矿物质肥料。但这些硝酸盐矿藏随着不断加速的开采而减少,使得硝酸盐价格不断抬升。对硝酸盐价格不断抬升最为叫苦不迭的当数德国人:德国缺乏海外殖民地,人口众多且土地贫瘠,农业急需大量氮肥,同时德国的化学工业也需要大量硝酸盐原料。为了维系自身的粮食安全和原料安全,德国化学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合成化肥的办法。为这一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的人是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
1908年,哈伯发现在175-200个大气压力下和500-600℃时,氢和氮反应能产生6%左右的氨。1909年,哈伯成功地建立了每小时能生产80克氨的实验装置,并申请了专利权。德国化学工业龙头企业巴斯夫公司敏锐地意识到哈伯专利的商业潜力,立即购买了此项专利。在巴斯夫研究部主任卡尔·博施(Carl Bosch)的支持下解决了催化剂等技术难题,最终设计成功能长期使用和操作简便的合成氨装置。
1910年,巴斯夫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试验工厂,1913年建立了工业规模的合成氨工厂,年产量为7000吨。随着合成氨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氮肥通过这一方式被生产出来,在1931年全世界有50%的氮肥是经过合成氨被合成出来的,到了20世纪末这一比例超过了99%。正是这些合成氨工业生产出的氮肥彻底改变了人类农业的格局。
二战后合成氨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更是造就了严重依赖合成氮肥的第三世界国家农业体系,并且随之带来了这些国家的农业增产和人口爆炸。根据2000年前后的一项测算,合成氮肥带来的集约化农业体系使得这些国家相比传统的农业体系多养活了23亿人口。
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化肥工业发展较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黄金时期,很多企业借着这个短暂的机遇迅速发展,有些甚至一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南京的永利硫酸铔厂便是其中一例。1930年,国民政府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中国要兴办的十项实业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创办硫酸铔厂,发展中国自己的化肥工业。1937年,在经历了技术、资金等多重障碍之后,由范旭东等一批民族企业家,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化学肥料企业——永利硫酸铔厂。该厂在南京长江北岸建成投产,中国人自造化肥的梦想变成现实。当时,永利铔厂具有日产合成氮39吨、硫酸120吨、硫酸铵150吨和硝酸10吨的能力,因其设备精良、规模宏大,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
从上世界5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技术引进之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了156项基本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这一时期建设了由前苏联援建的吉林、兰州、太原三个化肥厂,拥有合成氨15.4万吨、硝酸铵18.8万吨生产能力。
1973-1976年,中国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国家利用自有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分别建设在四川、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南和湖北等地,到1979年,这13个厂全部建成投产。这些引进的大型装置迅速提高了中国氮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高浓度尿素的比例,成为氮肥行业的骨干企业。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01:47
感谢凤阙女士普及化学知识!
化肥对人类来说的确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化肥,中国人口必将止步于五、六亿,然后就是狼烟四起、天下大乱。就像古代中国人口一旦到达峰值,必定会有一次洗牌重来一样。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09:17:12
查一查下历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问题就更清楚了:
年度 粮产量(万吨) 人均粮(公斤)
1949年: 11318 208.9
1950年: 13213 239.4
1951年: 14369 255.2
1952年: 16392 285.2
1953年: 16683 283.7
1954年: 16952 281.3
1955年: 18394 299.3
1956年: 19275 306.8
1957年: 19505 301.7
1958年: 19765 299.5
1959年: 16968 252.5
1960年: 14385 217.3
1961年: 13650 207.3
1962年: 15441 229.5
1963年: 17000 245.8
1964年: 18750 266.0
1965年: 19453 268.2
1966年: 21400 287.1
1967年: 21782 285.2
1968年: 20906 266.2
1969年: 21097 261.5
1970年: 23996 289.1
1971年: 25014 293.5
1972年: 24048 275.9
1973年: 26494 297.0
1974年: 27527 303.0
1975年: 28452 307.9
1976年: 28631 305.5
1977年: 28273 297.7
1978年: 30477 316.6
1979年: 33212 340.5
1980年: 32056 324.8
1981年: 32502 324.8
1982年: 35450 348.7
1983年: 38728 376.0
1984年: 40731 390.3
1985年: 37911 358.2
1986年: 39151 364.2
1987年: 40473 370.3
1988年: 39404 354.9
1989年: 40755 361.6
1990年: 44624 390.3
--------------------------------------------
合作化之前,1956年、1957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三百公斤。据老人说,当时大部分还是细粮。合作化之后,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一路下滑,1961年甚至下滑到了二百公斤的水平,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此后缓慢回升。
直到1974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才重新爬上了三百公斤的水平线,但当时大部分是粗粮(本人的亲身体验)。
既然我们不能把问题归咎于化肥,或者归咎于老天爷,那就只能归咎于当时合作化、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人人出工不出力的荒唐体制了。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5:52:36
九重凤阙1: 2019-03-14 09:09:49
体制固然重要,但是技术飞跃的确是一个必要件。
-----------------------------------------
凤阙女士认为技术第一,制度第二。
“阻碍中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障碍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之后正式解除”这种观点,在下实在不敢认同。
清末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触动旧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整天只惦记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我认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解散人民公社,如果没有允许私营企业自由发展,如果没有这种生产关系的剧变,即便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引进了一批化肥工业设备,现在的中国也不过是一个特大号的北朝鲜而已。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5:55:57
网友三界草 说得好:
咱们都不是专门研究朝鲜问题的专家,但多少也是对朝鲜有一些了解。
很明显的例子摆在眼前,中国在没有改革之前,就是国民经济日趋萎缩,有些地方种地的农民粮食都不够吃,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大家都在混。
就说中国百姓对国家建设的态度,实际分为两个阶段。刚解放至1957年,百姓还是相信政府的,干劲没得说。从57年反右之后,一连串的运动就把百姓的干劲折腾没了。
改革后,三年就把国家粮库全部装满。给自己干和给别人干话,干劲就是不一样。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8:47:48
四、汉末三国战争及人才竞争之剧烈亘古罕见
狭义的三国(220年-280年)时代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广义的三国时代则自184年黄巾起义起,东汉开始失去控制力。此后是群雄割据、三足鼎立、最后公元280年三分归晋。
三国时代战争至为剧烈,重大战役很多。兹举如下:
一、黄巾起义(公元184年-186年)双方统帅,何进、张角。结果:何进依靠众多地方军阀击败张角
二、讨伐董卓(189-191)双方统帅,董卓、袁绍。结果:董卓迁都长安,盟军决裂,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三、江夏之战(190)双方统帅,刘表、孙坚。结果:刘表杀孙坚,孙策接任
四、兖州之战(192)双方,曹操、青州黄巾军。结果:曹操击败黄巾军,取得兖州
五、宛城之战(197-199)双方统帅,曹操、张绣。结果:第一次战斗曹操损失爱子曹昂与爱将典韦,第二次战斗取胜
六、易京之战(199)双方统帅,袁绍、公孙瓒。结果:袁绍消灭公孙瓒
七、官渡之战(200-201)双方统帅,袁绍、曹操。结果:曹操连连用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八、平阳之战(202)双方统帅,钟繇、马超与呼厨泉、高干。结果:匈奴呼厨泉联合高干攻略河东,钟繇联合马超大败高干等
九、南皮之战(205)双方统帅,曹操、袁谭。结果:曹操在华北平原的控制再也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
十、赤壁之战(208)双方统帅,曹操、孙权与刘备。结果:孙刘联军利用风向火攻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雏形
十一、合肥之战(209)双方统帅,曹操、孙权。结果:双方各有胜负
十二、潼关之战(211)双方统帅,曹操、韩遂与马超。结果:曹操利用反间计打败马超
十三、汉巴之战(211-214)双方统帅,刘备、张鲁与刘璋。结果:刘备击败敌军,收马超,取得益州
十四、汉中之战(219)双方统帅,刘备、夏侯渊。结果:黄忠力斩夏侯渊,取得汉中
十五、荆州之战(219)双方统帅,孙权与曹操、关羽。结果:孙权与曹操联手击杀关羽,孙权取得荆州大部
十六、夷陵之战(221-222)双方统帅,刘备、陆逊。结果:陆逊用火计击败刘备,刘备不久病死
十七、曹丕伐吴(222-223)双方统帅,曹丕、孙权。结果:曹丕三次入侵皆未果,吴和魏脱离臣属关系
十八、南中平定战(225)双方统帅,诸葛亮、孟获。结果: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使南蛮心服口服
十九、诸葛亮北伐(227-234)双方统帅,诸葛亮、曹真与司马懿。结果:共5次,互有胜负,诸葛亮病逝。
二十、石亭之战(228)双方统帅,陆逊、曹休。结果:陆逊大败曹休
二十一、魏灭燕之战(238)双方统帅,司马懿、公孙渊。结果:辽东地区归于魏国统治
二十二、兴势之战(244)双方统帅,曹爽、费祎。结果:曹爽攻克汉中失败
二十三、姜维北伐(249-263)双方统帅,姜维、钟会与邓艾与诸葛绪。结果:互有胜负
二十四、淮南三叛(251-258)王凌、毌丘俭、诸葛诞对抗司马氏,后两次有吴军参与。结果:司马氏彻底铲除魏帝势力
二十五、东兴之战(252)双方统帅,诸葛恪、司马昭。结果:魏军战败,诸葛恪声望达到顶峰
二十六、魏灭蜀之战(263)双方统帅,钟会、邓艾对抗刘禅。结果:邓艾钟会灭蜀
二十七、交州之战(270)双方统帅,陶璜、董元。结果:吴军收复交趾地区,打破西晋三面包围之势
二十八、西陵之战(272-274)双方统帅,陆抗、羊祜。结果:陆抗以3万士兵击溃晋国8万士兵
二十九、晋灭吴之战(279-280)双方统帅,司马炎、孙皓。结果:西晋统一中国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5 08:33:05
白乐天2020: 2019-03-14 19:51:06
学生对农业农村没什么认识,胡乱发言,今后当慎思言。
-------------------------------------------
千万不要这样。
个人思考须天马行空、达成共识靠集思广益。
“理不辩不明,灯不拨不亮”。争论归争论,争论是好事。
如果大家总是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敢自辟蹊径、独树一帜,特立独行,久而久之,我们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最后变成闭目塞听、蒙昧无知的一群人。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5 08:41:55
damosky:这个楼已经歪了,凤阙女士大可另开一帖,不必在此胡搅蛮缠。
----------------------------------
东方黑2011:不好意思,歪楼我也有份,打扰了网友看贴,扰乱了楼主发帖,抱歉
----------------------------------
白乐天2020:歪楼有我的原因,影响崔老师的主贴,罪过罪过。
----------------------------------
歪楼是我自己的责任,完全不怪凤阙女士。
事实上通过反复争论,凤阙女士也纠正了我的一大偏见:把一切都归功于制度变革,淡忘了技术进步对于提高中国粮食总产量的重大影响。
感谢才华横溢、直言不讳的凤阙女士!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5 14:15:37
逆向哥白尼:2019-03-15 11:35:20
技术与制度相辅相成,看问题不可偏废,给兄长点赞。
9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的朝鲜,没了电力化肥,农业全面停摆,一落千丈,遥想当年曾与日本并称为亚洲的两个主要工业国家,是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不但高于中国,也高于韩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是啊是啊,技术与制度相辅相成,看问题不可论甘忌辛,偏执一己之私见。
烟雨含梅:在下先前因凤阙女士与阿姨教之故,心有介蒂。可又知世事和而不同,当求同存异。不同理想与观念之间或许矛盾重重,但只要不走极端,依旧是朋友与兄弟姊妹。感谢凤阙女士诗句相勉,为实现更美好的人间社会,在下想来女士亦有此心。在下感觉女士与阿姨总有不同之处,一点浅见女士莫怪。
东方黑2011:我感觉刘不太可能放弃诸夏
九重凤阙1:不试一下怎么知道结果呢?实际上我看他目前在美国的处境就不太妙,我不知道他自己意识到了没有。话题很敏感,我就不多解释了,且看日后发展如何。
烟雨含梅:女士高才,兼通中西,若能助力,自然甚好。只是阿姨虽有头脑,却过于狂妄,我视他为当代慕容复。
九重凤阙1:他有大才,难免狂妄。我实在是出于惜才之心,不能看到他日后为他人所用,那样会制造一个劲敌。到时大势所趋,总能找到收服他的办法。谋士终归只是谋士,在硬实力面前,他的选择不会太多。
烟雨含梅:惟恐阿姨因过于自负而陷入虚妄之中不能自拔,最终沉沦不省。故视其为慕容复之梦魇。
东方黑2011:诸夏和联邦,只恐大方向不同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6 17:25:25
评论 东方黑2011:刘阿姨一心要当诸夏国父,分裂中国,旁边还有一大群皿*煮派的傻子与之一唱一和,遥相呼应,劝是劝不回来了。
汉代察举-征辟,“选贤与能”的光辉举措,来源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的民主选举与推荐制。大汉勃兴,此一斐然继作,即足承接三代,踵武前王,凌轹万世。正所谓“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
察举制:
察举即列侯、公卿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在职权范围或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或者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制度。
汉自高祖开国,除了承秦之制,重军功封侯赐爵外,又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贤人异士。此时适当古代贵族阶级破坏,礼崩乐坏,故令各色人才平流竞进,与君主共治天下也。
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具体科目。
文帝时下诏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且定下了“对策”和等第。
武帝时“察举制”已臻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各种科目不断充实,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核办法。武帝曾两次下诏,要求郡国定期举人。明令若有才不举,轻则免官,重则以“不敬”论处。(在汉代,不敬是重罪,法为斩首,甚至族诛。)
东汉时,光武帝下令以“四科”取士,且重“光禄四行”。
四科者:“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
光禄四行是:质朴,敦厚,逊让,节俭。
顺帝时,对孝廉科也开始试经书,实行优胜劣汰。这事实上是一个退步,孕育了后世的科举之法。
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即茂才。才能优异者)、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有道、至孝、敦朴、尤异、治剧、明阴阳灾异、能治河、勇猛知兵法等等。
察举的对象,主要是民间有才有德的处士,也包括中央或郡县小吏。两汉朝廷察举,盖欲以茂材异能通经等访人才,以孝子廉吏力田等奖风俗,德才并举、文武尽收。非如后世科举,全然蔑弃道德,蔑弃舆论,所收多蝇营狗苟、寡廉鲜耻之徒,专门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攫取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为人生鹄的。
此外科举是人求官,察举征聘是官求人。一个是求贤,一个是干禄,其人格之尊卑贵贱,亦不可同日而语也!
察举之权虽然操于州郡长官之手,但特重舆论,被选者必须是闾里所推重者。且不分贫富贵贱,不限南北畛域。各地要按比例公平分配定额。
察举得人,上峰往往会有赏赐。察举失人,举主也要承担责任,被贬秩或者免官。所以各地方一般都不敢敷衍塞责,把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滥人推举上去,自讨苦吃。
察举“常科”以“孝廉”为主。西汉时每郡岁举孝廉两人,一般无须考试,即可授官。东汉时,大致每二十万户岁举一人。察举之常科还有“秀才”(“茂才”),授职较高,岁举人数往往不及孝廉的十分之一。根据章帝建初元年的诏书,东汉的“茂才孝廉,岁以百数。”
路风027: 2019-03-12 22:25:50
天主兄,察举制虽然有种种优势,但是也会造成被权势家族所控制的局面,后期权势豪门会互相举荐对方的子弟。这个弊端应该怎样解决呢?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0:04:22
用连坐制即可。上面说过“察举得人,上峰往往会有赏赐。察举失人,举主也要承担责任,被贬秩或者免官。”问题是,一个国家到了晚期,君主昏庸,臣子结党,制度-法律的施行会大打折扣。
即足承接三代,踵武前王,凌轹万世。应改为即足仰承三代,踵武前王,凌轹万世。——唉,事儿太多,没有时间坐下来仔细推敲、斟酌词藻,写的也不免凌乱。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2 18:48:48
征辟制:
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汉代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皆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太尉、司徒、司空、太傅、大将军、丞相等均可任用属吏。其中丞相之权最大。)征辟讲究以公认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尊重社会舆论,尊重“乡举里选”。故东汉士风,竞以名行相高。不论是郡国察举,中央征辟,皆须随一时之清议为转移。
对于某些品学兼优、声名洋溢的名人,两汉皇帝会不经地方荐举,直接征召到朝廷,授以“博士”“待诏”等称号,让其侍从左右以备顾问,甚或委以大政。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朝廷更会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开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河。
——皇帝征聘是汉代最尊荣的仕途,征君去就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其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皇帝都要待以宾礼,尊崇有加。
两汉的二千石长吏一般都自辟曹掾。“选举多循资格,辟召则每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或期月而长州郡,或数年而至公卿。故当时尤以辟召为荣。”
不论是公府辟除,还是州郡辟除,对被辟者的资历都不加限制,只看才学,去留自便。一般辟除之后,主官即加重用,否则,气节志行之士就会辞去,飘然远引。
当时名士养望,多有被命不遽出,至五府俱辟如黄琼,四府并命如陈纪者。(大将军、太傅并三公称五府。)樊英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待若神明。”“陈寔少从樊英游。官仅太邱长,家居后,朝廷每三公缺,议者多归之。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以寔未登大位而身先之自愧。”郑康成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董卓征荀爽,初拜平原相;途次又拜光禄勋;视事三日,策拜司空。自布衣至三公,凡九十五日。
察举征聘制作为选官制度,先后持续约八百年,对中国古代社会有极深刻的影响。征辟制的推行,有利于不拘一格擢用人才,远胜于后世呆板机械的科举。两汉之得人,亦为历代最,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庶几乎,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也!
汉代统治者通过察举征聘、别具一格的方式选拔了大量英才,极大地促进了两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使汉代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举世无双的文明大帝国。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1:28:37
九重凤阙1:2019-03-12 21:11:28
评论 白乐天2020:网友这个观点是对的。1980年后能吃上大米白面就是靠尼克松化肥,跟包产到户真的没什么关系。玉米和甘薯以前应该就是底层百姓的主食,我母亲出生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那个年代,据她说小时候吃土豆和蕃薯真是吃怕了,到后来她长大了看见土豆和蕃薯就胃。
-------------------------------------------
如果公有制与私有制效率一样,如果人民公社和家庭农场没什么区别,如果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可以并驾齐驱,难分轩轾,那么第六次轮转的白龙无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君了。中国根本就不应该搞什么改革开放。向西方的皿煮、宪正靠拢更是多此一举。
为什么毛XX时代的中国人整天吃玉米、土豆、蕃薯?因为没有劳动积极性的人民公社社员种这些东西最省事儿。为什么你在1980年后能吃上了大米白面?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你再拿玉米、土豆、蕃薯去城里糊弄事,只能坑死自己。
用XXX时代中国人的主食,来推测清朝初期中国人的主食显而易见并不靠谱。须知那时没有什么人民公社。也没有一下子饿矢三千万。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3:24:44
计划经济是荒唐的。公有制在现阶段,也是悖逆人性的。
东方黑2011:2019-03-13 22:50:35
评论 九重凤阙1:包产到户最大的意义在于,增收的粮食可以落到农户手里,集体农庄人民公社增收了也和农户无关,直接进集体仓库了。
--------------------------------------------
白乐天2020:2019-03-13 21:49:12
学生在网上看到过其他一些帖子,说的就是改开后的粮食产量问题,观点就是良种和化肥起主导作用,感觉比较有道理,今天看到崔老师您的观点,感觉学生从前的认知还是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学习体会。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40:44
评论 白乐天2020:愚兄以前接触过不少农民朋友和下乡知识青年。我的二叔和姑姑家也在农村。他们说过,在白龙当政的时代,干活就是磨洋工、瞎糊弄,所以产量很低(毕竟没有多大的利益关联)。北韩现在之所以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我想也是认清了这一点。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1:52:32
乾隆中后期人口大爆炸,人地矛盾激化,天地之力尽矣。中国的底层民众才被迫开始以玉米、土豆、蕃薯作为主食。但迁延岁月,尽力弥缝,人多地少的难题终究无法彻底解决,中国的老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扯旗造反。
“在内外合力的帮助下,清王朝成功完成人口闯关,为大清江山延寿百年。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而且来得更加惨烈。”
东方黑2011: 2019-03-13 11:58:23
人口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呢?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3 12:04:10
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加上没有科学的避孕技术。
----------------------------------------
东方黑2011: 2019-03-13 12:20:58
明代以前,人口最多也就是一亿多,清朝一下子爆涨到四亿多,实在不可思议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3 13:32:23
五个因素:一中国版图的大扩张。二农业技术巨大进步。三康雍乾一系列善政,包括救灾救荒。四西方医学传入。五美洲高产作物传入。
mexia: 2019-03-12 16:39:02
请教兄长,圣经里的伊甸园真的存在吗?人类如果是左龙造的,那前面几个怎么在地球上活下来的呢?是直接有神看管,可以与神见面,接受神的帮吗?
----------------------------------------
作者:量子心学 时间:2019-03-12 16:49:49
《创世纪》伊甸园这一段,从耶和华神造出亚当,夏娃,设立伊甸园,到把他们赶出去,关闭伊甸园。伟大的斯威登堡已经说明,就是一个寓言,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然而这些故事往往也有某些原型。“这就是大卫所说的“古时的谜语”。摩西从远古教会的后人得到了这些资料,抄录在册”。
——我们知道,古巴比伦《创世史诗》与《吉加美士史诗》中,就有关于创世和洪水的传说。可以推想,摩西所抄录的古《圣经》,一部分来自古巴比伦,一部分来自古埃及,还有一部分来自迦南。它们与摩西,亚伦,约书亚等先知的灵视,加上上帝的启示,浑然一体,构成了《创世纪》的辉煌乐章。
(据说伊甸就是巴比伦人对幼发拉底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命名。伊甸乃地上乐园、人间胜地,在古希伯来文中,“伊甸”又衍义成了“可乐之地”。)
亚当,夏娃的故事也对应着一个事实。《天经》说:耶和华神在创世时,的确曾经亲手造出了一对夫妇,并把他们安置在西亚的土耳其,伊拉克,波斯和高加索一带,任他们和他们的儿辈孙辈,四出漫游,采集狩猎。那里应该就是广义的“伊甸园”。
在下的帖子《人类从哪里来?》曾经指出:是上帝,祖龙,和祖龙的数十个助手们制造了现代人。“祖龙分身画人;其他神佛偶尔也画一些”。其他神,就包括以王爷形象示现的耶和华神。耶和华神造出并亲手调教了这对夫妻很多年,直到他们繁衍儿孙后逝世,回归天国(亚当据说活了九百三十岁才死去)。其目的乃是与他们结缘,编制暗线,以便在地球上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教会。那样,他们的后代对上帝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就很容易接受上帝的训导。
亚当,夏娃与犹太人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只是人类的始祖之一。人类真正的始祖,共计四千八百人之多。正如网友所说:《创世纪》第一段,神“照我们的样子”造男造女,显然是造了很多人,只不过他们是分散在各地的人,是其他民族,他在伊甸园里造的才是犹太民族的人。圣经只记载了犹太族的家谱。但我们查考《圣经》,亚当长子该隐的妻子明显就是一个外族人。许多攻击基督教的人士断言,该隐和他的亲生妹妹结了婚,上帝让人类从一开始就乱伦,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成立。
既然圣经说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在上古就是乐园。(伊甸园在圣经的原文中是乐园的意思)那么伊甸园就存在。事实上,左龙四万八千年前创造人类就在那一带。(地球之脐)那一带原来是林木茂盛、水草丰美、鸟兽成群的好地方。
他和天慧女神(所谓女娲)用天笔造的几千人都是青年男女,依靠采集狩猎就可以生存繁衍。他和天女生的几百人虽是幼儿,但有母亲哺乳抚育。
犹太人相信一神论。认为宇宙中所有工作,都是上帝本人所做,其实是不对的。除了至上神,其他的神也可以称为神或者称为半神。(怎么叫都可以。习惯问题。与一神论并不冲突。)
神用不着看管初民,但他们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通,可以看见神,并在危难时接受神的帮助。按照上帝的规划,神祇们引导各个人种分散到了世界各地,这就是著名的人口大迁徙。
凯西认为:二十多万年前,人类出现时,曾有着一整组的第一父母,也有一对字面意义上的亚当和夏娃。亚当就是耶稣。他在天上叫做阿弥勒斯。后来,夏娃取代了莉莉丝,成为了亚当的配偶。亚当与夏娃,也就是耶稣与玛利亚的灵魂是孪生灵魂。亚当和夏娃吃苹果,别善恶,标志着人类平静的动物式生活被结束了——他说伊甸园在高加索和喀尔巴阡山脉一带,又说亚当出生在大西洋中的亚特兰蒂斯,似乎有些矛盾。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下看错了。
伊甸园的一幕,表示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类,选择了自我荣耀、自我表达,远离上帝。倒是一点没错。
(《天经》的相关记载是:广灵世界的七王-耶稣基督参加了人类的创造,他是耶和华上帝的爱子,天父的代表。凯西说他投入亚当之躯,成了一个凡人,没有记录。)
总括诸家意见,再加上《天经》的提示,伊甸园的故事,狭义上可以指人类意识的觉醒,可以指字面意义上出现的亚当和夏娃,以及他们在冰河期在西亚地区受到了耶和华上帝和天使们的亲自照料-指导一事。
在广义上,伊甸园也可以指一个漫长的时代,即斯威登堡所说地球四个教会中的第一个——大洪水之前的远古教会时期。
斯威登堡曾经说过,为了让人类领悟真理,死后飞升天界,上帝总是预备一个教会在地上。当第一个人行走在地球表面之时,上帝就创建了远古教会。远古教会的中心区域在近中东一带。它开始于史前久远年代,(我们已经知道是近五万年前。)终止于公元前一万年左右。
人类曾经在三万数千年中,处于“先天原始”状态之下,依赖上天的供给,以采集,狩猎维生。这些先民,还没有被私欲玷污,本能未失,能识鸟音兽语,能知自身宿命,起初可以乘空飞行,能看见上帝与天使,聆听神的教诲。不幸的是,在此后数万年中,人的灵性一退再退。先天变成了后天——误食禁果喻指的就是此事。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开始农耕生活。就象征着“先天原始社会”的终结,人类过渡到了农耕文明。——亚特兰蒂斯和蓝姆尼亚等地除外。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2:50:16
既然圣经说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在上古就是乐园(伊甸园在圣经的原文中是乐园的意思),那么伊甸园就存在。事实上,左龙四万八千年前创造人类就在那一带(地球之脐)。
那一带原来是林木茂盛、水草丰美、鸟兽成群的好地方。
他和天慧女神(所谓女娲)用天笔造的几千人都是青年男女,依靠采集狩猎就可以生存繁衍。他和天女生的几百人虽是幼儿,但有母亲哺乳抚育。
犹太人相信一神论。认为宇宙中所有工作都是上帝本人所做,其实是不对的。除了至上神,其他的神也可以称为神或者称为半神(怎么叫都可以,习惯问题,与一神论并不冲突)。
神用不着看管初民,但他们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通,可以看见神,并在危难时接受神的帮助。按照上帝的规划,神祇们引导各个人种分散到了世界各地,这就是著名的人口大迁徙。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7:09:38
玫瑰花下的真相: 2019-03-12 16:55:34
评论 红尘小爱不相关:老师,不是您逐步讲解,我们对清朝的评价过低了,其实看历史清末没有大流血的换代看,清朝还是很大气的
-----------------------------------------------------
满族是大明的属民。
努尔哈赤是大明的地方官,汉化程度非常深。
除了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他们与汉人的信仰完全一致,这一点我以前也没想到。
但几年前看了清太祖第一个都城——赫图阿拉的建筑,我感到非常震惊。
努尔哈赤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的。“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即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前一年,当时女真尚未进入辽沈地区,努尔哈赤就在赫图阿拉“城东阜上建佛寺、玉皇庙、十王殿,共七大庙,三年乃成”。”
“七大庙”中已知的5座寺庙,“囊括了萨满教和儒释道三教。其中堂子属于萨满教,文庙属于儒教,地藏寺属于佛教,玉皇庙、关帝庙属于道教,可见努尔哈赤不仅对萨满教,而且对儒释道三教都尊崇有加。努尔哈赤对佛教、道教的尊崇,留下了许多相关的传说。”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3 17:22:15
【文庙】
“文庙是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修建的七大庙之一,也叫孔庙,是清代第一座孔庙。一个满族的首领对汉民族的文化先师如此虔诚,其目的是为了政权的统治的需要。
努尔哈赤为加速后金政权封建化的进程,采用宗教手段,广泛地吸收融合中原汉文化,对儒教汉文化推崇备至,赫图阿拉故城建城不久就在内城东南隅高阜上修建了文庙。当年的文庙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但已在战争中毁掉,我们所见到的这座文庙是在2002年在原址上按原貌复建的。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内祀至圣先师孔子,配祀复、述、宗、亚四圣及闵、冉等十二先贤。东西房供奉先儒77位,先贤79位。大成殿后有崇圣祠三间,供奉先师祖先。供奉着先儒77位;先贤79位。文庙曾为满族吸收汉文化立下了不朽功劳。当年,这里芹澡辉煌,钟鼓齐唱,香烟燎绕,善男信女拜谒不绝。”
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下令改建沈阳孔庙,崇祀孔子。同年,皇太极开设文馆,还举行了后金建国以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并录用考中的生员。
崇德元年,皇太极定文馆三院之名,分任职掌。其中,秘书院的一项职责就是遣官祭祀孔庙。同年八月初六日,皇太极遣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致祭于孔子神位,称颂孔子“圣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并“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
三年二月初六日,皇太极又派官员祭祀孔庙。
五年规定,每年二月、八月上丁日,行释奠礼。正如乾隆帝在《文庙诗》注中称:“我太宗初创大业,即敕建文庙于盛京,行释奠礼,开创规模,崇文重道,已肇一统文明之盛也。”
建州女真对关羽十分崇拜,兴起之初就选择了关羽做为保护神。萨满朝祭时也要挂关公画像。
据邓子琴先生考证:“满洲尚跳神,无论富贵贫贱,皆于室内供神牌……室向南者,多以北壁为正龛,西为旁龛。东向则以西壁为正龛,南为旁龛。旁龛乃最尊处也,最尊处所供奉之神为观世音大士,次为关帝。”
努尔哈赤迁居赫图阿拉城后,建关帝庙。“国初出师,恒载关羽像以从,所向克捷。及入关,乃崇禩,尊于孔子并,满语称为关玛法。玛法者,祖之称,盖尊之至也。”
在这个时期,地处辽阳县的西八里庄发生了一个故事:“明武安王庙即西八里庄关帝庙。清太祖征明至此,村人逃避。有苏姓者诡称庙祝求保护,乃以版亲题数语,末书‘天命乙丑年题’,以是得无恙。洎定都沈阳,追悼阵亡将士,召苏诵经,赐道袍象笏......”
这位“苏姓者”谎称自己是关庙庙祝竟能得到努尔哈赤的御笔丹书,继而保全性命,可见其智,但这则逸闻也说明了当时努尔哈赤崇信关公已是尽人皆知之事。
努尔哈赤死后,其四子皇太极继位。和他的父亲一样,皇太极也崇信关公。天聪初年,皇太极立纛祭天时即“附祀关帝庙”......他还将关公信仰推广到了帝国内外的各个民族之中。《朝鲜宣祖实录》第二〇八卷就记载了崇德元年满人首领台吉在抚顺关市祭拜关帝的情景:
“备黑牛一支,乌鸡一支,请关圣帝君神像到墙,傍立大刀两口,下立腰刀四十余口,摆设香案祀奠。用黄表写二台吉并各头目年庚、誓状一通,有各夷目闻刀盟誓,将血酒抛天,遍饮,愿从今一意恭顺天朝,出力报效。”
这段记载说明了此时的关公信仰已是大清帝国团结各个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了。
崇德八年皇太极(1643年)在盛京敕建关帝庙,《钦定盛京通志》记载了这件事:
“盛京关帝庙:有三,一在地载门外城西北五里校场,崇德八年敕建。正殿三楹,东西配庑各三楹,大门三楹,赐额曰‘义高千古’“岁时官给香烛”......
除此之外,当时的盛京还有一座比较隐秘的关帝庙,就在皇宫之北,应是爱新觉罗氏的私庙,其创建时间可能比皇宫的建造时间还要早,因为宫墙到这里像是特意拐了一个角度,并在大政殿后的红墙外为庙门留出了一块空地。
此庙至今尚存,正处在盛京古城的中心位置,因此也俗称“中心庙”,可见当时满清皇室对关公的崇拜程度。而且,地载门关帝庙和中心庙这两座盛京较早的关庙都在皇宫之北,这其中应该也暗含着“帝系转北”的隐喻。
“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庙祀遂遍天下。
白乐天2020: 2019-03-14 09:28:12
赫图阿拉在山里,不是汉族聚集地,辽河平原才汉族是聚集区。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6:26:39
赫图阿拉虽然在山里,现在也属于我们抚顺市。古代满人的居住区离辽东边墙内我们汉族的聚集地,其实也不算远。他们做买卖,都要到抚顺关来。
赫图阿拉内城有关帝庙、城隍庙、启运书院(皇太极、多衮及等诸多后金军事家、政治家都曾经在这里学习过)、文庙、昭忠祠、刘公祠等。城外有地藏寺和道教的显佑宫,是后金七大庙宇当中的两座。看完之后,我估计所有人都会对满人的汉化程度之高猛吃一惊。
白乐天2020:满洲汉化如此之深,看来努尔哈赤主要是顺应潮流了,进而暗合天意了。忽然记起,当时满洲经常会有对汉族进行减丁为目的的屠杀,可能当时努尔哈赤并没有学生前文所说的前瞻性,只是尊重当时的客观情况而已。
-------------------------------------------
东方黑2011:奴尔哈赤似乎只想割据东北
-------------------------------------------
白乐天2020:看他的作为似有此意,并无远图。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5 15:05:35
奴尔哈赤立国“大金”,建号“天命”。自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志不在小。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6:20:08
东方黑2011: 2019-03-13 21:25:22
唯一遗憾的地方,努尔哈赤如果早把发型改了就好了
-------------------------------------------
是啊,满族的服饰发型很难看。远不如汉服。
一王爷刚刚讲过:天界的神仙,很大一部分就穿汉服。除了汉服,还有更华美、更靓丽的许多种衣饰。穿起来光彩照人、明艳无俦,美不胜收,莫可言宣。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08:15:16
作者:九重凤阙1Lv 8 时间:2019-03-14 03:18:12
...由于贫困、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国际上的孤立,中国除了专注于尽快发展农业之外别无选择。1949年,中国全国只有两座化肥厂,几乎没有农场拥有机械设备,并且既没有电,也没有水泵用的小型发动机。
阻碍中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障碍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之后正式解除....
-------------------------------------------
按照凤阙女士的说法,XXX搞合作化,搞人民公社根本就没有什么毛病,中国人民之所以在XXX时代食不果腹、吃糠咽菜,甚至饿死数千万,只是因为缺少化肥(这就是现在猫左大肆鼓吹的理论)。从1949年到1972年,中国的化肥产量似乎一直在原地徘徊。
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吗?
请看:
我国历年的粮食总产量和化肥使用量(单位:万吨)
1952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639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7.8万吨
1957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9505.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37.3万吨
1962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6000.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63.0万吨
1965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9453.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194.2万吨
197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3996.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351.2万吨
1975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845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536.9万吨
1976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863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582.8万吨
1977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8273.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648.0万吨
1978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0477.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 884.0万吨
197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321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086.3万吨
198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2056.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269.4万吨
1981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250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334.9万吨
1982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5450.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513.4万吨
1983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8728.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659.8万吨
1984年的粮食总产量为:4073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1739.8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化肥产量和化肥使用量,一直在稳定增长。阻碍中国农业发展的所谓化肥障碍,并不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突然解除的(说到底,体制的障碍更关键)。
当然毛泽东时代引进化肥项目,也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问题,解决吃饭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作者:九重凤阙 时间:2019-03-14 09:10:47
转载网上一篇文章:
如果要问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发明是什么?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是计算机科学的兴起。但从人类作为一个族群繁衍的角度来说,最为重要的恰恰是常被忽视的化肥工业尤其是合成氨技术的发展。
如果离开电脑,电视,核反应堆,航天飞机,人类还是会一样发展繁衍下去。但离开了合成氨技术,全球总人口很难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动荡后仍旧一路从1900年的16亿增加到现在的70余亿。
1978年,中国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开始了。为了填饱肚子,已经被饥饿纠缠多年的农民四处奔走,——他们追求的不过是一点点化肥。有了化肥,就有了对明天更美好的期待。" 一肥难求”,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化肥工业典型的写照。
当然,不仅中国在过去饱受饥饿困扰,欧洲也曾长期徘徊在饥饿的边缘。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曾经计算过,英国在1523年到1623年之间有17次全国性和大地区性的饥荒。法国1500到1800年间发生过40次全国性的饥荒,每十年有一次以上。为了粮食增产,人类想尽各种办法。在18世纪,美国农民甚至通过收集野牛头骨并将其磨碎作为肥料。
16世纪中叶,欧洲人从美洲的秘鲁引进土豆,最初作为观赏植物被偶尔种植。18世纪中期开始,土豆开始在欧洲迅速普及。这主要是因为全球迎来小冰期,农作物收成减少。而农业生产的马尔萨斯陷阱迎来人口过多、土地供应不足的拐点。这两点共同导致了谷物供给不足,饥荒蔓延。此时,人们注意到土豆的良好特性:对气温不敏感,产量稳定;单位面积产量高、单位产量能量高,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热量的需求;虽然味道平平,但是营养全面,即使只吃土豆也能保证基本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土豆在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地区迅速普及。到1845年,土豆已经提供了欧洲人10%的卡路里摄入量。
与此同时,农业科学在这一时期也迎来突破。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提出的“矿物营养理论”奠定了农业化学的基础。他确定氮(N),磷(P)和钾(K)三种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据此,他认为秘鲁鸟粪是最好的化肥。于是欧洲人盯上了智利和秘鲁太平洋岛屿上积攒上千年的鸟粪,将这些鸟粪送去作为肥料。因为鸟粪,秘鲁进入一个长达40年的繁荣时期,即所谓的“鸟粪时代”。
然而氮肥的横空出世加速了 “鸟粪时代”的结束。随着氮肥(硝酸盐)成为欧洲主流的肥料来源,人们在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交界的阿塔卡马沙漠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硝酸盐矿床。为了争夺这个天上掉下来的新馅饼,爆发了著名的“南太平洋战争”,也称“硝石战争”、“鸟粪战争”。
在19、20世纪之交时,拥有大量硝酸盐矿的智利供应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矿物质肥料。但这些硝酸盐矿藏随着不断加速的开采而减少,使得硝酸盐价格不断抬升。对硝酸盐价格不断抬升最为叫苦不迭的当数德国人:德国缺乏海外殖民地,人口众多且土地贫瘠,农业急需大量氮肥,同时德国的化学工业也需要大量硝酸盐原料。为了维系自身的粮食安全和原料安全,德国化学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合成化肥的办法。为这一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的人是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
1908年,哈伯发现在175-200个大气压力下和500-600℃时,氢和氮反应能产生6%左右的氨。1909年,哈伯成功地建立了每小时能生产80克氨的实验装置,并申请了专利权。德国化学工业龙头企业巴斯夫公司敏锐地意识到哈伯专利的商业潜力,立即购买了此项专利。在巴斯夫研究部主任卡尔·博施(Carl Bosch)的支持下解决了催化剂等技术难题,最终设计成功能长期使用和操作简便的合成氨装置。
1910年,巴斯夫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试验工厂,1913年建立了工业规模的合成氨工厂,年产量为7000吨。随着合成氨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氮肥通过这一方式被生产出来,在1931年全世界有50%的氮肥是经过合成氨被合成出来的,到了20世纪末这一比例超过了99%。正是这些合成氨工业生产出的氮肥彻底改变了人类农业的格局。
二战后合成氨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更是造就了严重依赖合成氮肥的第三世界国家农业体系,并且随之带来了这些国家的农业增产和人口爆炸。根据2000年前后的一项测算,合成氮肥带来的集约化农业体系使得这些国家相比传统的农业体系多养活了23亿人口。
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化肥工业发展较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黄金时期,很多企业借着这个短暂的机遇迅速发展,有些甚至一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南京的永利硫酸铔厂便是其中一例。1930年,国民政府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中国要兴办的十项实业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创办硫酸铔厂,发展中国自己的化肥工业。1937年,在经历了技术、资金等多重障碍之后,由范旭东等一批民族企业家,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化学肥料企业——永利硫酸铔厂。该厂在南京长江北岸建成投产,中国人自造化肥的梦想变成现实。当时,永利铔厂具有日产合成氮39吨、硫酸120吨、硫酸铵150吨和硝酸10吨的能力,因其设备精良、规模宏大,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
从上世界5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技术引进之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了156项基本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这一时期建设了由前苏联援建的吉林、兰州、太原三个化肥厂,拥有合成氨15.4万吨、硝酸铵18.8万吨生产能力。
1973-1976年,中国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国家利用自有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分别建设在四川、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南和湖北等地,到1979年,这13个厂全部建成投产。这些引进的大型装置迅速提高了中国氮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高浓度尿素的比例,成为氮肥行业的骨干企业。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4 17:01:47
感谢凤阙女士普及化学知识!
化肥对人类来说的确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化肥,中国人口必将止步于五、六亿,然后就是狼烟四起、天下大乱。就像古代中国人口一旦到达峰值,必定会有一次洗牌重来一样。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09:17:12
查一查下历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问题就更清楚了:
年度 粮产量(万吨) 人均粮(公斤)
1949年: 11318 208.9
1950年: 13213 239.4
1951年: 14369 255.2
1952年: 16392 285.2
1953年: 16683 283.7
1954年: 16952 281.3
1955年: 18394 299.3
1956年: 19275 306.8
1957年: 19505 301.7
1958年: 19765 299.5
1959年: 16968 252.5
1960年: 14385 217.3
1961年: 13650 207.3
1962年: 15441 229.5
1963年: 17000 245.8
1964年: 18750 266.0
1965年: 19453 268.2
1966年: 21400 287.1
1967年: 21782 285.2
1968年: 20906 266.2
1969年: 21097 261.5
1970年: 23996 289.1
1971年: 25014 293.5
1972年: 24048 275.9
1973年: 26494 297.0
1974年: 27527 303.0
1975年: 28452 307.9
1976年: 28631 305.5
1977年: 28273 297.7
1978年: 30477 316.6
1979年: 33212 340.5
1980年: 32056 324.8
1981年: 32502 324.8
1982年: 35450 348.7
1983年: 38728 376.0
1984年: 40731 390.3
1985年: 37911 358.2
1986年: 39151 364.2
1987年: 40473 370.3
1988年: 39404 354.9
1989年: 40755 361.6
1990年: 44624 390.3
--------------------------------------------
合作化之前,1956年、1957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三百公斤。据老人说,当时大部分还是细粮。合作化之后,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一路下滑,1961年甚至下滑到了二百公斤的水平,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此后缓慢回升。
直到1974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才重新爬上了三百公斤的水平线,但当时大部分是粗粮(本人的亲身体验)。
既然我们不能把问题归咎于化肥,或者归咎于老天爷,那就只能归咎于当时合作化、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人人出工不出力的荒唐体制了。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5:52:36
九重凤阙1: 2019-03-14 09:09:49
体制固然重要,但是技术飞跃的确是一个必要件。
-----------------------------------------
凤阙女士认为技术第一,制度第二。
“阻碍中国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障碍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之后正式解除”这种观点,在下实在不敢认同。
清末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触动旧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整天只惦记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我认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解散人民公社,如果没有允许私营企业自由发展,如果没有这种生产关系的剧变,即便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引进了一批化肥工业设备,现在的中国也不过是一个特大号的北朝鲜而已。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5:55:57
网友三界草 说得好:
咱们都不是专门研究朝鲜问题的专家,但多少也是对朝鲜有一些了解。
很明显的例子摆在眼前,中国在没有改革之前,就是国民经济日趋萎缩,有些地方种地的农民粮食都不够吃,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大家都在混。
就说中国百姓对国家建设的态度,实际分为两个阶段。刚解放至1957年,百姓还是相信政府的,干劲没得说。从57年反右之后,一连串的运动就把百姓的干劲折腾没了。
改革后,三年就把国家粮库全部装满。给自己干和给别人干话,干劲就是不一样。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4 18:47:48
四、汉末三国战争及人才竞争之剧烈亘古罕见
狭义的三国(220年-280年)时代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广义的三国时代则自184年黄巾起义起,东汉开始失去控制力。此后是群雄割据、三足鼎立、最后公元280年三分归晋。
三国时代战争至为剧烈,重大战役很多。兹举如下:
一、黄巾起义(公元184年-186年)双方统帅,何进、张角。结果:何进依靠众多地方军阀击败张角
二、讨伐董卓(189-191)双方统帅,董卓、袁绍。结果:董卓迁都长安,盟军决裂,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三、江夏之战(190)双方统帅,刘表、孙坚。结果:刘表杀孙坚,孙策接任
四、兖州之战(192)双方,曹操、青州黄巾军。结果:曹操击败黄巾军,取得兖州
五、宛城之战(197-199)双方统帅,曹操、张绣。结果:第一次战斗曹操损失爱子曹昂与爱将典韦,第二次战斗取胜
六、易京之战(199)双方统帅,袁绍、公孙瓒。结果:袁绍消灭公孙瓒
七、官渡之战(200-201)双方统帅,袁绍、曹操。结果:曹操连连用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八、平阳之战(202)双方统帅,钟繇、马超与呼厨泉、高干。结果:匈奴呼厨泉联合高干攻略河东,钟繇联合马超大败高干等
九、南皮之战(205)双方统帅,曹操、袁谭。结果:曹操在华北平原的控制再也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
十、赤壁之战(208)双方统帅,曹操、孙权与刘备。结果:孙刘联军利用风向火攻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雏形
十一、合肥之战(209)双方统帅,曹操、孙权。结果:双方各有胜负
十二、潼关之战(211)双方统帅,曹操、韩遂与马超。结果:曹操利用反间计打败马超
十三、汉巴之战(211-214)双方统帅,刘备、张鲁与刘璋。结果:刘备击败敌军,收马超,取得益州
十四、汉中之战(219)双方统帅,刘备、夏侯渊。结果:黄忠力斩夏侯渊,取得汉中
十五、荆州之战(219)双方统帅,孙权与曹操、关羽。结果:孙权与曹操联手击杀关羽,孙权取得荆州大部
十六、夷陵之战(221-222)双方统帅,刘备、陆逊。结果:陆逊用火计击败刘备,刘备不久病死
十七、曹丕伐吴(222-223)双方统帅,曹丕、孙权。结果:曹丕三次入侵皆未果,吴和魏脱离臣属关系
十八、南中平定战(225)双方统帅,诸葛亮、孟获。结果: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使南蛮心服口服
十九、诸葛亮北伐(227-234)双方统帅,诸葛亮、曹真与司马懿。结果:共5次,互有胜负,诸葛亮病逝。
二十、石亭之战(228)双方统帅,陆逊、曹休。结果:陆逊大败曹休
二十一、魏灭燕之战(238)双方统帅,司马懿、公孙渊。结果:辽东地区归于魏国统治
二十二、兴势之战(244)双方统帅,曹爽、费祎。结果:曹爽攻克汉中失败
二十三、姜维北伐(249-263)双方统帅,姜维、钟会与邓艾与诸葛绪。结果:互有胜负
二十四、淮南三叛(251-258)王凌、毌丘俭、诸葛诞对抗司马氏,后两次有吴军参与。结果:司马氏彻底铲除魏帝势力
二十五、东兴之战(252)双方统帅,诸葛恪、司马昭。结果:魏军战败,诸葛恪声望达到顶峰
二十六、魏灭蜀之战(263)双方统帅,钟会、邓艾对抗刘禅。结果:邓艾钟会灭蜀
二十七、交州之战(270)双方统帅,陶璜、董元。结果:吴军收复交趾地区,打破西晋三面包围之势
二十八、西陵之战(272-274)双方统帅,陆抗、羊祜。结果:陆抗以3万士兵击溃晋国8万士兵
二十九、晋灭吴之战(279-280)双方统帅,司马炎、孙皓。结果:西晋统一中国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5 08:33:05
白乐天2020: 2019-03-14 19:51:06
学生对农业农村没什么认识,胡乱发言,今后当慎思言。
-------------------------------------------
千万不要这样。
个人思考须天马行空、达成共识靠集思广益。
“理不辩不明,灯不拨不亮”。争论归争论,争论是好事。
如果大家总是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敢自辟蹊径、独树一帜,特立独行,久而久之,我们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最后变成闭目塞听、蒙昧无知的一群人。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5 08:41:55
damosky:这个楼已经歪了,凤阙女士大可另开一帖,不必在此胡搅蛮缠。
----------------------------------
东方黑2011:不好意思,歪楼我也有份,打扰了网友看贴,扰乱了楼主发帖,抱歉
----------------------------------
白乐天2020:歪楼有我的原因,影响崔老师的主贴,罪过罪过。
----------------------------------
歪楼是我自己的责任,完全不怪凤阙女士。
事实上通过反复争论,凤阙女士也纠正了我的一大偏见:把一切都归功于制度变革,淡忘了技术进步对于提高中国粮食总产量的重大影响。
感谢才华横溢、直言不讳的凤阙女士!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5 14:15:37
逆向哥白尼:2019-03-15 11:35:20
技术与制度相辅相成,看问题不可偏废,给兄长点赞。
9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的朝鲜,没了电力化肥,农业全面停摆,一落千丈,遥想当年曾与日本并称为亚洲的两个主要工业国家,是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不但高于中国,也高于韩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是啊是啊,技术与制度相辅相成,看问题不可论甘忌辛,偏执一己之私见。
烟雨含梅:在下先前因凤阙女士与阿姨教之故,心有介蒂。可又知世事和而不同,当求同存异。不同理想与观念之间或许矛盾重重,但只要不走极端,依旧是朋友与兄弟姊妹。感谢凤阙女士诗句相勉,为实现更美好的人间社会,在下想来女士亦有此心。在下感觉女士与阿姨总有不同之处,一点浅见女士莫怪。
东方黑2011:我感觉刘不太可能放弃诸夏
九重凤阙1:不试一下怎么知道结果呢?实际上我看他目前在美国的处境就不太妙,我不知道他自己意识到了没有。话题很敏感,我就不多解释了,且看日后发展如何。
烟雨含梅:女士高才,兼通中西,若能助力,自然甚好。只是阿姨虽有头脑,却过于狂妄,我视他为当代慕容复。
九重凤阙1:他有大才,难免狂妄。我实在是出于惜才之心,不能看到他日后为他人所用,那样会制造一个劲敌。到时大势所趋,总能找到收服他的办法。谋士终归只是谋士,在硬实力面前,他的选择不会太多。
烟雨含梅:惟恐阿姨因过于自负而陷入虚妄之中不能自拔,最终沉沦不省。故视其为慕容复之梦魇。
东方黑2011:诸夏和联邦,只恐大方向不同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6 17:25:25
评论 东方黑2011:刘阿姨一心要当诸夏国父,分裂中国,旁边还有一大群皿*煮派的傻子与之一唱一和,遥相呼应,劝是劝不回来了。
“汉末三国”这个历史时代,到底特殊在哪里?(5)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5 18:43:38
三国时期的大战役如上,次一级的战争、战斗那就难以统计了。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正所谓“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三国的人口数字是一笔烂账。据记载,公元263年魏、蜀两国加上280年吴国投降时的人口,其总和是767万。但《晋书》等史料记载221年蜀国人口90万人,到了263年才达到94万。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42年里只增长了4万人,很不合乎情理。
事实上,三国时代的户口一般分为普通户,屯田户,军户。只有普通户隶属于州郡县政府,户口登记的数字,只包括编户齐民也就是自耕农。军人、官吏、奴婢是不包含在内的。屯田户一般隶属于典农校尉等,是不是已经统计在上面了,我还没有弄清楚。
蜀汉灭亡时登记的数字是人口94万,军队10.2万,吏4万。国家账目上蜀汉的总人口是108.2万人。
同时,由于三国都实行世兵制,兵民分离。“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魏蜀吴莫不皆然”,军队人员都是举家随军,既不纳税也不出力役的,国家不会统计他们的数字。如此粗略概算,“一个兵家里有4到5人,蜀汉便有40万人没统计上。”(见网上文章)
另外,史书上说吴国在242年有人口240万,到了280年却只剩下了230万,孙氏立国,独霸江南,土地沃衍,江湖广袤,几十年中人口不增反降,更为可疑。
《晋书-地理志》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为245万,人口为1616万。那么从263年到280年的十七年间魏国和蜀国平均每年户口增长率为43%,人口增长率为57%。更是不可能的。(出自专家推算)
考虑到世家豪族将军侯爷等等可以荫庇奴仆、佃客、部曲,屯田者可能不入户籍,士兵、官吏及家属不入户籍,再加上逃户、漏户、隐户,少数民族不计入户籍人口等等因素。263年时魏、蜀、吴三国人口应该大致在一千三四百万左右。蜀国大概有二百万人。魏国大概有八百万,吴国大概有四百万。仅为东汉人口峰值(史书记载是五千六百四十八万。)的四分之一。尚不及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的两千万人。
东汉中后期,中国总人口超过五千。(比峰值略少)但自桓灵以降,天灾人祸不断,旱灾、水灾、蝗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再加上董卓入京后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对外战争。建安末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国的总人口很可能已经降到了一千万左右。
当时的中国,天灾人祸极为惨烈。“民人相食,州里萧条。”“人妇食夫,人夫食妇”、“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荆、扬二州人多饿死”、“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长安城中尽空,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之类的记录充斥史籍。
正所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故魏明帝时杜恕说魏国“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陈群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蒋济也说“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学者估计“东汉时豫州人口约六百万、冀州人口约五百七十万,魏国早期人口并不会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字。”
三足鼎立确定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人们生活较稳定,经过几十年的恢复,才有了263年一千三四百万左右的数字。魏明帝时,诸葛亮率领军队不断进攻关中。陆逊率领军队与曹魏在江淮荆州反复鏖战,其目的就是想让曹魏壮丁东西驰骛、疲于应付。无法顺利繁殖人口。因为对方人口的基数比自己大的多,己方增加人口二十万或者四十万,魏国就可以增加八十万,料军十几万,怎么算都不合适。
作者:Archangel_S 时间:2019-03-15 23:30:19
蜀国才两百来万的人口,要养活供给十来万军队,四万多官吏,还要时常输出巨量附属人力和物资进行战争。人民肩头压力之巨,生活之艰可想而知。
几乎就是全社会全民围绕军事化配套运作了,从上到下,发条一直拧到底。
怪不得大梵哥当时六出祁山每一次都特别小心谨慎,稍有不利马上得撤,保存实力,实在是本太少输不起啊。
可以想象在如此极致困难的境遇下,孔明还能运筹谋算,做到持续维持对大个子魏国的强大施压是多么惊人和不易的成就。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6 16:41:25
蜀汉供给十几万军队,主要靠军队屯田,人民负担不一定太大。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曾经在渭滨屯田是众所周知的。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的卫所制也一样。都是兵农合一的制度。朱元璋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九重凤阙1:2019-03-16 00:37:02
祖龙一向谨慎,唐太宗征高勾丽也是适可而止。不过蜀小魏大,以小搏大只能出奇制胜。子午谷奇谋这种策略,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在做好最坏的打算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尝试一下。
况且蜀汉还要与时间赛跑,随着跟从刘备入川的荆襄名士逐渐凋零,对大汉威仪还有情感的臣子被蜀中本土出身的人士代替,这些人对兴复汉室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
-------------------------------
子午谷奇谋,的确有可能成功。但成功以后怎么办?
蜀军占领长安,甚至关中,魏军必然实行全国总动员,调集至少三十万军队进行疯狂反扑。以十万蜀军,想彻底封锁关中,堵住函谷关、武关、河东三个方向的魏军是不现实的。建安十六年马超起兵十万反曹,封锁潼关,就不曾挡住曹军夜渡蒲阪津。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要求以步兵为主的十万蜀军,与三十万拥有大量骑兵的魏军,在关中平原上决战,还要因粮于敌(蜀道崎岖,秦岭多雨,己方的粮草无法保证),战役的态势可以说是太不利了。
魏国虽大,国力虽强,也经不起陆逊和诸葛用疲敌战术在东西两线反反复复的来回折腾。
魏军“十万之众东西奔赴”,边民面有菜色。几年后司马懿征辽东,曹叡要拨四万人马,大臣们都认为实在太多,认为此举会导致国库空虚。
可以想象魏国的疲惫程度。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6 08:59:20
作者:烟雨含梅 时间:2019-03-15 21:13:59
兄长,史书记载武侯治政事无巨细,吏治清明,凡刑三十杖以上者俱要过问。劳累是肯定的,对此,时人认为武侯勤政理所应当,但有些过头,许多政事完全可以委任他人而做,不必事事亲躬。但从另一角度来讲,武侯也因此而积功累德?
------------------------------------------
左龙就是这种行事风格,责任心重。也不是刻意如此,想积功累德(国家治的好,就可以积功累德,不一定事必躬亲)。
譬如说:
周武王灭殷后,即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问他:“曷为不寐?”王曰:“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我还不能使上天赐给周朝的国运永远不变,哪里顾得上睡觉呢?)营周居于雒邑而後去。——他忧国忧民、勤于政务、积劳成疾,当政四年就去世了。
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李世民:也是这样。所以魏征才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他:“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朱元璋:废宰相,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同样极其勤政。譬如洪武十七年,从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8天之中,全国各级官员上呈了1160份奏章,总共汇报了3391件事情。按每件奏章1千字计,总字数就有116万字之巨。平均一下,他每天要批阅20万字,处理423件事。同时,每天他还要上朝接受群臣面奏,处理百姓告御状,接见外地朝觐的官员。
康熙:
康熙说:“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康熙认为“勤政实为君之大本,怠荒实亡国之病源”。他每天都要御门听政。即使康熙十八年北京发生大地震,照常早朝,御门听政如故。
自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只要身在宫中,康熙几乎日日勤政不辍。康熙三十二年,大学士奏请皇帝,隔三四日听政即可。康熙道:“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
清代“御门听政”的时间早的吓人,春夏季是卯正(早6点),秋冬季在辰初(早7点)。
连日本鬼子都认为“清朝三百年的政绩,也是靠它拥有像康熙帝那样以卫道者自任,把自己提高到模范帝王的地位,成为鞠躬尽瘁的贤能天子,才争取到那样难治民族(指汉族)的全面信任和拥护。”
乾隆:
乾隆同样勤政。清代史学家赵翼以他的亲身感受,记下了乾隆皇帝的勤政情形:
皇帝每天早上都在卯时(5点至7点)出宫……从寝宫出来,每过一道门,就放一声爆竹。我们在直舍值日,听到爆竹从远到近,就知道圣驾到了乾清宫。冬天的这个时候,蜡烛还要再烧一寸多,天才大亮。我们十多个人值班,五六天轮一个早班,已经觉得很累了,谁知道皇帝天天如此。
这还是平时。当西陲用兵之时,如果有军报到了,虽然是夜半时分也必然亲自览阅,然后召集军机大臣到前面指示机宜,动辄千百余言。我那时负责撰拟文件,从起草到作成楷书进呈,有时需要一两个小时,皇上仍然披着衣服在等。
康熙的原话是:“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即使生病,乾隆也照常工作。乾隆五年(1740)正月,他连日宴请外藩蒙古,召见大臣,身体疲惫,又患伤风感冒,整天咳嗽不止。
这时御史朱续晫上奏折,请皇帝注意休息。称:“人君之务。但当精选贤能。任以要职。则处躬不劳。而收效甚大。其余烦碎之事。不足留意。伏愿皇上寡欲以养身。握要以图政。谨持大纲。保爱精神。”
乾隆并不领情,反而批评这名御史说:“...旧腊新春。因冒寒而咳嗽者甚多。不独朕躬为然。岂帝王之身。便不容小有寒暑之不适耶?一有违和。即谓由于烦劳嗜欲。此亦狂愚之见耳。
....至于节一身之劳。遂将国家政务。不事躬亲。尚执要之名。而开丛脞之渐。则错缪已甚。”
——显而易见,乾隆也是赞同事必躬亲的。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6 14:43:28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再怎么转世,做事的风格其实都差不多。
譬如说克伦威尔,就与诸葛一样,拥有杰出的治国才干和军事才能。他击败王党,处决国王,在全国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机构。他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大力发展工商业,为英国雄霸世界奠定了牢固基础。
他也是站着的皇帝,生前担任的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护国主”。与诸葛武侯一样,他也非常善于练兵,英国的“铁骑军"和“新模范军”皆出其手,所向无敌。
Archangel_S1:2019-03-16 22:40:10
祖龙本次轮转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梵哥每日本身千头万绪,日理万机,还总抽出大量时间及时与网友互动解疑,劳神费力,苦无怨言,近十年如一日。真是自找的劳碌命。大梵哥践行服务爱人岂是靠嘴巴?无比的优秀,又无比的勤奋,几何倍数地与众人拉开差距。
大梵哥为什么会作最大的,因为总为最小的服务。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7 13:53:44
惭愧惭愧!为众生服务是应该的,也是至尊洒下这些灵细胞的初衷。
白乐天2020: 2019-03-19 13:28:39
克伦威尔是小祖龙,即便如此,也是近现代英美国家的开山鼻祖,功劳之大也不亚于完整版的真龙天子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5:42:45
英国很小,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而满清时的中国比欧洲还大,治理国家、开疆拓土的任务更沉重。
作者:Archangel_S 时间:2019-03-16 23:32:42
孔明在其所处的环境下,已经做到了近乎完美。换谁过来也不太可能做得更好。
要知道他的主要对手西龙司马懿是个彪悍得令人绝望的狠角色。相比孔明显然拿着一手好牌,各种资源更加充沛的前提下,愣是不敢和孔明正面刚。
因为司马懿有多聪明,多么老谋深算。正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知道自己硬顶是真的顶不过大梵哥的,但惹不起,躲得起。
后人争当事后诸葛,夸夸其谈,喜爱作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状。真要把他放在孔明的位置上,不知能否在凌厉的西龙面前抗住几个星期。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7 14:12:59
西龙的确善战,用兵如神。孙权就说过: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在龙尾上,在欧洲、西亚那一带,他就是最杰出、最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者:989562 时间:2019-03-17 16:42:02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8 08:33:32
印度的潜力真是可怕!以后恐怕会成为世界第三大国。
白乐天2020:
崔老师,印度人口总体智商似乎不高,冷战时代美苏都援助过印度不少项目,他似乎很难消化吸收。
记得您说过中日韩东亚三国人口智商最高,好像是这样,印欧语系白人次之。
-----------------------------------------
东方黑2011:印度的文盲率也很高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9 15:34:38
科技主要还得靠精英。
天经上说过,印度白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天女的后代,素质很高(从风华绝代的宝莱坞美女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他们中的男性现在大多倾向于出世、修炼瑜伽,还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中国的情况也与之类似)。
白乐天2020:2019-03-19 17:43:08
也就是说高素质的精英痛恨这个时代,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和目前的佛系青年有类似之处。
-----------------------------------------
东方黑2011:怪不得印度人在美国那么牛逼,好多高科技大公司高管都是印度人,比华人混的拉风多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0 07:37:08
中国和印度的天人后代,并不痛恨这个时代。他们只是天生热衷于修炼,总想回到天上去。
其实回天的捷径是研究科学,为人类服务,积功累德。
南师说得好:今后的菩萨大都将出现于科学界,不如此不能转变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的世界不是靠敲敲木鱼、打打坐所能改变。
白乐天2020:2019-03-19 17:43:08
崔老师,对于邓当年下马大飞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重大项目,您怎么看?是功还是过,当年的项目有保留的价值吗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0 07:45:08
deng当年下马大飞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明显是个错误。现在人家一封锁这些东西,厉害国就傻眼。
虽然搞这些项目,我们也赶不上西方和日本(科研体制不行),但至少被人拉下的距离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白乐天2020:2019-03-20 13:18:20
还有一点问题,对越战争您如何看?为了红色高棉是托词吧,不知具体如何?
-----------------------------------------
量子心学:给美帝的投名状吧。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3 16:47:11
为了打破苏联与越南的南北合围,为了援助红色高棉,为了给美帝递投名状,为了抓军权。
这场战争死伤惨重,对国家对人民我看没什么意义。对个人自然是另当别论了。
三国时期的大战役如上,次一级的战争、战斗那就难以统计了。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正所谓“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三国的人口数字是一笔烂账。据记载,公元263年魏、蜀两国加上280年吴国投降时的人口,其总和是767万。但《晋书》等史料记载221年蜀国人口90万人,到了263年才达到94万。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42年里只增长了4万人,很不合乎情理。
事实上,三国时代的户口一般分为普通户,屯田户,军户。只有普通户隶属于州郡县政府,户口登记的数字,只包括编户齐民也就是自耕农。军人、官吏、奴婢是不包含在内的。屯田户一般隶属于典农校尉等,是不是已经统计在上面了,我还没有弄清楚。
蜀汉灭亡时登记的数字是人口94万,军队10.2万,吏4万。国家账目上蜀汉的总人口是108.2万人。
同时,由于三国都实行世兵制,兵民分离。“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魏蜀吴莫不皆然”,军队人员都是举家随军,既不纳税也不出力役的,国家不会统计他们的数字。如此粗略概算,“一个兵家里有4到5人,蜀汉便有40万人没统计上。”(见网上文章)
另外,史书上说吴国在242年有人口240万,到了280年却只剩下了230万,孙氏立国,独霸江南,土地沃衍,江湖广袤,几十年中人口不增反降,更为可疑。
《晋书-地理志》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为245万,人口为1616万。那么从263年到280年的十七年间魏国和蜀国平均每年户口增长率为43%,人口增长率为57%。更是不可能的。(出自专家推算)
考虑到世家豪族将军侯爷等等可以荫庇奴仆、佃客、部曲,屯田者可能不入户籍,士兵、官吏及家属不入户籍,再加上逃户、漏户、隐户,少数民族不计入户籍人口等等因素。263年时魏、蜀、吴三国人口应该大致在一千三四百万左右。蜀国大概有二百万人。魏国大概有八百万,吴国大概有四百万。仅为东汉人口峰值(史书记载是五千六百四十八万。)的四分之一。尚不及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的两千万人。
东汉中后期,中国总人口超过五千。(比峰值略少)但自桓灵以降,天灾人祸不断,旱灾、水灾、蝗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再加上董卓入京后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对外战争。建安末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国的总人口很可能已经降到了一千万左右。
当时的中国,天灾人祸极为惨烈。“民人相食,州里萧条。”“人妇食夫,人夫食妇”、“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荆、扬二州人多饿死”、“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长安城中尽空,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之类的记录充斥史籍。
正所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故魏明帝时杜恕说魏国“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陈群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蒋济也说“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学者估计“东汉时豫州人口约六百万、冀州人口约五百七十万,魏国早期人口并不会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字。”
三足鼎立确定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人们生活较稳定,经过几十年的恢复,才有了263年一千三四百万左右的数字。魏明帝时,诸葛亮率领军队不断进攻关中。陆逊率领军队与曹魏在江淮荆州反复鏖战,其目的就是想让曹魏壮丁东西驰骛、疲于应付。无法顺利繁殖人口。因为对方人口的基数比自己大的多,己方增加人口二十万或者四十万,魏国就可以增加八十万,料军十几万,怎么算都不合适。
作者:Archangel_S 时间:2019-03-15 23:30:19
蜀国才两百来万的人口,要养活供给十来万军队,四万多官吏,还要时常输出巨量附属人力和物资进行战争。人民肩头压力之巨,生活之艰可想而知。
几乎就是全社会全民围绕军事化配套运作了,从上到下,发条一直拧到底。
怪不得大梵哥当时六出祁山每一次都特别小心谨慎,稍有不利马上得撤,保存实力,实在是本太少输不起啊。
可以想象在如此极致困难的境遇下,孔明还能运筹谋算,做到持续维持对大个子魏国的强大施压是多么惊人和不易的成就。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6 16:41:25
蜀汉供给十几万军队,主要靠军队屯田,人民负担不一定太大。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曾经在渭滨屯田是众所周知的。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的卫所制也一样。都是兵农合一的制度。朱元璋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九重凤阙1:2019-03-16 00:37:02
祖龙一向谨慎,唐太宗征高勾丽也是适可而止。不过蜀小魏大,以小搏大只能出奇制胜。子午谷奇谋这种策略,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在做好最坏的打算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尝试一下。
况且蜀汉还要与时间赛跑,随着跟从刘备入川的荆襄名士逐渐凋零,对大汉威仪还有情感的臣子被蜀中本土出身的人士代替,这些人对兴复汉室没有那么强烈的愿望。
-------------------------------
子午谷奇谋,的确有可能成功。但成功以后怎么办?
蜀军占领长安,甚至关中,魏军必然实行全国总动员,调集至少三十万军队进行疯狂反扑。以十万蜀军,想彻底封锁关中,堵住函谷关、武关、河东三个方向的魏军是不现实的。建安十六年马超起兵十万反曹,封锁潼关,就不曾挡住曹军夜渡蒲阪津。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要求以步兵为主的十万蜀军,与三十万拥有大量骑兵的魏军,在关中平原上决战,还要因粮于敌(蜀道崎岖,秦岭多雨,己方的粮草无法保证),战役的态势可以说是太不利了。
魏国虽大,国力虽强,也经不起陆逊和诸葛用疲敌战术在东西两线反反复复的来回折腾。
魏军“十万之众东西奔赴”,边民面有菜色。几年后司马懿征辽东,曹叡要拨四万人马,大臣们都认为实在太多,认为此举会导致国库空虚。
可以想象魏国的疲惫程度。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6 08:59:20
作者:烟雨含梅 时间:2019-03-15 21:13:59
兄长,史书记载武侯治政事无巨细,吏治清明,凡刑三十杖以上者俱要过问。劳累是肯定的,对此,时人认为武侯勤政理所应当,但有些过头,许多政事完全可以委任他人而做,不必事事亲躬。但从另一角度来讲,武侯也因此而积功累德?
------------------------------------------
左龙就是这种行事风格,责任心重。也不是刻意如此,想积功累德(国家治的好,就可以积功累德,不一定事必躬亲)。
譬如说:
周武王灭殷后,即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问他:“曷为不寐?”王曰:“我未定天保,何暇寐!”(我还不能使上天赐给周朝的国运永远不变,哪里顾得上睡觉呢?)营周居于雒邑而後去。——他忧国忧民、勤于政务、积劳成疾,当政四年就去世了。
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诸葛亮:“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李世民:也是这样。所以魏征才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他:“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朱元璋:废宰相,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同样极其勤政。譬如洪武十七年,从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8天之中,全国各级官员上呈了1160份奏章,总共汇报了3391件事情。按每件奏章1千字计,总字数就有116万字之巨。平均一下,他每天要批阅20万字,处理423件事。同时,每天他还要上朝接受群臣面奏,处理百姓告御状,接见外地朝觐的官员。
康熙:
康熙说:“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康熙认为“勤政实为君之大本,怠荒实亡国之病源”。他每天都要御门听政。即使康熙十八年北京发生大地震,照常早朝,御门听政如故。
自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只要身在宫中,康熙几乎日日勤政不辍。康熙三十二年,大学士奏请皇帝,隔三四日听政即可。康熙道:“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
清代“御门听政”的时间早的吓人,春夏季是卯正(早6点),秋冬季在辰初(早7点)。
连日本鬼子都认为“清朝三百年的政绩,也是靠它拥有像康熙帝那样以卫道者自任,把自己提高到模范帝王的地位,成为鞠躬尽瘁的贤能天子,才争取到那样难治民族(指汉族)的全面信任和拥护。”
乾隆:
乾隆同样勤政。清代史学家赵翼以他的亲身感受,记下了乾隆皇帝的勤政情形:
皇帝每天早上都在卯时(5点至7点)出宫……从寝宫出来,每过一道门,就放一声爆竹。我们在直舍值日,听到爆竹从远到近,就知道圣驾到了乾清宫。冬天的这个时候,蜡烛还要再烧一寸多,天才大亮。我们十多个人值班,五六天轮一个早班,已经觉得很累了,谁知道皇帝天天如此。
这还是平时。当西陲用兵之时,如果有军报到了,虽然是夜半时分也必然亲自览阅,然后召集军机大臣到前面指示机宜,动辄千百余言。我那时负责撰拟文件,从起草到作成楷书进呈,有时需要一两个小时,皇上仍然披着衣服在等。
康熙的原话是:“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即使生病,乾隆也照常工作。乾隆五年(1740)正月,他连日宴请外藩蒙古,召见大臣,身体疲惫,又患伤风感冒,整天咳嗽不止。
这时御史朱续晫上奏折,请皇帝注意休息。称:“人君之务。但当精选贤能。任以要职。则处躬不劳。而收效甚大。其余烦碎之事。不足留意。伏愿皇上寡欲以养身。握要以图政。谨持大纲。保爱精神。”
乾隆并不领情,反而批评这名御史说:“...旧腊新春。因冒寒而咳嗽者甚多。不独朕躬为然。岂帝王之身。便不容小有寒暑之不适耶?一有违和。即谓由于烦劳嗜欲。此亦狂愚之见耳。
....至于节一身之劳。遂将国家政务。不事躬亲。尚执要之名。而开丛脞之渐。则错缪已甚。”
——显而易见,乾隆也是赞同事必躬亲的。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6 14:43:28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再怎么转世,做事的风格其实都差不多。
譬如说克伦威尔,就与诸葛一样,拥有杰出的治国才干和军事才能。他击败王党,处决国王,在全国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机构。他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大力发展工商业,为英国雄霸世界奠定了牢固基础。
他也是站着的皇帝,生前担任的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护国主”。与诸葛武侯一样,他也非常善于练兵,英国的“铁骑军"和“新模范军”皆出其手,所向无敌。
Archangel_S1:2019-03-16 22:40:10
祖龙本次轮转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梵哥每日本身千头万绪,日理万机,还总抽出大量时间及时与网友互动解疑,劳神费力,苦无怨言,近十年如一日。真是自找的劳碌命。大梵哥践行服务爱人岂是靠嘴巴?无比的优秀,又无比的勤奋,几何倍数地与众人拉开差距。
大梵哥为什么会作最大的,因为总为最小的服务。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7 13:53:44
惭愧惭愧!为众生服务是应该的,也是至尊洒下这些灵细胞的初衷。
白乐天2020: 2019-03-19 13:28:39
克伦威尔是小祖龙,即便如此,也是近现代英美国家的开山鼻祖,功劳之大也不亚于完整版的真龙天子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5:42:45
英国很小,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而满清时的中国比欧洲还大,治理国家、开疆拓土的任务更沉重。
作者:Archangel_S 时间:2019-03-16 23:32:42
孔明在其所处的环境下,已经做到了近乎完美。换谁过来也不太可能做得更好。
要知道他的主要对手西龙司马懿是个彪悍得令人绝望的狠角色。相比孔明显然拿着一手好牌,各种资源更加充沛的前提下,愣是不敢和孔明正面刚。
因为司马懿有多聪明,多么老谋深算。正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知道自己硬顶是真的顶不过大梵哥的,但惹不起,躲得起。
后人争当事后诸葛,夸夸其谈,喜爱作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状。真要把他放在孔明的位置上,不知能否在凌厉的西龙面前抗住几个星期。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7 14:12:59
西龙的确善战,用兵如神。孙权就说过: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在龙尾上,在欧洲、西亚那一带,他就是最杰出、最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者:989562 时间:2019-03-17 16:42:02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8 08:33:32
印度的潜力真是可怕!以后恐怕会成为世界第三大国。
白乐天2020:
崔老师,印度人口总体智商似乎不高,冷战时代美苏都援助过印度不少项目,他似乎很难消化吸收。
记得您说过中日韩东亚三国人口智商最高,好像是这样,印欧语系白人次之。
-----------------------------------------
东方黑2011:印度的文盲率也很高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19 15:34:38
科技主要还得靠精英。
天经上说过,印度白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天女的后代,素质很高(从风华绝代的宝莱坞美女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他们中的男性现在大多倾向于出世、修炼瑜伽,还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中国的情况也与之类似)。
白乐天2020:2019-03-19 17:43:08
也就是说高素质的精英痛恨这个时代,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和目前的佛系青年有类似之处。
-----------------------------------------
东方黑2011:怪不得印度人在美国那么牛逼,好多高科技大公司高管都是印度人,比华人混的拉风多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0 07:37:08
中国和印度的天人后代,并不痛恨这个时代。他们只是天生热衷于修炼,总想回到天上去。
其实回天的捷径是研究科学,为人类服务,积功累德。
南师说得好:今后的菩萨大都将出现于科学界,不如此不能转变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的世界不是靠敲敲木鱼、打打坐所能改变。
白乐天2020:2019-03-19 17:43:08
崔老师,对于邓当年下马大飞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重大项目,您怎么看?是功还是过,当年的项目有保留的价值吗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0 07:45:08
deng当年下马大飞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明显是个错误。现在人家一封锁这些东西,厉害国就傻眼。
虽然搞这些项目,我们也赶不上西方和日本(科研体制不行),但至少被人拉下的距离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白乐天2020:2019-03-20 13:18:20
还有一点问题,对越战争您如何看?为了红色高棉是托词吧,不知具体如何?
-----------------------------------------
量子心学:给美帝的投名状吧。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3 16:47:11
为了打破苏联与越南的南北合围,为了援助红色高棉,为了给美帝递投名状,为了抓军权。
这场战争死伤惨重,对国家对人民我看没什么意义。对个人自然是另当别论了。
“汉末三国”这个历史时代,到底特殊在哪里?(6)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7 18:47:47
从人口减少的幅度,看汉末三国战争之剧烈会更加清楚: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中国人口大约两千万。占世界15%左右的比例。
秦末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方之六国,五损其二”。汉初人口据估算在1500万—1800万之间。
西汉的人口高峰在公元2年,《汉书》记载是五千七百万,占世界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东汉初(25年)全国有人口2800万左右。
东汉人口峰值时(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人口大约五千六百多万。已大致恢复至西汉极盛时期。
汉末(公元220年)中国人口很可能降到了一千万以下。
蜀汉灭亡时(263年)三国的人口官方记载是767万,我估计在一千三四百万左右。占世界人口比例第一次降低到了10%以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时人口一千六百多万。
但统一的局面只维持了十一年,此后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人民大量南迁。
310年(汉赵刘聪在位),全中国合计大约有1240万。但这是从一千六百多万降下来的。较之汉末人口从五千数百万陡降至一千万左右,显而易见,汉末三国的境况更加惨烈。
公元370年全国合计人口约一千八百万。自此人口缓慢回升,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恢复到了五千万左右。
初唐中国人口一千数百万。(贞观二年是一千九百万人。) 唐朝峰值时人口也达到了六千万左右。
宋、辽、西夏三国人口总数据说达到了近一亿,不知道真假。其中辽国人口最多时(1110年)有900万人;西夏人口最多时(1110年)有300万人。
宋、金、西夏三国人口总数有人估计为一亿三千六百万。可能也偏高了。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了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但中国人口的重心此时已经南移。元统一时中国人口约6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了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4000万。到17世纪初,据说已突破一亿。也有人说达到了两亿。以土地的承载量计算似乎不大可信。
明末清初,中国进入冰河期,加上瘟疫和战争,人口降幅近半,清初开始回升,至1790年——乾隆55年中国人口破三亿大关。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
此后是太平天国之类的战乱,人口下降,到1912年民国成立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
——中国人口除了东汉末年,在世界所占比例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则在30%左右。我们说汉末三国战争之剧烈亘古罕见,是有数据支撑的。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8 07:41:52
东方黑2011:八王混战五胡乱华东晋南渡以后,留在北方的汉人还能把南下的少数民族最终融合同化,如果人口太少的话,似乎也有点不可思议。
----------------------------------------
童逸青:世家大族人多资源多,能结寨自保,并被流水的政权积极拉拢。非门阀的人们也有样学样,抱团,收缩土地,集中人力、资源搞设施防御。所以总体来说,北方汉人损失相比其他少数民族少的多,能长期占有人口大优势
----------------------------------------
对不起,忘说了。
八王混战加五胡乱华之后,中国人口在世界所占比例可能也要低于10%。彼时“神州陆沉”,北方地区的汉人几近亡族灭种。后赵灭亡时(351年)据说华北地区汉人已不到300万。幸好江南的汉人更多些。
少数民族最终被汉化应该不止是北方汉人的力量所致。东晋和宋齐梁三朝,都占据了淮河一线。领土广阔。唯有陈朝(557年—589年)才退到了长江沿岸。但那时我们汉民族的救星,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隋文帝杨坚(541年生)已经是翩翩美少年了。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5:20:22
白乐天2020:刘裕基本收复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的土地,中原近一半的领土,可惜寿命太短,不然有望一统天下,有没有此种可能性,还是上天已经订好剧本,不能变动。
-----------------------------------
贤弟猜的很对,历史的剧本,都是先由至尊决定框架,相关诸神填充,再由人类来完成细枝末节的。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8 08:27:49
网上作者左岸右岸先生认为,从夏代起中国约4000年的人口变动曲线上有14个波谷。这14个波谷都是全国范围的社会大动乱所造成的:
(1)夏末商初,人口下跌,跌幅不详。
(2)商末周初,人口比商代后期减少近四成。
(3)战国后期至秦、汉之交,人口约损耗一半。
(4)西汉末年,人口减少近五成。
(5)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减幅高达65%,实为空前绝后。
(6)十六国时期,人口一直在低谷中波动,并几度显著减少。
(7)隋末唐初,人口约减少1/3。
(8)“安史之乱”,人口在短时期内剧减二至三成。
(9)唐末和五代十国,减幅达三成。
(10)“靖康之难”,人口损耗达三成。
(11)元灭金、宋,人口约减少四成。
(12)元末明初,人口减少1/4。
(13)明末清初,减幅近五成。
(14)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人口约减少1/5。
——左岸右岸先生认为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中国人口减幅为65%,已经空前绝后。但现代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专家都倾向于认为,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中国人口的减幅高达八十以上,比他估计的更加惨重。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5:53:29
白乐天2020: 2019-03-18 21:52:08
主要是先有黄巾起义,后有军阀混战,是否还有气候原因影响了粮食产量,不知有无这个原因。
--------------------------------------------------
猜的对。东汉末年的气温几乎降至了史上最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虽有回升,也是四千年中的第二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夏、商、西周。
第一个寒冷期:东周(战乱不已)。
第二个温暖期:两汉。
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神州陆沉)。
第三个温暖期:唐朝。
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中国四分五裂)。
第四个温暖期(相对温暖,但不及之前温暖):明朝。
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白乐天2020:汉末三国最特殊之处就是有三位真龙天子纵横驰骋,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烟雨含梅:曹魏一下占了俩,让孙权情何以堪?
东方黑2011:孙权亦人杰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6:03:02
评论 烟雨含梅:孙权也有强援。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9 18:48:47
在人才选拔机制相当完善,几乎是野无遗贤的东汉三国时代。全中国的大部分高端人才都集中到了军政两界。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这个道理一般人懂,汉末文化素质普遍不低的军阀们当然也懂。所以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各地军阀除了抢地盘、抢人口,也都在拼命搜揽人才、文臣武将,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譬如说贾诩贾文和,算无遗策,有良、平之誉。所以董卓重用他,李傕、郭汜重用他,(欲侯之)张绣重用他,袁绍要与之结援。曹操得之大喜,曹丕晋之为太尉。到哪儿都是香饽饽,被奉为上宾。
人才的竞争和平年代还好些。其最剧烈的形式是战争。势不两立,你死我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就得儿死在沙滩上。
譬如说刘虞是幽州牧,公孙瓒杀了刘虞,袁绍杀了公孙瓒,曹操又逼死了袁绍,那么仅仅幽州一地,十几年中将领和官员就来了三次整体大换血。每一次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杀戮。刘表,曹操、刘备、孙权先后占据荆州。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先后占据徐州。也都是这种情况。至于边陲郡县,天天拉锯,朝秦暮楚,将领和官员的替换就更像是走马灯,家常便饭了。有的地方甚至一年就会换上好几拨人。
换来换去,换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我们知道,在东汉,州已经演变成了一级地方,凌驾于郡之上。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已经由郡县制转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将洛阳之外的地区划分为十二个州,各遣刺史一人为长官。加上中央的司隶校尉辖区,共有十三州。州牧,秩二千石,兼领军政,位高权重,有点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但辖区更广阔。如益州面积就达106万平方公里,等于法国加上德国。
东汉共设郡国一百零五个。其中王国二十七个,司隶部属郡七个,列郡七十一个。除司隶部所辖七郡外,王国与列郡均分隶诸州,其中豫州领郡国六,冀州领九,兖州领八,徐州领五,并州领九,幽州领十一,青州领六,荆州领七,扬州领六,益州、凉州各领十二,交州领九郡。
作者:天主门徒 时间:2019-03-20 11:22:14
顶礼兄长,五年前普京刚刚开始吞并克里米亚的时候,您就判定这是一步臭棋,俄罗斯的大麻烦来了,五年过去了,您的预言得到印证,
晚辈很好奇,您当时是如何做出如此精准的判定的呢?因为您一直都鼓励政治家扩张本民族的生存空间,普京这么做显然符合您的要求,并能获得广大国民的支持...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2 15:19:43
我主要是希望中国的政治家,能扩张本民族的生存空间,因为上天要利用这个民族来引领人类。
至于俄罗斯,上天利用他们对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时刻已经过去。我现在更希望它衰弱、乃至分裂。
普京吞并克里米亚所导致的结果,是俄罗斯的经济,在油价暴跌与西方制裁的双重打击下一蹶不振。这是很容易预见到的。以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它是经不起制裁的(没有某国的大输血会更加不堪),普京的更大麻烦应该还在后头。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2:16:30
东汉末年的刺史或州牧作为州的最高军政长官,有固定的驻地和官署,秩二千石。握有赏罚、狱讼、选举、考课、黜陟等大权,还拥有地方财权。随着烽火连天、天下大乱,他们皆已乘时割据,父子世袭,变成了独霸一方的土皇帝。由于地广人众,兵强马壮,所以他们肆无忌惮、胆大妄为,刘焉造帝服,袁绍下制书,刘表郊天地。。。根本不把朝廷和皇帝放在眼里。
刺史或州牧的属官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兵曹从事、部郡国从事、主簿、功曹、书佐、典郡书佐、月令师、律令师、上计掾吏、文学从事、武猛从事、督邮、帐下督、门亭长等等。均由州长官自行聘用。治中、别驾是州长官的主要助手。部郡国从事,每郡国一人,负责纠劾郡国长官、按治郡僚属,其地位仅次于治中、别驾。刺史或州牧纠劾所部太守、县令后,可以直接罢免,已经无需通过中央。
刺史或州牧有中央任命的。如中央用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刘表为荆州牧。有自封的,如吕布在从刘备手中夺得徐州后,自封为徐州刺史。也有被地方势力推举的。如曹操在做东郡太守时,(鲍)“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3:41:04
由于州一级政府的出现,东汉末年郡的重要性和权力较西汉下降了不少。东汉时,郡、王国、属国为同一级别的地方行政区。封国之相,与太守同。属国的辖境多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其行政长官为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治民比郡",“主蛮夷降者”。
东汉七八十个郡,一般是每郡置太守一人,为一郡之最高行政长官,秩二千石。(河南尹因是京师所在地长官,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内地之郡【大多不设郡尉】由太守直接领兵,故汉人常称太守为郡将。汉末三国时郡守领兵作战之事,亦史不绝书。证明当时的文武并未完全分途。
诸郡各置郡丞一人,位次太守,负责民政事务,是郡太守的主要助手。
边郡置都尉领军。【当时也有不置太守而仅置都尉的郡,故郡都尉权位颇重。许多边郡还在不同的防区设置了部都尉,类似于近世的军分区司令员。】另置长史一人,替代内地的郡丞,掌兵马。长史之下有司马一人,负责具体的军事指挥。
郡丞、郡尉、长史在理论上要由朝廷任命。
郡守的其他僚属有主簿、主记、记室、功曹史、户曹史、田曹史、水曹史、时曹史、比曹史、奏曹史、辞曹史、法曹史、尉曹史、贼曹史、决曹史、兵曹史、金曹史、仓曹史、计曹史、五官掾、五部督邮、门下掾、市掾、学官掾史、医曹掾史、郡掾祭酒、学经师、文学史、府门亭长、门下史、门下书佐、门下小吏等等。此外还设有郡三老,帮助政府推行教化。
这些僚属的地位以功曹最高,依次为主簿、督邮。周瑜兼南郡太守时,庞统就是他的功曹。
东汉之县辅郡而治。郡可以决定县的一切。太守可自听县政。也可以部署督邮经常督察属县,横挑鼻子竖挑眼。所以蒋琬等人才酗酒怠政,不愿意当县官。
作者:烟雨含梅Lv 8 时间:2019-03-21 15:55:43
兄长,三国志里对刘备五虎上将评论并不高,关羽还稍好些,其他仅仅是一介武夫而已。真是如此吗?五虎将里,属赵云的人气在当今最高,游戏、影视剧里,莫不体现。而张飞并非连鬓胡子,据说是真正高富帅,但脾气爆躁应是真的。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2 15:56:22
三国志说: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把黄忠、赵云比作灌婴与夏侯婴,评价还是很高的。
至于关羽、张飞,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他们的性格确实有致命缺陷。
作者:玫瑰花下的真相Lv 6 时间:2019-03-21 16:39:40
老师,今天是柴坦尼亚显现日,说他是主奎师那最仁慈的化身,玛哈曼陀罗就是因为柴坦尼亚唱诵过才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个说法正确吗?
根据奉献者的传说柴坦尼亚在辩论时候还放出像太阳一样的光明,有人也认为他有虹光身成就,可是他最后是落水去世的,像他这样的大宗师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离开?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2 16:22:54
说柴坦尼亚是落水去世的,不知道根据在哪里?我只记得书上说他是在四十八岁时,在一个庙里唱颂着圣名隐去的。
唱颂上帝的圣名威力巨大,这一点用不着怀疑。
上帝是无所不在的。
我们只要唱颂上帝的圣名,至尊在宇宙中布下的一整套机制,自然就会加持于我们。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7:28:50
郡以下是县,万户以上的县置县令一人,秩千石至六百石。万户以下的县置县长一人,秩五百石至三百石。他们负责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贡士于郡国或中央。
大县县丞一人,掌民政、文书、仓库。县尉二人,掌治安。小县是县丞、县尉各一人。他们是县的长吏,由朝廷任免,秩俸是四百石至二百石。
中平元年(184年),23岁的刘备即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但随即被淘汰遣散。后来刘备又当过下密县丞,高唐令,平原县令等等。
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县侯之国,邑是太后、皇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县称为道。
再往下的官员有:
功曹,主簿,廷掾,主记室,少府,门下游徼,门下贼曹,门下议曹,门下掾史,闾师,县佐,县史等。此外还有县三老。各县掾属由县官自行任命,曹掾史的定员大致与郡吏相同。
诸县出产盐的置盐官。产铁的置铁官。手工业发达的置工官。水产发达的置水官。他们均隶属于少府,属于派出机关。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亭、里。
大乡乡长叫“有秩”,小乡乡长为“啬夫”,百石。由郡吏选用,管理全乡百姓,安排服役的先后,调查民户的贫富,确定其缴纳赋税的多少,并评定其等级。乡户口在五千以上者设置“有秩”。
还有三老:负责教化民风。凡有孝子贤孙、贞女烈妇、舍财救难、以及作为百姓楷模的学士,都要在其门上挂匾额进行表彰,以勉励其善行。游徼:负责巡行乡里,查禁奸邪、非法。乡佐:负责征收赋税。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有亭长,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长受都尉指挥,负责缉捕盗贼。里长负责管理百家,若有奸邪之事,负责上报。什长:管理十家。伍长:管理五家。
东方黑2011:2019-03-22 22:46:24
请教一下,汉寿亭候,是不是封地有一个亭那么大的侯?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3 14:54:59
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关羽就封在某县的汉寿亭,食其租税而已。古代十里一亭,也就一两个村子。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7:56:54
东汉末年军阀们杀来杀去,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所导致的各地州郡县乡不断易手,事实上就是人才竞争的最残酷形式。州郡县乡的各级官吏在这一过程中,也不知道换了多少茬。而每一次的替换,都可能是血淋淋的。
(众所周知,曹魏代汉,中央官员的替换,同样是血淋淋的。)
【三国原来是这样】的作者姜狼先生说得好:
“历史由乱而治其实就是一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对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在抢蛋糕的过程中,不断有竞争者被强者PK下台,大浪淘尽始见金,胜利者毕竟是极少数。
东汉刚破败那会儿,尤其是董卓被灭之后,形势异常的混乱,各藩镇之间互相厮咬,地盘犬牙交错。这种竞争方式非常像马拉松比赛,在比赛前,几百位选手站在起跑线前,号令枪一响,一窝蜂地冲了出去。但跑得越远,掉队的就越多,最终就剩下十几个人,开始最后的决战。
我们对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孙权)、刘表、(刘焉)刘璋、马腾(马超)、吕布、袁术、张绣、公孙度这些大牌军阀都比较熟悉,他们都是马拉松比赛中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其他人如李傕、郭汜、刘虞、韩馥、公孙瓒、刘岱、张燕、张杨等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都被淘汰了。这都算知名的,比如严白虎、桥瑁、刘辟、杨奉、马相这样的小军阀,基本上没多少人知道了。
大部队被甩掉了,坚持下来的这些选手就要开始近距离PK了,有些人没坚持住,掉队了,比如吕布、袁术、张绣。剩下的袁、曹、孙以及诸刘等人,他们都看到了不远处的冠军红线.....”
作者:Archangel_S 时间:2019-03-22 19:43:39
大梵哥,东汉末年时候的州刺史或州牧咋感觉都是一个州的老大的称呼。
网上查看定义似乎刺史原本是搞监察纪检工作的,州牧才是封疆大吏。
是否跟现在的省长,省委书记似的,反正都是些硬核。谁掌握了实权,这个周就听该州的州牧或刺史的。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3 15:17:20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时,各部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他们的确是搞监察纪检工作的六百石小官。但这一制度发展到了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时,刘焉上奏皇帝说,四方多事,到处起义,其原因在于刺史权轻。朝廷遂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根据圣旨,州牧逐渐独揽了地方的政权与军权,开始割据一方。
刺史或州牧改来改去,反反复复。有时并置,有时统一。概而言之,州牧权力更大,刺史相对较小。
上帝在天下三分之前的许多年,已经投下了紫云三剑。且预画封疆。此剑光华烛天,七色绚烂。刘焉听朝中会望气的侍中董扶说京师将乱,益州有天子气,遂向朝廷求为益州牧。他没想到,益州的天子气,应在了刘备身上。
作者:白乐天2020 时间:2019-03-22 22:13:41
崔老师,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您可以讲讲吗,两汉经学的没落是否与九品中正制有很大的关系?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3 15:49:27
司马氏篡魏,打压士人,杀嵇康。大家都不敢说话,只好谈玄论道,谈狐说鬼了。
司马氏弑君篡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自然也不希望大家天天研究经学,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不是在骂他吗?
另外有了九品中正制,做官父死子继成了天经地义,高门子弟也不用那么费劲,天天钻研经学了。所以大家都开始研究佛学、道学,研究吃喝玩乐了。
白乐天2020: 2019-03-23 16:57:17
如此看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还是权力集团有意无意的操控转化而已,果然阳光下没有新鲜事。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3 16:58:50
当然最重要的:两汉是治世,提倡儒学、经学正合时宜。魏晋南北朝是乱世,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佛道等等宗教(在社会上层就是玄学、佛学、道学)自然会大行其道。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嘛。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3 14:34:12
烟雨含梅:2019-03-22 17:14:10
兄长,神医华佗之死史书已作论断。而据其它说法,华佗之死另有隐情,非曹操所杀,乃曹之对手所迫也,是真假?
-------------------------------------------------
应该是假的。
《三国志 方技传第二十九》与《后汉书·华佗传》都说华佗是曹操所杀。我也没有看见天经上有其他说法。则所谓华佗之死另有隐情,非曹操所杀,恐怕十有八九是某些想为曹操洗地的人士所杜撰。
《三国志》:“.....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3 16:50:12
至尊上帝在天下三分之前的许多年,已经投下了紫云三剑,且已预划封疆。
此剑光华烛天,七彩绚烂。
刘焉听朝中会望气的侍中董扶说京师将乱,益州有天子气,遂向朝廷求为益州牧。但他没想到,益州的天子气,应在了刘备身上。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3 18:52:14
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都是一种奇异的辩证运动。治世之后必然是乱世,安乐祥和之后必定是杀伐屠戮。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阴阳转换、哀乐相生,如日升月潜、春秋代序。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人们常说“历史的道路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不会那样的笔直、平坦、宽阔,不可能那样的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但为什么会这样,自古暨今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对于历史,至尊上帝就是这样设计的。
仔细研究所有国家的历史,你会发现确乎如此。
上帝这样规划的原因据《天经》所说有三:
一、让人在和平与富足中享受人生的种种乐趣。
二、借助贫贱、痛苦、死亡给人消业。使人类免于沦入恶道与地狱。
三、刺激人,让人反省,启发他。
历史的大框架由上帝确定,框架的中间材料由神-魔填充,其具体细节则由人类绘制、完成。
天神或者天魔干预历史的事例非常之多,有时甚至会集中在一人身上。如刘晔建议曹操在占领汉中之后,立马进攻刘备刚刚占领的川蜀。但曹操因刘是皇室宗族,疑其图己,没有采纳。——事实上当时就是天魔在迷惑曹操。
关羽失荆州后,吴蜀交兵,东吴降魏。满朝公卿纷纷向曹丕表示庆贺。只有刘晔一个人断定孙权在诈降。刘晔提出应乘此良机进攻东吴。在魏、蜀的夹击下,孙权、陆逊首尾难顾,必将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中,但他的建议没有被曹丕采纳。结果失去了统一中国最好的一次机会。陆逊大败刘备后,东吴不再理睬曹丕,曹丕才缓过味来,兴兵伐吴,结果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天经记载,此时也是天魔在迷惑曹丕。
东方黑2011:2019-03-23 20:46:15
刘备伐吴,此时曹魏是否可以伐蜀?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4 06:43:22
伐蜀太困难了,毫无胜算。当时魏延以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曹魏伐蜀,只能让兴势之败提前上演。
作者:量子心学 时间:2019-03-23 22:44:43
请教兄长,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易经》,需要看哪些书?
----------------------------------------------
鸟飞反故乡兮:贤兄,以前的文章里都有。
日期:2011-04-05 09:22
讲解《易经》的书市面上极多,我看过的就不下二十种,哪本更好,以前没有比较过。我现在手里留了三本:邵伟华的《周易与预测学》,蓝允恭的《太极思维与预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的《周易全书》,似乎都比较好。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4 15:41:06
五、上天对三国时代高灵投入力度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都是一种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治世之后必然是乱世,安乐祥和之后必定是杀伐屠戮。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阴阳转换、哀乐相生,如日升月潜、春秋代序。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历史是复杂的,善有时会变成恶,恶有时会导致善。人性也是复杂的,佛祖魔尊,前世今生,皆是一人。
有思想的人们常说“历史的道路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不会那样的笔直、平坦、宽阔,不可能那样的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毫无险阻。但为什么会这样,自古暨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对于历史,至尊上帝就是这样设计的。
仔细研究所有国家的历史,许多人已经发现,所有事件的背后似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拨弄机栝。要不怎么会发生那样多不可思议、无法解释的巧合?
上帝这样规划历史的原因(据《天经》说)有三:
一、让人在和平与富足中享受人生的种种乐趣。
二、借助贫贱、痛苦、死亡给人类祛毒消业。使人类免于沦入恶道。
三、刺激人,让他反省,启发他的智慧。
人间不是天国,不是佛刹,不会呈现出高度的完美,且一如既往。(其实天人也在积德、修炼,也在天天向上,追寻真理。正所谓“夫唯不静,故无尤”也。并不是心如止水,形同槁木。完全失去了欲求与动力。)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的福德有限,故度其德而量其力,审时度势,上帝也只能这样规划。
历史的大框架由上帝确定,框架的中间材料由神-魔填充,其具体细节则由人类绘制、完成(人类偶尔也可能强行逆转一下历史,但很快会被纠正)。
按照上帝的规划,盛强统一的大汉四百载后,必定续之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数十年的大分裂、大沉沦,其中三国鼎立就是向下滑出的第一步。
至尊决定了框架,神与魔就得行动。
天神或者天魔干预历史的事件非常之多,有时甚至会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人类不能窥见而已。
譬如曹操占领了汉中,刘晔和司马懿建议曹操立刻进攻刘备刚刚占据的川蜀。但曹操多疑,因为刘晔是皇室宗亲,司马懿为己所用不情不愿,疑其图己,心说这俩小子是不是在陷害我啊?故以既得陇复望蜀,人苦不足为由,拒绝采纳。——据记载当时就有天魔在大力迷惑曹操,加强他的执念。
白龙后来评价说:“曹操打过张鲁以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东征,东吴降魏。满朝公卿纷纷向曹丕表示庆贺,只有刘晔一人断定孙权是在诈降。他提出魏军应乘此良机全力进攻东吴。在魏、蜀的夹击下,孙权、陆逊首尾难顾,危在旦夕,必将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之中。但他的建议却没有被曹丕采纳。使曹魏失去了统一中国一次最佳的机会。陆逊大败刘备后,东吴不再理睬曹丕,曹丕才缓过味来,兴兵伐吴,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空劳师旅——据天经记载,此时也有天魔在迷惑曹丕(否则以曹丕的智商,不会那样天真)。
刘晔提出过很多具有独到眼光的建议,但是曹氏三君多不采纳,不免使人疑惑。刘晔说孟达要反,曹丕不听,结果孟达反了;刘晔说魏讽要反,曹丕不信,结果魏讽反了;他说公孙渊会反,曹叡不听,结果公孙渊还是反了。
民国时期的巴蜀学者刘咸炘先生,对此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刘)晔智太强,所料多与操、丕反,而皆验,故不被重用,非寡交自守将不免矣。”——也就是说刘晔料事如神、算无遗策,不出户知天下,坐照千里之外所显示的高度智慧,挫伤了三曹的自尊心,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抵制,以至于刘晔后来气的发疯。
刘晔乃文星下界,身份高贵,但天魔就敢对他多次下手,且毫不客气,其实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再翻看一次原始佛教《大般涅槃经》的原文:
释迦世尊晚年想恒久住世,教化天人。于是启发阿难说:
“阿难,四神足人,尚能住寿满于一劫若减一劫;如来今者有大神力,岂当不能住寿一劫若减一劫?”
尔时,世尊既开如是可请之门以语阿难,阿难默然而不觉知。世尊乃至殷勤三说,阿难茫然,犹不解悟,不请如来住寿一劫若减一劫,利益世间诸天人民。所以者何?其为魔王所迷惑故。
尔时,世尊三说此语,犹见阿难心不开悟,即便默然。
尔时,魔王来至佛所,而白佛言:“世尊,今者宜般涅槃。善逝,今者宜般涅槃。所以者何?我于往昔在尼连禅河侧,劝请世尊入般涅槃,世尊尔时而见答言:‘我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犹未具足,又未降伏诸余外道,所以未应入般涅槃。’世尊今者四部之众无不具足,又已降伏诸余外道,所为之事皆悉已毕,今者宜应入般涅槃。”
于时魔王如是三请,如来即便答言:“善哉!我于往昔在尼连禅河侧,已自许汝,以四部众未具足故所以至今。今已具足,却后三月,当般涅槃。”是时魔王,闻佛此语,欢喜踊跃,还归天宫。”
——看见没有?以释迦牟尼佛层次之高,身份之尊,但天魔就敢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地迷惑阿难,不允许佛祖久居入世。最后还要逼他速入涅槃,别在眼前继续碍眼。如果有人刨根问底儿,去讨问天魔这样放肆的借口,天魔的回答一定是这句话:此乃天意也!
历史有定数,天意不可违。对人对神来说都是一样的。三国鼎立既然是上帝亲手拟定的计划。那么,任何人自内自外有心无心的触冒,都将遭到上天的反噬。上帝既已定三分,神魔踊跃来如矢。为了人类,正神会以巨大的使命感,充实大地上的一切,包括物资与人员。为了立功受赏,取悦至尊,偏神也会闻风而动,按照上天的规划,分别种种具体情形,去帮助魏国、蜀汉或者东吴。
这样的情况实际上还有许多。这个我们以后再讲。
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神或者魔要控制人类,一般都会直接控制人的大脑。延至近现代,除此之外,上天更喜欢控制人类的文化思潮、科技供给。譬如说,原子弹一出现,二战立刻收尾;互联网一出现,整个世界立刻地覆天翻。
历史是一道填空题,人生也是一道填空题。
看准历史的大趋势,顺天而行,甘做铺路石,可以积功累德,日后膺受上赏;若逆天而动,虽有大智,亦难成功,就像诸葛武侯的北伐。
逆向哥白尼: 2019-03-24 23:12:13
这段我看了好几遍,人类及历史的命运如此,我们个人的命运也如此,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世间很多苦恼便是对人类命运及现状的未知抱怨、愤懑、遗憾与不解,这是人痛苦的根源。之前我还问过兄长类似的问题,一劳永逸没有一步步进阶,其结果也没了生机了无生趣,天上也是如此。
人类一味生活在一种状态,必然带来的是堕落,归为一滩死水,世间这种诡谲的辩证运动,就是人类生机与进阶的根本保障,我理解错没有?
这基本是困扰哲学家几千年的终极问题,还记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小说的开篇就探讨这个问题,世界的运动在尼采看来是永恒轮回,这样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的许可了。这种机械的轮回观,让人类陷入恶的硬疣。但是兄长所阐述的这种辩证运动,似乎让我明白了点。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5 14:12:21
历史之所以呈现出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方式,首先是因为地球人的福德不够。资源有限,你争我夺、陵谷沧桑在所难免。人口一爆炸,更会出现饥荒与战乱。
其次,人类心理的起伏也会引发历史运动的起伏。
最后,才是上天需要在真假、善恶、苦乐等等的强烈对比中激发人的思想。
逆向哥白尼: 2019-03-25 00:16:05
兄长求证下,魔王波旬不是释迦牟尼佛化身?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5 14:40:47
魔不在是传统定义恶的化身,灾难、苦难与杀戮不在单纯是向下的力量。确实让人极度震撼,我在理解消化下。——我说的是天魔,不是邪魔。
人类是怎样走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泥潭的?是通过一战、二战、苏俄的贡惨革命对欧洲传统强国(包括日本)的重创。
所以说,恶有时会导致善,恶中有善。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5 15:20:44
逆向哥白尼: 2019-03-25 00:16:05 评论
兄长求证下,魔王波旬不是释迦牟尼佛化身?
----------------------------------------------
不是。许多的大乘佛经都是印度僧人后来编撰的,不一定靠谱(当然其中也有不少精品,乃高僧所撰)。
在《大般涅槃经》中,那个所谓的释迦牟尼说: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魔波旬。众人皆谓我是波旬。然我久于无量劫中离于魔事。清净无染犹如莲花......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生于四趣。然我久已断诸趣因。以业因故堕于四趣。为度众生故生是中......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淫女舍。然我实无贪淫之想。清净不污犹如莲花。为诸贪淫、嗜色众生。于四衢道宣说妙法。然我实无欲秽之心。。。。。。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诸酒会、博弈之处。示受种种胜负斗诤。为欲拔济彼诸众生。而我实无如是恶业......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众人皆见谓我实犯。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坚持禁戒无有漏缺。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一阐提。众人皆见是一阐提。然我实非一阐提也。一阐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便我们相信这段话,相信释迦牟尼可以示现为坏人,我们显然也不能说世界上的所有坏人都是佛祖的化身。
如果世界上的魔王、饿鬼,畜生,阿修罗、嫖客、赌鬼、花和尚、恶棍都是佛的化身,那我们又何必去学佛,且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直接跟这些人学习好了。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5 16:16:41
历史之所以呈现出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方式,首先是因为地球人的福德不够,资源有限,你争我夺、陵谷沧桑在所难免。人口一爆炸更会出现饥荒与战乱。(古代是和平与战乱,现在是经济景气与经济危机。)
其次,人类心理的起伏,也会引发历史运动的起伏。这一点一般历史学者还不曾注意。
最后,才是上天需要在真假、善恶、苦乐、美丑、自由与禁锢、光明与黑暗等等的强烈对比中激发人的思想,启发人的智慧,使灵魂在轮回中逐步晋级。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6 09:18:59
逆向哥白尼: 2019-03-25 22:58:41
人类战争与和平治乱循环,但工业革命来临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直接打破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永久和平”的时代是否来临?
这里的人类心理起伏是指历史关键人物的决策、偏好、内心想法对历史运动的影响?还是宏观来讲统治阶级、种族、东西方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行事标准,秩序、体系、社会结构、价值观的不同,最终产生不同的历史进程?
----------------------------------------------
光有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化肥良种,避孕技术等等还不行。一战、二战、冷战照样打。人类甚至被推到了相互毁灭的边缘。
惟有意识形态的统一,惟有使人类重新确立对于至尊上帝的至诚信仰,才能让四海之内尽成兄弟,实现永久和平。
这里的人类心理起伏指的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起伏。世界潮流浩浩汤汤,说的就是整个地球上亿万民众的人心所向。
九重凤阙1: 2019-03-26 10:31:51
我发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春夏秋冬这个过程,概莫能外。
斯宾格勒认为历史不是主流历史学界描述的那样是线性的,而是不断重复轮回的。即使以如今的美国为例,也可以通过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类似文明制度以及宪法演化过程推测出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熵增的过程,从有序到无序,实在是像极了人类生老病死的历程。如果人类要超脱生死轮回或者长生不老,唯一的办法就是修炼。如果文明要超脱兴亡盛衰或者实现千年王国,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人类的精神升华重新认识上帝。
文明的永生和人类肉体得以永生的途径几乎是一样的,也许这就是上帝设计的密码。
欧美现行的制度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可以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这本书来解释,文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化好像已经穷尽了所有可能的内在变化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到了这里似乎就是终点了。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美国整个社会层面正在发生的一切,结合历史上类似的文明在宪法演化的阶段来分析,美国未来的轨迹就非常清晰了。这个关键点使我终于明白了西方会以何种方式衰落。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欧美的文明大约相当于三界内的福报,福报享尽了还是要下来凡间。但是龙头要开创的文明才是真正能够超脱三界无需生死轮回的文明。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6 14:13:39
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文明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成住坏空。
叔本华、尼采、斯宾格勒认为历史会重复轮回,就是从印度人那里学来的。
美国的历史太短,从1776年到现在,还没有清朝一朝长,这一点表现的还不明显。
苏联已经衰落,美国也会衰落,这是肯定的。但文明的火炬经过五百年的流转,会再一次回到东亚。龙头将昂起,独领风骚。
这个行程,现在只差最后一两个步骤了。
无需生死轮回的文明,是拥有自知之明的文明,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确切位置。现今的人类,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会往哪里去。对于存在的意义,同样几乎是一无所知。
美国立国到现在大约243年,随着社会主义(Socialism)的兴起,美国的衰落已经可以预见。这是川普极力想阻止的,但是我感觉他挡不住社会主义的这股大势。马克思有一点说对了,资本主义一定会通向社会主义。这个过程欧洲经历了,美国正在经历,欧美的衰落也因此而始。
作者:东方黑 时间:2019-03-25 23:21:20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请教兄长,木牛流马到底是个啥?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6 08:52:28
借助人力推动的步行机。
连弩则是以铁为矢的没羽毒箭。若照马钧之言改成装箭五十,到了战场上就没法用了,太笨重。
从人口减少的幅度,看汉末三国战争之剧烈会更加清楚: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中国人口大约两千万。占世界15%左右的比例。
秦末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方之六国,五损其二”。汉初人口据估算在1500万—1800万之间。
西汉的人口高峰在公元2年,《汉书》记载是五千七百万,占世界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东汉初(25年)全国有人口2800万左右。
东汉人口峰值时(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人口大约五千六百多万。已大致恢复至西汉极盛时期。
汉末(公元220年)中国人口很可能降到了一千万以下。
蜀汉灭亡时(263年)三国的人口官方记载是767万,我估计在一千三四百万左右。占世界人口比例第一次降低到了10%以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时人口一千六百多万。
但统一的局面只维持了十一年,此后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人民大量南迁。
310年(汉赵刘聪在位),全中国合计大约有1240万。但这是从一千六百多万降下来的。较之汉末人口从五千数百万陡降至一千万左右,显而易见,汉末三国的境况更加惨烈。
公元370年全国合计人口约一千八百万。自此人口缓慢回升,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恢复到了五千万左右。
初唐中国人口一千数百万。(贞观二年是一千九百万人。) 唐朝峰值时人口也达到了六千万左右。
宋、辽、西夏三国人口总数据说达到了近一亿,不知道真假。其中辽国人口最多时(1110年)有900万人;西夏人口最多时(1110年)有300万人。
宋、金、西夏三国人口总数有人估计为一亿三千六百万。可能也偏高了。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了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但中国人口的重心此时已经南移。元统一时中国人口约6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了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4000万。到17世纪初,据说已突破一亿。也有人说达到了两亿。以土地的承载量计算似乎不大可信。
明末清初,中国进入冰河期,加上瘟疫和战争,人口降幅近半,清初开始回升,至1790年——乾隆55年中国人口破三亿大关。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
此后是太平天国之类的战乱,人口下降,到1912年民国成立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
——中国人口除了东汉末年,在世界所占比例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则在30%左右。我们说汉末三国战争之剧烈亘古罕见,是有数据支撑的。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8 07:41:52
东方黑2011:八王混战五胡乱华东晋南渡以后,留在北方的汉人还能把南下的少数民族最终融合同化,如果人口太少的话,似乎也有点不可思议。
----------------------------------------
童逸青:世家大族人多资源多,能结寨自保,并被流水的政权积极拉拢。非门阀的人们也有样学样,抱团,收缩土地,集中人力、资源搞设施防御。所以总体来说,北方汉人损失相比其他少数民族少的多,能长期占有人口大优势
----------------------------------------
对不起,忘说了。
八王混战加五胡乱华之后,中国人口在世界所占比例可能也要低于10%。彼时“神州陆沉”,北方地区的汉人几近亡族灭种。后赵灭亡时(351年)据说华北地区汉人已不到300万。幸好江南的汉人更多些。
少数民族最终被汉化应该不止是北方汉人的力量所致。东晋和宋齐梁三朝,都占据了淮河一线。领土广阔。唯有陈朝(557年—589年)才退到了长江沿岸。但那时我们汉民族的救星,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隋文帝杨坚(541年生)已经是翩翩美少年了。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5:20:22
白乐天2020:刘裕基本收复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的土地,中原近一半的领土,可惜寿命太短,不然有望一统天下,有没有此种可能性,还是上天已经订好剧本,不能变动。
-----------------------------------
贤弟猜的很对,历史的剧本,都是先由至尊决定框架,相关诸神填充,再由人类来完成细枝末节的。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8 08:27:49
网上作者左岸右岸先生认为,从夏代起中国约4000年的人口变动曲线上有14个波谷。这14个波谷都是全国范围的社会大动乱所造成的:
(1)夏末商初,人口下跌,跌幅不详。
(2)商末周初,人口比商代后期减少近四成。
(3)战国后期至秦、汉之交,人口约损耗一半。
(4)西汉末年,人口减少近五成。
(5)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减幅高达65%,实为空前绝后。
(6)十六国时期,人口一直在低谷中波动,并几度显著减少。
(7)隋末唐初,人口约减少1/3。
(8)“安史之乱”,人口在短时期内剧减二至三成。
(9)唐末和五代十国,减幅达三成。
(10)“靖康之难”,人口损耗达三成。
(11)元灭金、宋,人口约减少四成。
(12)元末明初,人口减少1/4。
(13)明末清初,减幅近五成。
(14)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人口约减少1/5。
——左岸右岸先生认为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中国人口减幅为65%,已经空前绝后。但现代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专家都倾向于认为,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中国人口的减幅高达八十以上,比他估计的更加惨重。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5:53:29
白乐天2020: 2019-03-18 21:52:08
主要是先有黄巾起义,后有军阀混战,是否还有气候原因影响了粮食产量,不知有无这个原因。
--------------------------------------------------
猜的对。东汉末年的气温几乎降至了史上最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虽有回升,也是四千年中的第二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夏、商、西周。
第一个寒冷期:东周(战乱不已)。
第二个温暖期:两汉。
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神州陆沉)。
第三个温暖期:唐朝。
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中国四分五裂)。
第四个温暖期(相对温暖,但不及之前温暖):明朝。
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白乐天2020:汉末三国最特殊之处就是有三位真龙天子纵横驰骋,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烟雨含梅:曹魏一下占了俩,让孙权情何以堪?
东方黑2011:孙权亦人杰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19 16:03:02
评论 烟雨含梅:孙权也有强援。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19 18:48:47
在人才选拔机制相当完善,几乎是野无遗贤的东汉三国时代。全中国的大部分高端人才都集中到了军政两界。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这个道理一般人懂,汉末文化素质普遍不低的军阀们当然也懂。所以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各地军阀除了抢地盘、抢人口,也都在拼命搜揽人才、文臣武将,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譬如说贾诩贾文和,算无遗策,有良、平之誉。所以董卓重用他,李傕、郭汜重用他,(欲侯之)张绣重用他,袁绍要与之结援。曹操得之大喜,曹丕晋之为太尉。到哪儿都是香饽饽,被奉为上宾。
人才的竞争和平年代还好些。其最剧烈的形式是战争。势不两立,你死我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就得儿死在沙滩上。
譬如说刘虞是幽州牧,公孙瓒杀了刘虞,袁绍杀了公孙瓒,曹操又逼死了袁绍,那么仅仅幽州一地,十几年中将领和官员就来了三次整体大换血。每一次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杀戮。刘表,曹操、刘备、孙权先后占据荆州。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先后占据徐州。也都是这种情况。至于边陲郡县,天天拉锯,朝秦暮楚,将领和官员的替换就更像是走马灯,家常便饭了。有的地方甚至一年就会换上好几拨人。
换来换去,换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我们知道,在东汉,州已经演变成了一级地方,凌驾于郡之上。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已经由郡县制转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将洛阳之外的地区划分为十二个州,各遣刺史一人为长官。加上中央的司隶校尉辖区,共有十三州。州牧,秩二千石,兼领军政,位高权重,有点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但辖区更广阔。如益州面积就达106万平方公里,等于法国加上德国。
东汉共设郡国一百零五个。其中王国二十七个,司隶部属郡七个,列郡七十一个。除司隶部所辖七郡外,王国与列郡均分隶诸州,其中豫州领郡国六,冀州领九,兖州领八,徐州领五,并州领九,幽州领十一,青州领六,荆州领七,扬州领六,益州、凉州各领十二,交州领九郡。
作者:天主门徒 时间:2019-03-20 11:22:14
顶礼兄长,五年前普京刚刚开始吞并克里米亚的时候,您就判定这是一步臭棋,俄罗斯的大麻烦来了,五年过去了,您的预言得到印证,
晚辈很好奇,您当时是如何做出如此精准的判定的呢?因为您一直都鼓励政治家扩张本民族的生存空间,普京这么做显然符合您的要求,并能获得广大国民的支持...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2 15:19:43
我主要是希望中国的政治家,能扩张本民族的生存空间,因为上天要利用这个民族来引领人类。
至于俄罗斯,上天利用他们对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时刻已经过去。我现在更希望它衰弱、乃至分裂。
普京吞并克里米亚所导致的结果,是俄罗斯的经济,在油价暴跌与西方制裁的双重打击下一蹶不振。这是很容易预见到的。以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它是经不起制裁的(没有某国的大输血会更加不堪),普京的更大麻烦应该还在后头。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2:16:30
东汉末年的刺史或州牧作为州的最高军政长官,有固定的驻地和官署,秩二千石。握有赏罚、狱讼、选举、考课、黜陟等大权,还拥有地方财权。随着烽火连天、天下大乱,他们皆已乘时割据,父子世袭,变成了独霸一方的土皇帝。由于地广人众,兵强马壮,所以他们肆无忌惮、胆大妄为,刘焉造帝服,袁绍下制书,刘表郊天地。。。根本不把朝廷和皇帝放在眼里。
刺史或州牧的属官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兵曹从事、部郡国从事、主簿、功曹、书佐、典郡书佐、月令师、律令师、上计掾吏、文学从事、武猛从事、督邮、帐下督、门亭长等等。均由州长官自行聘用。治中、别驾是州长官的主要助手。部郡国从事,每郡国一人,负责纠劾郡国长官、按治郡僚属,其地位仅次于治中、别驾。刺史或州牧纠劾所部太守、县令后,可以直接罢免,已经无需通过中央。
刺史或州牧有中央任命的。如中央用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刘表为荆州牧。有自封的,如吕布在从刘备手中夺得徐州后,自封为徐州刺史。也有被地方势力推举的。如曹操在做东郡太守时,(鲍)“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3:41:04
由于州一级政府的出现,东汉末年郡的重要性和权力较西汉下降了不少。东汉时,郡、王国、属国为同一级别的地方行政区。封国之相,与太守同。属国的辖境多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其行政长官为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治民比郡",“主蛮夷降者”。
东汉七八十个郡,一般是每郡置太守一人,为一郡之最高行政长官,秩二千石。(河南尹因是京师所在地长官,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内地之郡【大多不设郡尉】由太守直接领兵,故汉人常称太守为郡将。汉末三国时郡守领兵作战之事,亦史不绝书。证明当时的文武并未完全分途。
诸郡各置郡丞一人,位次太守,负责民政事务,是郡太守的主要助手。
边郡置都尉领军。【当时也有不置太守而仅置都尉的郡,故郡都尉权位颇重。许多边郡还在不同的防区设置了部都尉,类似于近世的军分区司令员。】另置长史一人,替代内地的郡丞,掌兵马。长史之下有司马一人,负责具体的军事指挥。
郡丞、郡尉、长史在理论上要由朝廷任命。
郡守的其他僚属有主簿、主记、记室、功曹史、户曹史、田曹史、水曹史、时曹史、比曹史、奏曹史、辞曹史、法曹史、尉曹史、贼曹史、决曹史、兵曹史、金曹史、仓曹史、计曹史、五官掾、五部督邮、门下掾、市掾、学官掾史、医曹掾史、郡掾祭酒、学经师、文学史、府门亭长、门下史、门下书佐、门下小吏等等。此外还设有郡三老,帮助政府推行教化。
这些僚属的地位以功曹最高,依次为主簿、督邮。周瑜兼南郡太守时,庞统就是他的功曹。
东汉之县辅郡而治。郡可以决定县的一切。太守可自听县政。也可以部署督邮经常督察属县,横挑鼻子竖挑眼。所以蒋琬等人才酗酒怠政,不愿意当县官。
作者:烟雨含梅Lv 8 时间:2019-03-21 15:55:43
兄长,三国志里对刘备五虎上将评论并不高,关羽还稍好些,其他仅仅是一介武夫而已。真是如此吗?五虎将里,属赵云的人气在当今最高,游戏、影视剧里,莫不体现。而张飞并非连鬓胡子,据说是真正高富帅,但脾气爆躁应是真的。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2 15:56:22
三国志说: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把黄忠、赵云比作灌婴与夏侯婴,评价还是很高的。
至于关羽、张飞,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他们的性格确实有致命缺陷。
作者:玫瑰花下的真相Lv 6 时间:2019-03-21 16:39:40
老师,今天是柴坦尼亚显现日,说他是主奎师那最仁慈的化身,玛哈曼陀罗就是因为柴坦尼亚唱诵过才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个说法正确吗?
根据奉献者的传说柴坦尼亚在辩论时候还放出像太阳一样的光明,有人也认为他有虹光身成就,可是他最后是落水去世的,像他这样的大宗师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离开?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2 16:22:54
说柴坦尼亚是落水去世的,不知道根据在哪里?我只记得书上说他是在四十八岁时,在一个庙里唱颂着圣名隐去的。
唱颂上帝的圣名威力巨大,这一点用不着怀疑。
上帝是无所不在的。
我们只要唱颂上帝的圣名,至尊在宇宙中布下的一整套机制,自然就会加持于我们。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7:28:50
郡以下是县,万户以上的县置县令一人,秩千石至六百石。万户以下的县置县长一人,秩五百石至三百石。他们负责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贡士于郡国或中央。
大县县丞一人,掌民政、文书、仓库。县尉二人,掌治安。小县是县丞、县尉各一人。他们是县的长吏,由朝廷任免,秩俸是四百石至二百石。
中平元年(184年),23岁的刘备即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但随即被淘汰遣散。后来刘备又当过下密县丞,高唐令,平原县令等等。
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县侯之国,邑是太后、皇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县称为道。
再往下的官员有:
功曹,主簿,廷掾,主记室,少府,门下游徼,门下贼曹,门下议曹,门下掾史,闾师,县佐,县史等。此外还有县三老。各县掾属由县官自行任命,曹掾史的定员大致与郡吏相同。
诸县出产盐的置盐官。产铁的置铁官。手工业发达的置工官。水产发达的置水官。他们均隶属于少府,属于派出机关。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亭、里。
大乡乡长叫“有秩”,小乡乡长为“啬夫”,百石。由郡吏选用,管理全乡百姓,安排服役的先后,调查民户的贫富,确定其缴纳赋税的多少,并评定其等级。乡户口在五千以上者设置“有秩”。
还有三老:负责教化民风。凡有孝子贤孙、贞女烈妇、舍财救难、以及作为百姓楷模的学士,都要在其门上挂匾额进行表彰,以勉励其善行。游徼:负责巡行乡里,查禁奸邪、非法。乡佐:负责征收赋税。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有亭长,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长受都尉指挥,负责缉捕盗贼。里长负责管理百家,若有奸邪之事,负责上报。什长:管理十家。伍长:管理五家。
东方黑2011:2019-03-22 22:46:24
请教一下,汉寿亭候,是不是封地有一个亭那么大的侯?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3 14:54:59
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关羽就封在某县的汉寿亭,食其租税而已。古代十里一亭,也就一两个村子。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1 17:56:54
东汉末年军阀们杀来杀去,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所导致的各地州郡县乡不断易手,事实上就是人才竞争的最残酷形式。州郡县乡的各级官吏在这一过程中,也不知道换了多少茬。而每一次的替换,都可能是血淋淋的。
(众所周知,曹魏代汉,中央官员的替换,同样是血淋淋的。)
【三国原来是这样】的作者姜狼先生说得好:
“历史由乱而治其实就是一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对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在抢蛋糕的过程中,不断有竞争者被强者PK下台,大浪淘尽始见金,胜利者毕竟是极少数。
东汉刚破败那会儿,尤其是董卓被灭之后,形势异常的混乱,各藩镇之间互相厮咬,地盘犬牙交错。这种竞争方式非常像马拉松比赛,在比赛前,几百位选手站在起跑线前,号令枪一响,一窝蜂地冲了出去。但跑得越远,掉队的就越多,最终就剩下十几个人,开始最后的决战。
我们对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孙权)、刘表、(刘焉)刘璋、马腾(马超)、吕布、袁术、张绣、公孙度这些大牌军阀都比较熟悉,他们都是马拉松比赛中坚持到最后的选手。其他人如李傕、郭汜、刘虞、韩馥、公孙瓒、刘岱、张燕、张杨等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都被淘汰了。这都算知名的,比如严白虎、桥瑁、刘辟、杨奉、马相这样的小军阀,基本上没多少人知道了。
大部队被甩掉了,坚持下来的这些选手就要开始近距离PK了,有些人没坚持住,掉队了,比如吕布、袁术、张绣。剩下的袁、曹、孙以及诸刘等人,他们都看到了不远处的冠军红线.....”
作者:Archangel_S 时间:2019-03-22 19:43:39
大梵哥,东汉末年时候的州刺史或州牧咋感觉都是一个州的老大的称呼。
网上查看定义似乎刺史原本是搞监察纪检工作的,州牧才是封疆大吏。
是否跟现在的省长,省委书记似的,反正都是些硬核。谁掌握了实权,这个周就听该州的州牧或刺史的。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3 15:17:20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时,各部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他们的确是搞监察纪检工作的六百石小官。但这一制度发展到了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时,刘焉上奏皇帝说,四方多事,到处起义,其原因在于刺史权轻。朝廷遂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根据圣旨,州牧逐渐独揽了地方的政权与军权,开始割据一方。
刺史或州牧改来改去,反反复复。有时并置,有时统一。概而言之,州牧权力更大,刺史相对较小。
上帝在天下三分之前的许多年,已经投下了紫云三剑。且预画封疆。此剑光华烛天,七色绚烂。刘焉听朝中会望气的侍中董扶说京师将乱,益州有天子气,遂向朝廷求为益州牧。他没想到,益州的天子气,应在了刘备身上。
作者:白乐天2020 时间:2019-03-22 22:13:41
崔老师,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您可以讲讲吗,两汉经学的没落是否与九品中正制有很大的关系?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3 15:49:27
司马氏篡魏,打压士人,杀嵇康。大家都不敢说话,只好谈玄论道,谈狐说鬼了。
司马氏弑君篡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自然也不希望大家天天研究经学,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不是在骂他吗?
另外有了九品中正制,做官父死子继成了天经地义,高门子弟也不用那么费劲,天天钻研经学了。所以大家都开始研究佛学、道学,研究吃喝玩乐了。
白乐天2020: 2019-03-23 16:57:17
如此看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还是权力集团有意无意的操控转化而已,果然阳光下没有新鲜事。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3 16:58:50
当然最重要的:两汉是治世,提倡儒学、经学正合时宜。魏晋南北朝是乱世,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佛道等等宗教(在社会上层就是玄学、佛学、道学)自然会大行其道。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嘛。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3 14:34:12
烟雨含梅:2019-03-22 17:14:10
兄长,神医华佗之死史书已作论断。而据其它说法,华佗之死另有隐情,非曹操所杀,乃曹之对手所迫也,是真假?
-------------------------------------------------
应该是假的。
《三国志 方技传第二十九》与《后汉书·华佗传》都说华佗是曹操所杀。我也没有看见天经上有其他说法。则所谓华佗之死另有隐情,非曹操所杀,恐怕十有八九是某些想为曹操洗地的人士所杜撰。
《三国志》:“.....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3 16:50:12
至尊上帝在天下三分之前的许多年,已经投下了紫云三剑,且已预划封疆。
此剑光华烛天,七彩绚烂。
刘焉听朝中会望气的侍中董扶说京师将乱,益州有天子气,遂向朝廷求为益州牧。但他没想到,益州的天子气,应在了刘备身上。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3 18:52:14
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都是一种奇异的辩证运动。治世之后必然是乱世,安乐祥和之后必定是杀伐屠戮。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阴阳转换、哀乐相生,如日升月潜、春秋代序。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人们常说“历史的道路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不会那样的笔直、平坦、宽阔,不可能那样的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但为什么会这样,自古暨今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对于历史,至尊上帝就是这样设计的。
仔细研究所有国家的历史,你会发现确乎如此。
上帝这样规划的原因据《天经》所说有三:
一、让人在和平与富足中享受人生的种种乐趣。
二、借助贫贱、痛苦、死亡给人消业。使人类免于沦入恶道与地狱。
三、刺激人,让人反省,启发他。
历史的大框架由上帝确定,框架的中间材料由神-魔填充,其具体细节则由人类绘制、完成。
天神或者天魔干预历史的事例非常之多,有时甚至会集中在一人身上。如刘晔建议曹操在占领汉中之后,立马进攻刘备刚刚占领的川蜀。但曹操因刘是皇室宗族,疑其图己,没有采纳。——事实上当时就是天魔在迷惑曹操。
关羽失荆州后,吴蜀交兵,东吴降魏。满朝公卿纷纷向曹丕表示庆贺。只有刘晔一个人断定孙权在诈降。刘晔提出应乘此良机进攻东吴。在魏、蜀的夹击下,孙权、陆逊首尾难顾,必将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中,但他的建议没有被曹丕采纳。结果失去了统一中国最好的一次机会。陆逊大败刘备后,东吴不再理睬曹丕,曹丕才缓过味来,兴兵伐吴,结果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天经记载,此时也是天魔在迷惑曹丕。
东方黑2011:2019-03-23 20:46:15
刘备伐吴,此时曹魏是否可以伐蜀?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4 06:43:22
伐蜀太困难了,毫无胜算。当时魏延以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曹魏伐蜀,只能让兴势之败提前上演。
作者:量子心学 时间:2019-03-23 22:44:43
请教兄长,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易经》,需要看哪些书?
----------------------------------------------
鸟飞反故乡兮:贤兄,以前的文章里都有。
日期:2011-04-05 09:22
讲解《易经》的书市面上极多,我看过的就不下二十种,哪本更好,以前没有比较过。我现在手里留了三本:邵伟华的《周易与预测学》,蓝允恭的《太极思维与预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的《周易全书》,似乎都比较好。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4 15:41:06
五、上天对三国时代高灵投入力度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都是一种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治世之后必然是乱世,安乐祥和之后必定是杀伐屠戮。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阴阳转换、哀乐相生,如日升月潜、春秋代序。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历史是复杂的,善有时会变成恶,恶有时会导致善。人性也是复杂的,佛祖魔尊,前世今生,皆是一人。
有思想的人们常说“历史的道路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不会那样的笔直、平坦、宽阔,不可能那样的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毫无险阻。但为什么会这样,自古暨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对于历史,至尊上帝就是这样设计的。
仔细研究所有国家的历史,许多人已经发现,所有事件的背后似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拨弄机栝。要不怎么会发生那样多不可思议、无法解释的巧合?
上帝这样规划历史的原因(据《天经》说)有三:
一、让人在和平与富足中享受人生的种种乐趣。
二、借助贫贱、痛苦、死亡给人类祛毒消业。使人类免于沦入恶道。
三、刺激人,让他反省,启发他的智慧。
人间不是天国,不是佛刹,不会呈现出高度的完美,且一如既往。(其实天人也在积德、修炼,也在天天向上,追寻真理。正所谓“夫唯不静,故无尤”也。并不是心如止水,形同槁木。完全失去了欲求与动力。)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的福德有限,故度其德而量其力,审时度势,上帝也只能这样规划。
历史的大框架由上帝确定,框架的中间材料由神-魔填充,其具体细节则由人类绘制、完成(人类偶尔也可能强行逆转一下历史,但很快会被纠正)。
按照上帝的规划,盛强统一的大汉四百载后,必定续之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数十年的大分裂、大沉沦,其中三国鼎立就是向下滑出的第一步。
至尊决定了框架,神与魔就得行动。
天神或者天魔干预历史的事件非常之多,有时甚至会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人类不能窥见而已。
譬如曹操占领了汉中,刘晔和司马懿建议曹操立刻进攻刘备刚刚占据的川蜀。但曹操多疑,因为刘晔是皇室宗亲,司马懿为己所用不情不愿,疑其图己,心说这俩小子是不是在陷害我啊?故以既得陇复望蜀,人苦不足为由,拒绝采纳。——据记载当时就有天魔在大力迷惑曹操,加强他的执念。
白龙后来评价说:“曹操打过张鲁以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东征,东吴降魏。满朝公卿纷纷向曹丕表示庆贺,只有刘晔一人断定孙权是在诈降。他提出魏军应乘此良机全力进攻东吴。在魏、蜀的夹击下,孙权、陆逊首尾难顾,危在旦夕,必将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之中。但他的建议却没有被曹丕采纳。使曹魏失去了统一中国一次最佳的机会。陆逊大败刘备后,东吴不再理睬曹丕,曹丕才缓过味来,兴兵伐吴,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空劳师旅——据天经记载,此时也有天魔在迷惑曹丕(否则以曹丕的智商,不会那样天真)。
刘晔提出过很多具有独到眼光的建议,但是曹氏三君多不采纳,不免使人疑惑。刘晔说孟达要反,曹丕不听,结果孟达反了;刘晔说魏讽要反,曹丕不信,结果魏讽反了;他说公孙渊会反,曹叡不听,结果公孙渊还是反了。
民国时期的巴蜀学者刘咸炘先生,对此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刘)晔智太强,所料多与操、丕反,而皆验,故不被重用,非寡交自守将不免矣。”——也就是说刘晔料事如神、算无遗策,不出户知天下,坐照千里之外所显示的高度智慧,挫伤了三曹的自尊心,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抵制,以至于刘晔后来气的发疯。
刘晔乃文星下界,身份高贵,但天魔就敢对他多次下手,且毫不客气,其实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再翻看一次原始佛教《大般涅槃经》的原文:
释迦世尊晚年想恒久住世,教化天人。于是启发阿难说:
“阿难,四神足人,尚能住寿满于一劫若减一劫;如来今者有大神力,岂当不能住寿一劫若减一劫?”
尔时,世尊既开如是可请之门以语阿难,阿难默然而不觉知。世尊乃至殷勤三说,阿难茫然,犹不解悟,不请如来住寿一劫若减一劫,利益世间诸天人民。所以者何?其为魔王所迷惑故。
尔时,世尊三说此语,犹见阿难心不开悟,即便默然。
尔时,魔王来至佛所,而白佛言:“世尊,今者宜般涅槃。善逝,今者宜般涅槃。所以者何?我于往昔在尼连禅河侧,劝请世尊入般涅槃,世尊尔时而见答言:‘我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犹未具足,又未降伏诸余外道,所以未应入般涅槃。’世尊今者四部之众无不具足,又已降伏诸余外道,所为之事皆悉已毕,今者宜应入般涅槃。”
于时魔王如是三请,如来即便答言:“善哉!我于往昔在尼连禅河侧,已自许汝,以四部众未具足故所以至今。今已具足,却后三月,当般涅槃。”是时魔王,闻佛此语,欢喜踊跃,还归天宫。”
——看见没有?以释迦牟尼佛层次之高,身份之尊,但天魔就敢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地迷惑阿难,不允许佛祖久居入世。最后还要逼他速入涅槃,别在眼前继续碍眼。如果有人刨根问底儿,去讨问天魔这样放肆的借口,天魔的回答一定是这句话:此乃天意也!
历史有定数,天意不可违。对人对神来说都是一样的。三国鼎立既然是上帝亲手拟定的计划。那么,任何人自内自外有心无心的触冒,都将遭到上天的反噬。上帝既已定三分,神魔踊跃来如矢。为了人类,正神会以巨大的使命感,充实大地上的一切,包括物资与人员。为了立功受赏,取悦至尊,偏神也会闻风而动,按照上天的规划,分别种种具体情形,去帮助魏国、蜀汉或者东吴。
这样的情况实际上还有许多。这个我们以后再讲。
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神或者魔要控制人类,一般都会直接控制人的大脑。延至近现代,除此之外,上天更喜欢控制人类的文化思潮、科技供给。譬如说,原子弹一出现,二战立刻收尾;互联网一出现,整个世界立刻地覆天翻。
历史是一道填空题,人生也是一道填空题。
看准历史的大趋势,顺天而行,甘做铺路石,可以积功累德,日后膺受上赏;若逆天而动,虽有大智,亦难成功,就像诸葛武侯的北伐。
逆向哥白尼: 2019-03-24 23:12:13
这段我看了好几遍,人类及历史的命运如此,我们个人的命运也如此,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世间很多苦恼便是对人类命运及现状的未知抱怨、愤懑、遗憾与不解,这是人痛苦的根源。之前我还问过兄长类似的问题,一劳永逸没有一步步进阶,其结果也没了生机了无生趣,天上也是如此。
人类一味生活在一种状态,必然带来的是堕落,归为一滩死水,世间这种诡谲的辩证运动,就是人类生机与进阶的根本保障,我理解错没有?
这基本是困扰哲学家几千年的终极问题,还记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小说的开篇就探讨这个问题,世界的运动在尼采看来是永恒轮回,这样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的许可了。这种机械的轮回观,让人类陷入恶的硬疣。但是兄长所阐述的这种辩证运动,似乎让我明白了点。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5 14:12:21
历史之所以呈现出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方式,首先是因为地球人的福德不够。资源有限,你争我夺、陵谷沧桑在所难免。人口一爆炸,更会出现饥荒与战乱。
其次,人类心理的起伏也会引发历史运动的起伏。
最后,才是上天需要在真假、善恶、苦乐等等的强烈对比中激发人的思想。
逆向哥白尼: 2019-03-25 00:16:05
兄长求证下,魔王波旬不是释迦牟尼佛化身?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5 14:40:47
魔不在是传统定义恶的化身,灾难、苦难与杀戮不在单纯是向下的力量。确实让人极度震撼,我在理解消化下。——我说的是天魔,不是邪魔。
人类是怎样走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泥潭的?是通过一战、二战、苏俄的贡惨革命对欧洲传统强国(包括日本)的重创。
所以说,恶有时会导致善,恶中有善。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5 15:20:44
逆向哥白尼: 2019-03-25 00:16:05 评论
兄长求证下,魔王波旬不是释迦牟尼佛化身?
----------------------------------------------
不是。许多的大乘佛经都是印度僧人后来编撰的,不一定靠谱(当然其中也有不少精品,乃高僧所撰)。
在《大般涅槃经》中,那个所谓的释迦牟尼说: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魔波旬。众人皆谓我是波旬。然我久于无量劫中离于魔事。清净无染犹如莲花......
我又示现阎浮提中生于四趣。然我久已断诸趣因。以业因故堕于四趣。为度众生故生是中......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淫女舍。然我实无贪淫之想。清净不污犹如莲花。为诸贪淫、嗜色众生。于四衢道宣说妙法。然我实无欲秽之心。。。。。。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诸酒会、博弈之处。示受种种胜负斗诤。为欲拔济彼诸众生。而我实无如是恶业......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众人皆见谓我实犯。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坚持禁戒无有漏缺。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一阐提。众人皆见是一阐提。然我实非一阐提也。一阐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便我们相信这段话,相信释迦牟尼可以示现为坏人,我们显然也不能说世界上的所有坏人都是佛祖的化身。
如果世界上的魔王、饿鬼,畜生,阿修罗、嫖客、赌鬼、花和尚、恶棍都是佛的化身,那我们又何必去学佛,且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直接跟这些人学习好了。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5 16:16:41
历史之所以呈现出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方式,首先是因为地球人的福德不够,资源有限,你争我夺、陵谷沧桑在所难免。人口一爆炸更会出现饥荒与战乱。(古代是和平与战乱,现在是经济景气与经济危机。)
其次,人类心理的起伏,也会引发历史运动的起伏。这一点一般历史学者还不曾注意。
最后,才是上天需要在真假、善恶、苦乐、美丑、自由与禁锢、光明与黑暗等等的强烈对比中激发人的思想,启发人的智慧,使灵魂在轮回中逐步晋级。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6 09:18:59
逆向哥白尼: 2019-03-25 22:58:41
人类战争与和平治乱循环,但工业革命来临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直接打破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永久和平”的时代是否来临?
这里的人类心理起伏是指历史关键人物的决策、偏好、内心想法对历史运动的影响?还是宏观来讲统治阶级、种族、东西方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行事标准,秩序、体系、社会结构、价值观的不同,最终产生不同的历史进程?
----------------------------------------------
光有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化肥良种,避孕技术等等还不行。一战、二战、冷战照样打。人类甚至被推到了相互毁灭的边缘。
惟有意识形态的统一,惟有使人类重新确立对于至尊上帝的至诚信仰,才能让四海之内尽成兄弟,实现永久和平。
这里的人类心理起伏指的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起伏。世界潮流浩浩汤汤,说的就是整个地球上亿万民众的人心所向。
九重凤阙1: 2019-03-26 10:31:51
我发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春夏秋冬这个过程,概莫能外。
斯宾格勒认为历史不是主流历史学界描述的那样是线性的,而是不断重复轮回的。即使以如今的美国为例,也可以通过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类似文明制度以及宪法演化过程推测出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熵增的过程,从有序到无序,实在是像极了人类生老病死的历程。如果人类要超脱生死轮回或者长生不老,唯一的办法就是修炼。如果文明要超脱兴亡盛衰或者实现千年王国,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人类的精神升华重新认识上帝。
文明的永生和人类肉体得以永生的途径几乎是一样的,也许这就是上帝设计的密码。
欧美现行的制度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可以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这本书来解释,文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化好像已经穷尽了所有可能的内在变化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到了这里似乎就是终点了。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美国整个社会层面正在发生的一切,结合历史上类似的文明在宪法演化的阶段来分析,美国未来的轨迹就非常清晰了。这个关键点使我终于明白了西方会以何种方式衰落。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欧美的文明大约相当于三界内的福报,福报享尽了还是要下来凡间。但是龙头要开创的文明才是真正能够超脱三界无需生死轮回的文明。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3-26 14:13:39
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文明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成住坏空。
叔本华、尼采、斯宾格勒认为历史会重复轮回,就是从印度人那里学来的。
美国的历史太短,从1776年到现在,还没有清朝一朝长,这一点表现的还不明显。
苏联已经衰落,美国也会衰落,这是肯定的。但文明的火炬经过五百年的流转,会再一次回到东亚。龙头将昂起,独领风骚。
这个行程,现在只差最后一两个步骤了。
无需生死轮回的文明,是拥有自知之明的文明,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确切位置。现今的人类,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会往哪里去。对于存在的意义,同样几乎是一无所知。
美国立国到现在大约243年,随着社会主义(Socialism)的兴起,美国的衰落已经可以预见。这是川普极力想阻止的,但是我感觉他挡不住社会主义的这股大势。马克思有一点说对了,资本主义一定会通向社会主义。这个过程欧洲经历了,美国正在经历,欧美的衰落也因此而始。
作者:东方黑 时间:2019-03-25 23:21:20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请教兄长,木牛流马到底是个啥?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6 08:52:28
借助人力推动的步行机。
连弩则是以铁为矢的没羽毒箭。若照马钧之言改成装箭五十,到了战场上就没法用了,太笨重。
“汉末三国”这个历史时代,到底特殊在哪里?(7)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6 17:39:27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公元280年三家归晋,司马家坐拥天下。近百年的广义三国史,风云变幻、气象万千、众星闪烁、流光万祀。各式各样的人物争相出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不计其数。真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众所周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其基础是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以及《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等正史史料。其事件和人物一般来说都有出处。虽有天马行空、夸饰歪曲之嫌,却非凿空杜撰。基本上反映了三国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据统计,《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有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西羌等边远民族67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109人。《三国演义》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塑造了四百多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180位是拥有谥号的大人物。许多人物都描绘的个性突出,光彩照人,栩栩如生。
有人说,研究三国应该看《三国志》,扯什么《三国演义》啊?
殊不知《三国演义》一书囊括了比《三国志》多得多的各种史料。且出自自由创作。虽然带有民间文学的粗糙、疏漏和不经,大方向却没错。
反观陈寿,虽有良史之才,且心怀故国,但在司马氏的政治高压下,却不得不违心地回护曹魏和司马氏。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就认为陈寿写史相当不客观。“盖寿修书在晋时,故於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魏之承汉与晋之承魏一也,既欲为晋回护,不得不先为魏回护。”“自《三国志--魏纪》创为回护之法,历代本纪遂皆奉以为式。”
譬如说陈寿《魏纪》,书“天子以公领冀州牧”。——蔚宗《献帝纪》,则曰「曹操自领冀州牧。」
魏纪“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献帝纪则曰「曹操自为丞相。」
魏纪“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献纪则曰「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魏纪“汉皇后伏氏,坐与父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献纪则曰「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司马师废齐王芳,据《魏略》记载,齐王之废,全出于司马师之意,太后全然不知。而陈寿“反载太后之命,极言齐王无道不孝,以见其当废,其诬齐王而党司马氏亦太甚矣!”
“至高贵乡公之被弑也,帝以威权日去,心不能甘,发甲於凌云台,亲讨司马昭。昭令贾充拒之,时相府兵尚不敢动,充即谕成倅、成济曰:「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济乃抽戈犯帝,刃出於背而崩。此事见《汉晋春秋》、《魏氏春秋》及《世语》、《魏末传》,是司马昭实为弑君之首。乃《魏志》但书“高贵乡公卒,年二十。”绝不见被弑之迹。反载太后之令,言“高贵乡公之当诛,欲以庶人礼葬之。”并载昭奏称“公率兵向臣,臣即敕将士不得伤害。骑督成倅弟成济,横入兵阵,伤公,进至殒命。臣辄收济付廷尉,结正其罪。”等语。转似不知弑君之事,而反有讨贼之功。本纪如此,又无列传散见其事,此尤曲笔之甚者矣!”
“又魏明帝太和二年,蜀诸葛亮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遣曹真、张合大破之於街亭,魏纪固已大书特书矣!是年冬,亮又围陈仓,斩魏将王双,则不书。三年,亮遣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亦不书。以及四年蜀将魏延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於阳谿,五年,亮出军祁山,司马懿遣张合来救,合被杀,亦皆不书。并郭淮传,亦无与魏延交战之事。此可见其书法,专以讳败夸胜为得体也!”....
研究三国除了看《三国志》,更要看裴松之的注。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天已经亡佚。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并不下于陈寿的《三国志》。
裴松之所引书中包括如下五十余种:
谢承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九州春秋、战略序传、张璠汉纪、袁暐献帝春秋、孙思光献帝春秋、袁弘汉纪、习凿齿汉晋春秋、孔衍汉魏春秋、华峤汉书灵帝纪、献帝纪、献帝起居注、山阳公载记、三辅决录、献帝传、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蔡邕明堂论、汉末名士录、先贤行状、汝南先贤传、陈留耆旧传、零陵先贤传、楚国先贤传、荀绰冀州记、襄阳记、英雄记、王沈魏书、夏侯湛魏书、阴澹魏纪、魏文帝典论、孙盛魏世籍、孙盛魏氏春秋、魏略、魏世谱、魏武故事、魏名臣奏、魏末传、吴人曹瞒传、鱼氏典略、王隐蜀记、益都耆旧传、益部耆旧杂记、华阳国志、蜀本纪、汪隐蜀记、郭仲记诸葛五事、郭颁魏晋世语、孙盛蜀世谱、韦曜吴书、胡冲吴历、张勃吴录、虞溥江表传、吴志、环氏吴纪、虞预会稽典录、王隐交广记、王隐晋书、虞预晋书、干宝晋纪、晋阳秋、傅畅晋诸公赞、陆机晋惠帝起居注、晋泰始起居注、晋百官表、晋百官名、太康三年地理记、帝王世纪、河图括地象、皇甫谧逸士传、列女传、张隐文士传、虞喜志林、陆氏异林、荀勖文章叙录、文章志、异物志、博物记、列异传、高士传、文士传、孙盛杂语、孙盛杂记、孙盛同异评、徐众三国评、袁子傅子、干宝搜神记、葛洪抱朴子、葛洪神仙传、卫恒书势序、张俨默记、殷基通语、顾礼通语、挚虞决疑、曹公集、孔融集、傅咸集、嵇康集、高贵乡公集、诸葛亮集、王朗集、庾阐扬都赋、孔氏谱、孙氏谱、嵇氏谱、刘氏谱、王氏谱、郭氏谱、陈氏谱、诸葛氏谱、崔氏谱、华峤谱叙、袁氏世纪、郑玄别传、荀彧别传、祢衡传、荀氏家传、邴原别传、程晓别传、王弼传、孙资别传、曹志别传、陈思王传、王朗家传、何氏家传、裴氏家记、刘廙别传、任昭别传、锺会母传、虞翻别传、赵云别传、费禕别传、华佗别传、管辂别传、诸葛恪别传、何邵作王弼传、缪袭撰仲长统昌言表、傅元撰马先生序、会稽邵氏家传、陆机作顾谭传、陆氏世颂、陆氏祠堂像赞、陆机所作陆逊铭、机云别传、蒋济万机论、陆机辨亡论。
——观此列表足见其旁征博引,搜罗繁富,不可小觑。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6 18:35:01
单看正史,三国人才同样如池塘春草,层出不穷。
仅以军政两界论,有名的帝王有曹操、曹丕、曹睿;刘备、刘禅;孙权、孙皓;司马炎等。
曹魏方面公认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举例来说,其著名武将有:
八虎骑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曹洪。
五子良将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其他武将
李典·典韦·许褚·高览·臧霸·吕虔·庞德·文聘·郝昭·王双·郭淮·诸葛诞·文鸯·陈泰·段煨·司马师·张允·蔡瑁·曹彰·张绣.....
著名的文臣谋士有:
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钟繇·司马懿·陈登·王朗·许攸·华歆·崔琰·毛玠·满宠·蒋干·陈群·陈琳·徐庶(后期)·国渊。
其中五大谋士是:郭嘉、荀彧、荀攸(谋主)、贾诩、程昱。加上后期的司马昭、钟会、邓艾等等文武,再加上其他二三线人士,已经是多至难以统计了。
季汉虽然差些,武将也有:
前后左右四将军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还有翊军将军赵云。
其他武将:
姜维·魏延·马岱·刘封·孟达·严颜·王平·关平·关兴·张苞·张翼·张嶷·吴班·廖化·陈到·周仓·糜芳·董允·严颜·霍弋·黄权......
其文臣谋士有:
诸葛亮·庞统·法正·简雍·麋竺·孙乾·伊籍·秦宓·蒋琬·费袆·李严·费诗·谯周·徐庶(前期)·马良·董和·郤正·马谡等等。加上许多的二三线人物,同样是人才济济、星光熠熠。
东吴的武将文臣数量,介于曹魏、蜀汉之间。
四大都督是: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十二虎臣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武将还有陆抗·凌操·宋谦·诸葛恪·马忠·祖茂·刘基·朱然等等。
文官谋士有张昭·张纮·顾雍·诸葛瑾·陆绩·虞翻·步骘·阚泽等。其他二三线文武,见于史籍者亦曰甚众。
如果单举各行各业的翘楚,则文学有三曹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纬等。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是有何晏、王弼、郭象等。还有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音乐家有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瑀等。
医学家有华佗、张仲景、王叔和、董奉等。其中华佗和张仲景人称医圣。
数学家有刘徽。
发明家有诸葛亮、马钧等。
书法家有钟繇、胡昭、卫瓘、蔡邕、张芝、张飞、诸葛亮、陆机等。
画家有:曹髦、杨修、徐邈、桓范、张飞、诸葛亮、诸葛瞻、李意其、吴王赵夫人、曹不兴等。
方士有管辂、甘始、左慈、郄俭等。
白乐天2020: 2019-03-27 22:44:02
书法家有钟繇、胡昭、卫瓘、蔡邕、张芝、张飞、诸葛亮、陆机等。 张飞也是书法家,这真是闻所未闻。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8 07:21:34
“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
《三家村札记》的作者邓拓在《由张飞的书画谈起》一文里说:“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也不少,如岳飞、张飞等。”
--------------------------------------------------
Aussie2019: 2019-03-28 10:27:14
兄长早上好。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代梁人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这个《新亭侯刀铭》便是张飞的书法作品。
《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即三国时的宕渠县)有一个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题有:“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 两行隶书大字。
这段题字说的就是那次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的事情。据说当时张飞非常高兴,得意之际,便以石代纸写下了这段文字。
--------------------------------------------------
白乐天2020:学生太过无知,与众位兄弟姐妹相比浅薄而无知,汗颜。...即便是岳飞,也只知道是个诗人,原来也是个书法家。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7 07:23:19
九重凤阙 2019-03-26 20:59:04
美国立国到现在差不多243年,随着社会主义(Socialism)的兴起,美国的衰落已经可以预见了。这是川普极力想阻止的,,但是我感觉他挡不住社会主义在美国的这股大势...到了华尔街这里,资本主义利用金融媒体和政策集团实现了财富归边和分配不公。这种情况肯定不能长久,积累了极大怒火的平民运动开始兴起,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川普上台都是这种表现形式...
----------------------------
既然“资本主义利用金融媒体和政策集团实现了财富归边和分配不公”,既然美国的两极分化如此严重,既然美国皿煮党可以依靠中下层群众的选票,通过民主方式攫取政权,美国走向民主与福利社会主义,就不可避免。川普之后美国的政治挂钟,八成会再次向左摆。
事实上正如你所说,川普本人虽然是右翼保守派,竞选上台利用的,却是美国民众渴望打土豪分田地的社会主义心理。他不敢拿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和大公司的上层CEO开刀,仅仅把矛头指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大打贸易战,终究是一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临时举措。
正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美国以及地球人类真正的出路,是根本改变所有制。既废除公有制,也废除私有制。取二者之长,而弃二者之短,那才是上天给人类指引的康庄大道。
九重凤阙1:左转除了使美国变成欧洲式保姆型大政府(Nanny State)外,国家福利会进一步削弱;乡村保守派社区共同体,教会对社区的凝聚力会进一步降低,美国军人也会逐渐退化成入关后的八旗子弟。
其实在去年社会主义还没有如此大热时,我那时还没有想通美国会以何种方式衰落。
打毛衣战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某某内部进一步分化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7 08:24:00
评论 九重凤阙1:当然,打毛衣战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9 16:08:43
作者:宝贝禾 时间:2019-03-29 11:08:41
兄长,我昨天做了个梦,梦到一对父子手拉手站在陡坡上,浑身冒着血气(不好形容),那个小男孩大概有七八岁的样子,刚开始张着嘴,仰着头哭,后来掉坑里摔死了——情形定格在这时,画外音说“对应第四十七卦”,重复了好几遍,好像特别重要。
后来那小孩被就地埋了,地面上围了好几个和尚转圈。
一醒来好像身不由己似的非要说四十八卦,幸亏我刚醒时一秒都没敢耽搁,记在手机上了。
------------------------------------------
《易经》的第四十七卦是困卦 泽水困 兑上坎下。而前一卦是升卦。后一卦是井卦。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此卦是四大凶卦之一,六爻基本上都有“凶”字。“困”顾名思义就是困顿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正道的正人君子「大人」可以过关,避开灾祸。此时说话谁都不相信。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连沼泽都干了,已经到了拼命的时候。」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见。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臀部受刑杖的困苦,仿佛被关入了幽暗的牢狱,三年不见天日。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为酒食所困,穿朱红色服装的贵人就要来了,有利于祭祀。出去打仗凶,但在家吃喝无害。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在乱石堆里受困,手抓在蒺藜上,回到家里,找不见他的妻子,凶兆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坐着豪车走的慢慢的,想隐居啦。退隐虽然失去了官位,好处还是有的。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鼻子被削掉了,失败了。若想慢慢得脱,就得回心转意,变成好人,求神祭神才能得福。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靰,曰动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 动悔有悔,吉,行也。
在有刺的蔓藤上受困,在恐惧不安中,悔悟平生。这时候,只有远走高飞才吉利。
-----------------------------------------------------
按此卦解,此人以前比较顺利,处于上升阶段。但即将走入困境,此后三年内会连遭挫败,最后会失去一切,变成囚徒。
小妹梦中那对父子手拉手站在陡坡上,浑身冒着血气,七八岁的小男孩仰着头哭,后来掉坑里摔死了,被就地掩埋。大概说的是此事的结局,即四十八卦井卦。他最后掉井里,寿终正寝了。
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许代表着七八年。
好几个和尚转圈,明显是在超度死者。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9 18:48:54
地球是广灵世界的一部分,广灵世界又是第三宇宙的一部分,俱属至尊上帝管辖。
所以,人类历史由上天主导,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揆诸古今,地球上的大部分人,譬如原始人,蒙昧人,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夏商周三代时的中国人,秦后两千年以来中国的几乎每一位君主(除了曹操那种另类),还有大多数士人,大多数百姓,包括纯正的儒教徒、道教徒,几乎都相信这一点。(佛教徒不信,以为是因果循环,业力主宰。)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郑玄《集解》曰:“上帝者,天之别名也”」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为人者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固以类相召也。”
——总而言之,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更迭都是天命转移的结果,是上天的意志暗中在起作用。
经过董仲舒等大儒的艰苦努力,中国人在西汉中期,克服化解了春秋战国以来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倾向,走出了思想混乱的泥淖,使以“天”或“昊天上帝”为最高主宰的政治信仰,历经数百年的低徊之后再次确立,成了由汉至清中国国家宗教的基本信条。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民间文学,所有历史小说,譬如《三国演义》所秉持的,就是这样一种历史观。正所谓,“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地球既归上界统辖,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高灵投下,做为王朝的开创者和时代的风云人物,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较之历朝历代,汉末三国时代更有自己的种种独特之处:
譬如说:
第一、这一次,上天把通常投入于地球各地的全部高灵都投入了中国一隅,投入到了不足百年的这样一个相对短暂时代。
这是极为罕见的。
这一次,应该投入地球主运龙龙腹的黑龙一系人马,通常投入龙尾的西龙一系人马,加上左龙一系人马,白龙一系人马,以及广灵世界之王(一王爷)经常独自率领的一系人马,全部投入了中土。
人才济济,干脆变成了人才挤挤,以至于许多人才刚一下生就被挤死了。
除了三龙,四龙中的黑龙,这一次其实也来过中国。但他的投入是蜻蜓点水式的,只是一部分灵魂,而且刚出仕就病死了,没有什么功绩。所以这一次的黑龙不算正式轮转,就像白龙在殷商下界那一次不算正式轮转一样。
「这一次的黑龙另有重要任务。他的一部分灵魂下来,主要是为了吸引他的一班人马下来。」
「按照天经的粗略描述,我猜此人很可能是现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戏志才。」
「戏志才,颍川郡人。曹操早期谋士。早卒。《三国志》说:“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第二、这一次,下世的高灵大部分都属于深入基层,下来体验生活,增长阅历的,白龙鱼服,纡尊降贵。
因为历史在下行,汉末根本就不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时代。
「按照上帝的旨意。他们需要下一次基层,进行锻炼,了解下情。以便以后更好地工作。」
所以,出现了许多上下颠倒,大小颠倒的情形。
譬如说,郭嘉、司马懿、荀彧、刘晔(可能还有戏志才)在正常情况下,地位都应该在曹操之上;诸葛亮、庞统、蒋琬在正常情况下,地位都应该在刘备之上;周瑜、鲁肃、陆逊在正常情况下,地位都应该在孙权之上。
诸葛亮、周瑜、郭嘉、司马懿,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一个大国的开国之君。他们变成小国丞相,江南都督,曹魏的军事参谋和曹魏的方面军统帅、太尉太傅什么的,都属于大小颠倒。
第三、这个时代的高灵,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团体了。
他们都被打散,投入了各个阵营。有些长期的合作伙伴,甚至成了对手或敌人。
譬如说,左龙与一王爷亲密无间,累世迭为父子,以后也是总政委与总司令的搭配。但这一次,诸葛亮与周瑜却投到了蜀汉与东吴两个阵营。他们虽然没有交恶,后人却编出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再比如说,蒋琬原来是白龙的下属,这一次却投入了蜀方;费祎原来是西龙的部下,这一次也投入了蜀方;而原来左龙麾下的一些将领,这一次却投入了曹魏;一王爷麾下的一些官员,这一次也投入了曹魏......
这种事例比比皆是、不足为奇,所以说那个时代真的是十分混乱,不合常理。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07:19:26
白乐天2020:周瑜是文王祝转世,难怪才貌品格俱佳,更有政治眼光,只可惜不得长寿。
------------------------------------------
大小乔都不是一般人。文王这个层次的人,其配偶都是有“卒数”限制的,不能低于某一个数值。管婚姻的神,肯定是不会乱点鸳鸯谱。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17:01:00
层次非常高的知道,一般人、一般神不可能知道。
我发现,在天经中,对后世的安排,上帝一般事先都会跟左龙谈,甚至征求他的意见。对于消业的安排,高灵基本上都会同意,有时甚至会主动要求,「譬如光绪」(四龙的命运主要由上帝掌握)。
九重凤阙1:老版三国里演小乔的何晴很漂亮,堪称国色,有一个她和周瑜月下抚琴的片段,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结果被鲁肃到访打断了。怜卿误嫁封候婿,辜负年华惯远征。
滇军都督唐继尧的无奈和哀叹,周瑜想必也有同感。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07:12:19
欲求女性之端庄温婉,举止娴雅,莫如恢复儒学的崇高地位
从小就以书法、诗词、音乐绘画培养她们,向台湾学习。北边过来的意识形态都是些什么玩意?荒谬绝伦,粗鄙不堪!
白乐天2020:2019-04-01 21:26:03
学生对今后其实也很茫然,目前还只能独善几身,看不懂未来的走向,包括自己的命运,看来层次是十分低下的了,希望今生能够多积德吧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2 18:33:39
能看懂未来的走向,知晓自身命运的,举目天下,能有几人?贤弟何须自馁?
白乐天:可惜冯小怜遇上了宇文邕,如果遇到赵匡胤,还会继续受宠。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2 18:41:16
冯小怜遇到赵匡胤,就是第二位花蕊夫人。
九重凤阙:所以正如李渔所说,这不是美色的问题,而是那种柔媚致极的女人味很难抗拒(足以移人)。网友要是遇到冯小怜,就不会说宁愿选择李清照了??
白乐天:我也被不是宇文邕,估计抗拒不了。但这和欲望过分不祥不矛盾,我已经结婚,如果有一个冯小怜来引诱我,我一定是要被“移人”的,可这就会伤害家人,败坏风气,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了,却伤害了他人,是以欲望过分则不祥,会产生罪恶。
白乐天2020:这应该与上天对人道的某些参数的设定有关,人基本设定都是善恶相间,善恶共存,善就是良知,恶就是过分的欲望,如果你为了满足欲望,伤害他人,就是作恶。所以,上天对于人类的设定是有限制的幸福,人类要实现人间天堂,在目前的科技已经神定的参数下,必须要控制欲望,不超范围。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4 14:40:11
-------------------------------------
说得好极!上天给人类自由。但人自己需要节制。幸福在节制之中,不在放纵之中。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31 18:51:26
第四、汉末三国这一次,许多杰出人物的死亡都很突兀(当然表面上还是有一个理由的,或者病死,或者被杀),令后人疑惑重重。
譬如说,郭嘉病逝时年仅三十八岁。现在网上的许多人士异口同声,都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或者说卧龙出山,吓死了郭嘉。——因为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诸葛亮恰好出山辅佐刘备。两个旷世奇才擦肩而过,居然没有在决定天下三分的赤壁大战中相撞,许多人自然感到奇怪。
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曹丕,只做了七年皇帝就病死,死时只有四十岁。被称为秦皇汉武之俦的曹叡更惨,死时年仅三十六岁。曹叡病逝后,年仅八岁的曹芳即位,勉强挨过十年,就被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去了政权。——当危疑未释、龙争虎啖之际而国丧屡至,“魏吞汉室晋吞曹”,难道真的是有人在暗中布局?
孙策平定江东,恰值曹操和袁绍对抗,正准备渡江北上袭取许都时,忽然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名震天下。建安十五年,孙权已经批准了周瑜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赶回驻地江陵,正准备出征,却忽然得了重病,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 。——孙策和周瑜都是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暴亡的,事情怎么会这么巧?
庞统随刘备征蜀,进围雒县时,忽中流矢而死,年仅三十六岁(军师这么容易死?)。庞统的死亡,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庞统死,则刘备招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失荆州,则张飞、刘备相继为报仇而死;蜀军主力尽毁,全国的超一流人才,只剩下了诸葛亮一个人。已经是茕茕孑立,双拳难敌四手了....
诡异的是,不早不晚,关羽死后一年,刘备的总参谋长,以“善奇谋”著称的法正也死了(终年四十五岁),这直接导致了刘备在彝陵大战中战败。
「蜀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也一定不致于大败而归。”
陈寿说:“法正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直接把法正比作程昱、郭嘉。
《续后汉书》的作者萧常说:“统、正见理之明,料事之审,一时谋臣,无出其右。昭烈肇基王业,讫承大统,实二人之力。使天假之年,与诸葛亮同心辅政,混一之功,日月可冀。不幸蚤世,惜哉!”
元初名儒郝经说:“初,孔明语昭烈以恢复大计......统发其几,而法正、张松成其谋尔。……呜呼!统、正虽道义不足,而智谋亚于亮。统卒于围雒之际,正没于取汉中之明年。使二子不死,与亮左右,功烈岂止于是?天不祚汉,惜哉!”」
天不祚汉的又一个例子,是诸葛亮。
建兴八年(230年),魏军三路攻汉中。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大破司马懿于卤城,司马懿掘营自守,有了“畏蜀如畏虎”之讥。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据武功五丈原,屯田渭滨。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妇人巾帼以辱之,却在几天内忽然病死。
事临垂克,遘疾陨丧。大勋未集,天夺其魄,也是一桩咄咄怪事。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1 07:42:21
烟雨含梅:2019-03-31 21:38:18
白蟒文星是法正?蒋琬?
-----------------------------------------
是蒋琬。
堂堂萧相国,大汉第一功臣,下放四川,当了一把小国总理。
在白蟒文星心里,其实是更愿意与左龙合作的。在白龙那里,他的威望几乎每一次都会超过皇帝。于是白龙就一次次打压他。
烟雨含梅:说句得罪白龙的话,为何白蟒文星还要辅佐白龙?改换门庭不好吗?...还请白龙神尊见谅...
白乐天2020:我估计,只是在地球这个考场如此,天上的关系必定不会这样。
烟雨含梅:是,在天上关系自然甚好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17:12:59
对,在天上,白蟒文星和白龙关系非常好。亲密无间、如兄如弟。
没有白蟒文星,白龙很难成事,也很难善后。
所以,白蟒文星也不忍心丢弃白龙,驾言出游。这件事,也体现了白蟒文星的纯洁、伟大,公而忘私。所以上天众神都对他赞佩不已。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4-01 18:53:46
汉末三国的独特之处还有许多,我们就不一一缕述了。
汉末三国起于残狮「董卓」,讫于暴狼「司马炎」。
近百年间有无数的高灵、低灵,正神、邪神降世。或欲扶正乾坤,拯济生民。或欲祸乱中土,浑水摸鱼。
其中有真龙,有文星,有王爷,有星君、有蟒神,有战神,有天将,有天官,有天吏,有天人,有神凤,有麒麟,有圣兽,有灵禽。有天尊,有金仙,有仙人,有佛,有菩萨,有罗汉,有大神的童子,侍女,有乱星,有灾星,有天魔,有邪魔,还有鹅毛飞箭,以及各式各样的上界神祇,下界妖魔......
广而言之,是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群星璀璨,大腕云集。在其外围还有道家隐士,以及众多曾经插手历史的天神、地神、山神、水神、风神、雨神、火神、婚姻神......
上天之所以能够以这样宏大的规模投入高灵,其基础我们已经讲过,就在于东汉王朝主流意识形态之纯正,东汉教育之发达,以及东汉人才选拔机制之完善。
另外,汉末三国时代战争之剧烈,也加剧了人才的跨区域大流动与人才的升级换代、优胜劣汰「汉末三国仅战役规模的战争就有六百多场,更小的战斗则不计其数」。
汉末三国时代层次最高的高灵,上界公认是祖龙,他是候补金佛。
与之旗鼓相当,但战绩更好的是一王爷。
其下,则是两位真龙天子与四位文星。跟他们足以相提并论的高灵,亦不在少数。
这些人到底怎样纵横捭阖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下面另讲。
(本文完)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2 06:48:35
逆向哥白尼:2019-04-02 00:09:37
在童年时期就觉得这个时代与众不同,原来有这么多神灵下界。想问下兄长还开新帖吗?兄长的欧美政治学泛读有后续的文字吗?想看看
------------------------------
政治学现在不敢写,会被直接封贴。先写些历史帖吧,新帖很快会出。我也会通知各位兄弟姊妹。
白乐天2020:2019-04-01 20:12:02
崔老师,四位文星都在吗?刘烨是西龙文星,蒋宛是白莽文星,水镜先生是左群文星,黑旋文星是哪一位?
而且,黑龙下来蜻蜓点水是为什么呢,似乎没有什么必要,还请崔老师解惑,学生拜谢。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2 06:59:53
前面说过:(这一次的黑龙另有重要任务。他的一部分灵魂下来,主要是为了吸引他的一班人马下来。)——黑龙很有亲和力,他下来,他的人马就会愿意投入中土。据文王分析,那一次黑龙应该是受上帝指派,到其它刚开发的星球上去创造各种猛兽了,他最擅长这个。
文王说过:宇宙中猛兽极多,地球上的这几种(包括史前的),连一亿分之一都不到。许多猛兽,人类是无法称呼的。只能起一个似是而非的名字。
刘晔是西煞文星,通常是辅佐司马懿的。西龙横行龙尾,做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多得其力。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先后向干部推荐《三国志》的《张鲁传》、《吕蒙传》、《郭嘉传》、《刘晔传》。他熟读《刘晔传》以及裴松之的注,并作了如下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刘晔的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毛的高度赞扬。
黑旋文星则是荀彧,他原来是辅佐黑龙的。荀彧很正直,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篡汉,被他逼死。
荀彧非常有才。
他后来转世为耶律楚材,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也是非常有才。
史载:“耶律楚材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学说来治理天下。他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
耶律楚材辅佐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近三十年,功高盖世。挽救了无数生灵。乃马真后称制时,他因屡次弹劾皇后宠信之奥都剌合蛮,渐被排挤。乃马真后三年五月十四日,耶律楚材悲愤而死。一如荀彧。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3 07:07:17
白龙是郭嘉,陈群是刘少奇。曹魏还有天狐,也是总找白龙麻烦的,忘了是谁。
作者:东方黑2011 时间:2019-04-02 09:50:02
请教兄长,明是火德,清是水德,民国和本朝是土和木吗?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3 08:07:17
留言被瞬间删除了。看来此事敏感,不宜再议。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4-03 14:21:44
还是忍不住想说一下:我们知道,五行有相生相克两种关系。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及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一朝承接一朝,有顺有逆。譬如说黄帝得土德「颛顼、帝喾、帝挚并为土德」,则帝尧得金德,帝舜得水德,大禹及夏朝得木德。质木无文。此为禅让,顺生。
商克夏,得金德,「果于杀戮」周克商,得火德。秦灭周,得水德。西汉亡秦,得土德。此皆逆行。至王莽篡汉,禅让,顺行,土生金,得金德。东汉克莽,得火德。曹丕篡汉,禅让,又顺行,属土德。故以黄初为年号,尚黄....
清是水德,和平退位,顺行,故民国得木德。参天大树,也有木德之意。XX生自参天大树之容纳。且一脉相承,换汤不换药,故为火德。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4 07:37:08 评论
....众所周知,XXX是靠两次附体国民党成功的。第一次附体,有了自己的军DUI;第二次附体后,庸冰百万。而树的主干已经衰竭,不堪一击......故曰木生火。
东方黑2011:目前想玩第三次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5 06:39:34
对,想玩第三次。国闽档在政*治上几乎就是白痴。
作者:天主门徒 时间:2019-04-03 18:22:21
跟着兄长能学太多好东西了,您的帖子真是全人类的福音,很多先知都说地球的希望在东方,再精确的说其实就是取决于您的大能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4 07:59:34
贤弟抬举,实不敢当!
珍妮·狄克逊遗言说:“美国将会衰败,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将会取代美国领导整个世界”——我们显然正在经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当然现在还没有破关)
Aussie2019:兄长最近我有听过说天慧女神是大菩萨(级别),这种说法正确吗?谢谢。
天主门徒:肯定比大菩萨级别高,估计也要比一般佛祖级别高...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4 14:42:15
天慧女神略低于金佛。
佛(以及相对应的各种神,人类熟悉佛,故以此为言),可以分为三大层级:
下层的各种佛,没有大千世界;
中层的各种佛,拥有大小不等的大千世界;
上层的佛,唯有金佛拥有大千世界,但须兼管许许多多大千世界(就像周天子统治王畿加诸侯国一样)。
金佛上面的四佛,也没有大千世界,逍遥自在。
作者:童逸青 时间:2019-04-05 20:48:17
兄长,我有一点感悟。关于南怀瑾老师的。
就如当代名声最高的科学家是霍金,然而科学界内部在业务上和他齐名甚至再他之上也有几个。究其原因是霍金把高深的科学和普通人民连接起来了。在这之后民间和高端学术界不再有太深的隔阂,喜闻乐见。
南怀瑾老师伟大的地方也在于此,他把平头百姓平时很难接触到的高深修炼和宗教道理,当然还有国学和民俗,一起展示给大家,深入浅出。从此,不再只是有缘人可以接触到这次高端知识。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皇帝老儿享受的东西,现在人人都可以享受。天坛百姓也能去玩。时也)
感悟之外:然而大英雄,还数兄长,把天地间的规律,告诉了我们;至尊的慈悲、上天的苦心车轮的轨迹,都展示给了我们。还把更多高端的知识,尽可能的告诉我们或者回答我们,慈悲仁义之心,世所罕见!启文之初,开宗明义,怕我们吃苦、覆灭、不可收拾。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6 07:53:17
区区在下不足道也。
余以为,南师的伟大,现在的大陆知识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几十年后,当中华共和国雄立于地球之上,中华文化沾洽草木、化及万邦之时,人们才能真正懂得南师拨乱反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作者:童逸青 时间:2019-04-05 21:08:56
说了还想说,兄长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展示了上帝,我们的主。
从提笔开始,就把至尊上帝的伟大慈悲,和身份地位不断告诉了我们,能让我们全方面重新认识主。
我们也能真正读懂圣经和古兰经里的主,还有介绍珍贵的奉爱瑜伽给我们(薄伽梵歌),让我们有更全面的形象去理解。也为全世界宗教打开脉络,明白背后都是上帝的精心安排。了解到教会里人的过错是脱离了神,不能盲目制造仇恨。
兄长是伟大,纯粹的奉献者。
(不久之后)全体人类从此再次清醒,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回归源头,链接之源!
------------------------------------------------
白乐天2020:逸青兄说的非常好!
------------------------------------------------
童逸青:多谢,有感而发,不说不快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6 07:31:09
逸青兄谬赞,在下万不敢当!天恩深重,感激涕零,誓以死报而已。
作者:白乐天2020 时间:2019-04-05 21:37:18
想请教崔老师,您对崔永元这个人怎么看待?反转是功还是过?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6 14:55:28
我认为崔永元这个人很正直,很勇敢。
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害,现在还不好确定。崔永元反转是功是过,现在也不好确定。但他揭发影星偷税漏税,肯定有大功。
九重凤阙1: 2019-04-06 18:24:46
崇祯削藩,自然从东林党的外围开始,他应该是奉旨行事。我对明朝内部出来的人一向不抱任何幻想,只不过乐得看见狗咬狗而已。
削藩一事显然虎头蛇尾,遭到了门阀的顽强抵抗,某某“千亿矿案”剧情戏剧反转就是明证。后来某戏子补税结案,其他戏子也纷纷掏腰包,按说这批人都应该进古拉格的。崇祯感叹我将无我,也是对再列宁化失败后决定背水一战的心声。
转基因也是东林党时期大量引进的,崔此举同样意在沛公。明朝内部不存在正直的人,越往上越是这样,崔这种地位的人如果不精通厚黑学根本混不下去,就算有正直的人也被这个系统吞噬了,完全的逆淘汰。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6 19:36:33
网上说他是奉纸行事的铺天盖地。FL功天天这么宣传,说他奉纸爆料高法,意在推进正改,可惜没成功——凤阙女士也这样说,是猜测吗?还是有什么坚实依据?
------------------------------------------------
九重凤阙:我只看千亿矿案反转的结果,就可以肯定是奉旨行事,矿案的打击对象是大理寺卿,这些都是诸侯盘根错节的势力。网上水军放出来的奉旨消息,应该是东林党所为。
他奉旨不是推进正改,而是要削藩,帮崇祯实现再列宁化,可惜在诸侯那里遭到了重挫。东林党应该也有放风说他奉旨,意在点破他背后的真正意图。东林党的外围戏子是最初要打击的对象,但是到了大理寺卿这里就不是外围。但是总得来说崇祯并没有成功。
轮胎说奉旨推进正改显然是在配合崇祯打击东林党,鼓吹崔的正直,来显示圣王仁君的伟大。
其实崇祯从登基开始,就只有一个宗旨—削藩,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削藩进行的。不把东林党铲除掉,大明的江山就要葬送在这群人手里。但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就是,大明的江山偏偏又是依靠这群东林党人来维持的。
没有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懂得如何跟洋人打交道,大清能玩的转吗?但是老佛爷偏偏就要铲除这批肘腋之患。要是老佛爷真的做到了,大清只会更快玩完。
------------------------------------------------
白乐天2020:2019-04-07 22:48:15
据说有人用两亿元封口费买崔永元不在反转,不知真假。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8 12:35:19
这件事以后一定还有后续。
东方黑2011:我觉的韩过瑜也可能是学菲律宾杜特尔特忽悠厉害国小钱钱,一个市长为本地农产品找点销路,代价无非是说点漂亮话。
岛上政客有个心病,对美帝是否靠谱始终心里没底。万一图穷匕见,老美不来了怎么办?有这个心病,博弈中就会处于心理弱势,无论蓝还是绿,都会和gong蝶眉来眼去。
九重凤阙1:飞碟对韩的捆绑,肯定比对杜特尔特要紧密的多,自小蔡清剿了蓝的D产后,蓝基本靠飞碟资金维持门面。按韩的经济政策搞下去,高雄将来就是一个大号的澳门,表面看经济发展了,但是房价炒到冲天涨,经济类型也单一,高雄的未来不乐观。
美帝以前对湾确实有政策不稳定的因素,但是随着有屠龙派背景的叶望辉支持的福和会的成立,无论蓝绿都应该嗅到不同的气味了,这就要考验正客的智慧了,在关键时刻判断错了,跟错了主子,将来肯定要付出代价的。
即便老美不来,皇军也会来的,再说老美怎么可能会不来?小岛处在美帝印太战略圈的核心位置,美帝连南海都不能容忍,怎么可能放弃小岛,要知道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贸易货流量经过南海。岛上的正客如果想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这样首尾两端了。
东方黑2011:高雄一直是绿营地盘,韩国瑜能在高雄选上,主要是因为在湾民看来,蓝绿两个阵营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九重凤阙1:选韩的湾民是想跟着他发大陆财的,但是在美帝主导的全球产业链重组后,这个发财梦注定是要落空的。
东方黑2011:台湾经济早就和大陆深度绑定,台湾人常驻大陆就有三百多万人
九重凤阙1:我说的是飞碟对蓝的渗透,韩身边肯定遍布飞碟,我看蓝不如叫D支部算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7 12:20:31
美国不肯明确承诺保卫XX,是怕被台湾这群蹩脚的小政治家拖下水。这群小政治家的眼里,只有台湾这只小脚盆。对世界大势,对方与己方的优劣长短几乎是一无所知。
说到底,都是些扶不上墙的烂泥。
东方黑2011:美帝对**,好像有点下不去手一样的?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7 16:32:52
这就是西方国家的自私与短视。当初孙XX搞割命、搞民主,英美法也不支持。最后逼的孙XX被迫投靠了苏鹅,采用了他们的种种砖致制度。
(蒋走向砖致,即滥觞于此。)
苏鹅一边帮助果敏档,一边让XX档附体其中,当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
东方黑2011:2019-04-07 17:10:43 评论
选举政治,往往囿于短期利益
帝国主义,其实也是大清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7 18:47:15
可不是嘛,无利不起早。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公元280年三家归晋,司马家坐拥天下。近百年的广义三国史,风云变幻、气象万千、众星闪烁、流光万祀。各式各样的人物争相出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不计其数。真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众所周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其基础是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以及《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等正史史料。其事件和人物一般来说都有出处。虽有天马行空、夸饰歪曲之嫌,却非凿空杜撰。基本上反映了三国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据统计,《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有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西羌等边远民族67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109人。《三国演义》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塑造了四百多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180位是拥有谥号的大人物。许多人物都描绘的个性突出,光彩照人,栩栩如生。
有人说,研究三国应该看《三国志》,扯什么《三国演义》啊?
殊不知《三国演义》一书囊括了比《三国志》多得多的各种史料。且出自自由创作。虽然带有民间文学的粗糙、疏漏和不经,大方向却没错。
反观陈寿,虽有良史之才,且心怀故国,但在司马氏的政治高压下,却不得不违心地回护曹魏和司马氏。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就认为陈寿写史相当不客观。“盖寿修书在晋时,故於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魏之承汉与晋之承魏一也,既欲为晋回护,不得不先为魏回护。”“自《三国志--魏纪》创为回护之法,历代本纪遂皆奉以为式。”
譬如说陈寿《魏纪》,书“天子以公领冀州牧”。——蔚宗《献帝纪》,则曰「曹操自领冀州牧。」
魏纪“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献帝纪则曰「曹操自为丞相。」
魏纪“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献纪则曰「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魏纪“汉皇后伏氏,坐与父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献纪则曰「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司马师废齐王芳,据《魏略》记载,齐王之废,全出于司马师之意,太后全然不知。而陈寿“反载太后之命,极言齐王无道不孝,以见其当废,其诬齐王而党司马氏亦太甚矣!”
“至高贵乡公之被弑也,帝以威权日去,心不能甘,发甲於凌云台,亲讨司马昭。昭令贾充拒之,时相府兵尚不敢动,充即谕成倅、成济曰:「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济乃抽戈犯帝,刃出於背而崩。此事见《汉晋春秋》、《魏氏春秋》及《世语》、《魏末传》,是司马昭实为弑君之首。乃《魏志》但书“高贵乡公卒,年二十。”绝不见被弑之迹。反载太后之令,言“高贵乡公之当诛,欲以庶人礼葬之。”并载昭奏称“公率兵向臣,臣即敕将士不得伤害。骑督成倅弟成济,横入兵阵,伤公,进至殒命。臣辄收济付廷尉,结正其罪。”等语。转似不知弑君之事,而反有讨贼之功。本纪如此,又无列传散见其事,此尤曲笔之甚者矣!”
“又魏明帝太和二年,蜀诸葛亮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遣曹真、张合大破之於街亭,魏纪固已大书特书矣!是年冬,亮又围陈仓,斩魏将王双,则不书。三年,亮遣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亦不书。以及四年蜀将魏延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於阳谿,五年,亮出军祁山,司马懿遣张合来救,合被杀,亦皆不书。并郭淮传,亦无与魏延交战之事。此可见其书法,专以讳败夸胜为得体也!”....
研究三国除了看《三国志》,更要看裴松之的注。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天已经亡佚。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并不下于陈寿的《三国志》。
裴松之所引书中包括如下五十余种:
谢承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九州春秋、战略序传、张璠汉纪、袁暐献帝春秋、孙思光献帝春秋、袁弘汉纪、习凿齿汉晋春秋、孔衍汉魏春秋、华峤汉书灵帝纪、献帝纪、献帝起居注、山阳公载记、三辅决录、献帝传、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蔡邕明堂论、汉末名士录、先贤行状、汝南先贤传、陈留耆旧传、零陵先贤传、楚国先贤传、荀绰冀州记、襄阳记、英雄记、王沈魏书、夏侯湛魏书、阴澹魏纪、魏文帝典论、孙盛魏世籍、孙盛魏氏春秋、魏略、魏世谱、魏武故事、魏名臣奏、魏末传、吴人曹瞒传、鱼氏典略、王隐蜀记、益都耆旧传、益部耆旧杂记、华阳国志、蜀本纪、汪隐蜀记、郭仲记诸葛五事、郭颁魏晋世语、孙盛蜀世谱、韦曜吴书、胡冲吴历、张勃吴录、虞溥江表传、吴志、环氏吴纪、虞预会稽典录、王隐交广记、王隐晋书、虞预晋书、干宝晋纪、晋阳秋、傅畅晋诸公赞、陆机晋惠帝起居注、晋泰始起居注、晋百官表、晋百官名、太康三年地理记、帝王世纪、河图括地象、皇甫谧逸士传、列女传、张隐文士传、虞喜志林、陆氏异林、荀勖文章叙录、文章志、异物志、博物记、列异传、高士传、文士传、孙盛杂语、孙盛杂记、孙盛同异评、徐众三国评、袁子傅子、干宝搜神记、葛洪抱朴子、葛洪神仙传、卫恒书势序、张俨默记、殷基通语、顾礼通语、挚虞决疑、曹公集、孔融集、傅咸集、嵇康集、高贵乡公集、诸葛亮集、王朗集、庾阐扬都赋、孔氏谱、孙氏谱、嵇氏谱、刘氏谱、王氏谱、郭氏谱、陈氏谱、诸葛氏谱、崔氏谱、华峤谱叙、袁氏世纪、郑玄别传、荀彧别传、祢衡传、荀氏家传、邴原别传、程晓别传、王弼传、孙资别传、曹志别传、陈思王传、王朗家传、何氏家传、裴氏家记、刘廙别传、任昭别传、锺会母传、虞翻别传、赵云别传、费禕别传、华佗别传、管辂别传、诸葛恪别传、何邵作王弼传、缪袭撰仲长统昌言表、傅元撰马先生序、会稽邵氏家传、陆机作顾谭传、陆氏世颂、陆氏祠堂像赞、陆机所作陆逊铭、机云别传、蒋济万机论、陆机辨亡论。
——观此列表足见其旁征博引,搜罗繁富,不可小觑。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6 18:35:01
单看正史,三国人才同样如池塘春草,层出不穷。
仅以军政两界论,有名的帝王有曹操、曹丕、曹睿;刘备、刘禅;孙权、孙皓;司马炎等。
曹魏方面公认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举例来说,其著名武将有:
八虎骑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曹洪。
五子良将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其他武将
李典·典韦·许褚·高览·臧霸·吕虔·庞德·文聘·郝昭·王双·郭淮·诸葛诞·文鸯·陈泰·段煨·司马师·张允·蔡瑁·曹彰·张绣.....
著名的文臣谋士有:
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钟繇·司马懿·陈登·王朗·许攸·华歆·崔琰·毛玠·满宠·蒋干·陈群·陈琳·徐庶(后期)·国渊。
其中五大谋士是:郭嘉、荀彧、荀攸(谋主)、贾诩、程昱。加上后期的司马昭、钟会、邓艾等等文武,再加上其他二三线人士,已经是多至难以统计了。
季汉虽然差些,武将也有:
前后左右四将军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还有翊军将军赵云。
其他武将:
姜维·魏延·马岱·刘封·孟达·严颜·王平·关平·关兴·张苞·张翼·张嶷·吴班·廖化·陈到·周仓·糜芳·董允·严颜·霍弋·黄权......
其文臣谋士有:
诸葛亮·庞统·法正·简雍·麋竺·孙乾·伊籍·秦宓·蒋琬·费袆·李严·费诗·谯周·徐庶(前期)·马良·董和·郤正·马谡等等。加上许多的二三线人物,同样是人才济济、星光熠熠。
东吴的武将文臣数量,介于曹魏、蜀汉之间。
四大都督是: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十二虎臣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武将还有陆抗·凌操·宋谦·诸葛恪·马忠·祖茂·刘基·朱然等等。
文官谋士有张昭·张纮·顾雍·诸葛瑾·陆绩·虞翻·步骘·阚泽等。其他二三线文武,见于史籍者亦曰甚众。
如果单举各行各业的翘楚,则文学有三曹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纬等。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是有何晏、王弼、郭象等。还有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音乐家有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瑀等。
医学家有华佗、张仲景、王叔和、董奉等。其中华佗和张仲景人称医圣。
数学家有刘徽。
发明家有诸葛亮、马钧等。
书法家有钟繇、胡昭、卫瓘、蔡邕、张芝、张飞、诸葛亮、陆机等。
画家有:曹髦、杨修、徐邈、桓范、张飞、诸葛亮、诸葛瞻、李意其、吴王赵夫人、曹不兴等。
方士有管辂、甘始、左慈、郄俭等。
白乐天2020: 2019-03-27 22:44:02
书法家有钟繇、胡昭、卫瓘、蔡邕、张芝、张飞、诸葛亮、陆机等。 张飞也是书法家,这真是闻所未闻。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8 07:21:34
“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
《三家村札记》的作者邓拓在《由张飞的书画谈起》一文里说:“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也不少,如岳飞、张飞等。”
--------------------------------------------------
Aussie2019: 2019-03-28 10:27:14
兄长早上好。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代梁人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这个《新亭侯刀铭》便是张飞的书法作品。
《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即三国时的宕渠县)有一个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题有:“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 两行隶书大字。
这段题字说的就是那次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的事情。据说当时张飞非常高兴,得意之际,便以石代纸写下了这段文字。
--------------------------------------------------
白乐天2020:学生太过无知,与众位兄弟姐妹相比浅薄而无知,汗颜。...即便是岳飞,也只知道是个诗人,原来也是个书法家。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7 07:23:19
九重凤阙 2019-03-26 20:59:04
美国立国到现在差不多243年,随着社会主义(Socialism)的兴起,美国的衰落已经可以预见了。这是川普极力想阻止的,,但是我感觉他挡不住社会主义在美国的这股大势...到了华尔街这里,资本主义利用金融媒体和政策集团实现了财富归边和分配不公。这种情况肯定不能长久,积累了极大怒火的平民运动开始兴起,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川普上台都是这种表现形式...
----------------------------
既然“资本主义利用金融媒体和政策集团实现了财富归边和分配不公”,既然美国的两极分化如此严重,既然美国皿煮党可以依靠中下层群众的选票,通过民主方式攫取政权,美国走向民主与福利社会主义,就不可避免。川普之后美国的政治挂钟,八成会再次向左摆。
事实上正如你所说,川普本人虽然是右翼保守派,竞选上台利用的,却是美国民众渴望打土豪分田地的社会主义心理。他不敢拿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和大公司的上层CEO开刀,仅仅把矛头指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大打贸易战,终究是一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临时举措。
正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美国以及地球人类真正的出路,是根本改变所有制。既废除公有制,也废除私有制。取二者之长,而弃二者之短,那才是上天给人类指引的康庄大道。
九重凤阙1:左转除了使美国变成欧洲式保姆型大政府(Nanny State)外,国家福利会进一步削弱;乡村保守派社区共同体,教会对社区的凝聚力会进一步降低,美国军人也会逐渐退化成入关后的八旗子弟。
其实在去年社会主义还没有如此大热时,我那时还没有想通美国会以何种方式衰落。
打毛衣战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某某内部进一步分化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3-27 08:24:00
评论 九重凤阙1:当然,打毛衣战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9 16:08:43
作者:宝贝禾 时间:2019-03-29 11:08:41
兄长,我昨天做了个梦,梦到一对父子手拉手站在陡坡上,浑身冒着血气(不好形容),那个小男孩大概有七八岁的样子,刚开始张着嘴,仰着头哭,后来掉坑里摔死了——情形定格在这时,画外音说“对应第四十七卦”,重复了好几遍,好像特别重要。
后来那小孩被就地埋了,地面上围了好几个和尚转圈。
一醒来好像身不由己似的非要说四十八卦,幸亏我刚醒时一秒都没敢耽搁,记在手机上了。
------------------------------------------
《易经》的第四十七卦是困卦 泽水困 兑上坎下。而前一卦是升卦。后一卦是井卦。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此卦是四大凶卦之一,六爻基本上都有“凶”字。“困”顾名思义就是困顿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正道的正人君子「大人」可以过关,避开灾祸。此时说话谁都不相信。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连沼泽都干了,已经到了拼命的时候。」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见。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臀部受刑杖的困苦,仿佛被关入了幽暗的牢狱,三年不见天日。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为酒食所困,穿朱红色服装的贵人就要来了,有利于祭祀。出去打仗凶,但在家吃喝无害。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在乱石堆里受困,手抓在蒺藜上,回到家里,找不见他的妻子,凶兆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坐着豪车走的慢慢的,想隐居啦。退隐虽然失去了官位,好处还是有的。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鼻子被削掉了,失败了。若想慢慢得脱,就得回心转意,变成好人,求神祭神才能得福。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靰,曰动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 动悔有悔,吉,行也。
在有刺的蔓藤上受困,在恐惧不安中,悔悟平生。这时候,只有远走高飞才吉利。
-----------------------------------------------------
按此卦解,此人以前比较顺利,处于上升阶段。但即将走入困境,此后三年内会连遭挫败,最后会失去一切,变成囚徒。
小妹梦中那对父子手拉手站在陡坡上,浑身冒着血气,七八岁的小男孩仰着头哭,后来掉坑里摔死了,被就地掩埋。大概说的是此事的结局,即四十八卦井卦。他最后掉井里,寿终正寝了。
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许代表着七八年。
好几个和尚转圈,明显是在超度死者。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29 18:48:54
地球是广灵世界的一部分,广灵世界又是第三宇宙的一部分,俱属至尊上帝管辖。
所以,人类历史由上天主导,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揆诸古今,地球上的大部分人,譬如原始人,蒙昧人,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夏商周三代时的中国人,秦后两千年以来中国的几乎每一位君主(除了曹操那种另类),还有大多数士人,大多数百姓,包括纯正的儒教徒、道教徒,几乎都相信这一点。(佛教徒不信,以为是因果循环,业力主宰。)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郑玄《集解》曰:“上帝者,天之别名也”」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为人者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固以类相召也。”
——总而言之,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更迭都是天命转移的结果,是上天的意志暗中在起作用。
经过董仲舒等大儒的艰苦努力,中国人在西汉中期,克服化解了春秋战国以来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倾向,走出了思想混乱的泥淖,使以“天”或“昊天上帝”为最高主宰的政治信仰,历经数百年的低徊之后再次确立,成了由汉至清中国国家宗教的基本信条。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民间文学,所有历史小说,譬如《三国演义》所秉持的,就是这样一种历史观。正所谓,“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地球既归上界统辖,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高灵投下,做为王朝的开创者和时代的风云人物,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较之历朝历代,汉末三国时代更有自己的种种独特之处:
譬如说:
第一、这一次,上天把通常投入于地球各地的全部高灵都投入了中国一隅,投入到了不足百年的这样一个相对短暂时代。
这是极为罕见的。
这一次,应该投入地球主运龙龙腹的黑龙一系人马,通常投入龙尾的西龙一系人马,加上左龙一系人马,白龙一系人马,以及广灵世界之王(一王爷)经常独自率领的一系人马,全部投入了中土。
人才济济,干脆变成了人才挤挤,以至于许多人才刚一下生就被挤死了。
除了三龙,四龙中的黑龙,这一次其实也来过中国。但他的投入是蜻蜓点水式的,只是一部分灵魂,而且刚出仕就病死了,没有什么功绩。所以这一次的黑龙不算正式轮转,就像白龙在殷商下界那一次不算正式轮转一样。
「这一次的黑龙另有重要任务。他的一部分灵魂下来,主要是为了吸引他的一班人马下来。」
「按照天经的粗略描述,我猜此人很可能是现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戏志才。」
「戏志才,颍川郡人。曹操早期谋士。早卒。《三国志》说:“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第二、这一次,下世的高灵大部分都属于深入基层,下来体验生活,增长阅历的,白龙鱼服,纡尊降贵。
因为历史在下行,汉末根本就不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时代。
「按照上帝的旨意。他们需要下一次基层,进行锻炼,了解下情。以便以后更好地工作。」
所以,出现了许多上下颠倒,大小颠倒的情形。
譬如说,郭嘉、司马懿、荀彧、刘晔(可能还有戏志才)在正常情况下,地位都应该在曹操之上;诸葛亮、庞统、蒋琬在正常情况下,地位都应该在刘备之上;周瑜、鲁肃、陆逊在正常情况下,地位都应该在孙权之上。
诸葛亮、周瑜、郭嘉、司马懿,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一个大国的开国之君。他们变成小国丞相,江南都督,曹魏的军事参谋和曹魏的方面军统帅、太尉太傅什么的,都属于大小颠倒。
第三、这个时代的高灵,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团体了。
他们都被打散,投入了各个阵营。有些长期的合作伙伴,甚至成了对手或敌人。
譬如说,左龙与一王爷亲密无间,累世迭为父子,以后也是总政委与总司令的搭配。但这一次,诸葛亮与周瑜却投到了蜀汉与东吴两个阵营。他们虽然没有交恶,后人却编出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再比如说,蒋琬原来是白龙的下属,这一次却投入了蜀方;费祎原来是西龙的部下,这一次也投入了蜀方;而原来左龙麾下的一些将领,这一次却投入了曹魏;一王爷麾下的一些官员,这一次也投入了曹魏......
这种事例比比皆是、不足为奇,所以说那个时代真的是十分混乱,不合常理。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07:19:26
白乐天2020:周瑜是文王祝转世,难怪才貌品格俱佳,更有政治眼光,只可惜不得长寿。
------------------------------------------
大小乔都不是一般人。文王这个层次的人,其配偶都是有“卒数”限制的,不能低于某一个数值。管婚姻的神,肯定是不会乱点鸳鸯谱。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17:01:00
层次非常高的知道,一般人、一般神不可能知道。
我发现,在天经中,对后世的安排,上帝一般事先都会跟左龙谈,甚至征求他的意见。对于消业的安排,高灵基本上都会同意,有时甚至会主动要求,「譬如光绪」(四龙的命运主要由上帝掌握)。
九重凤阙1:老版三国里演小乔的何晴很漂亮,堪称国色,有一个她和周瑜月下抚琴的片段,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结果被鲁肃到访打断了。怜卿误嫁封候婿,辜负年华惯远征。
滇军都督唐继尧的无奈和哀叹,周瑜想必也有同感。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07:12:19
欲求女性之端庄温婉,举止娴雅,莫如恢复儒学的崇高地位
从小就以书法、诗词、音乐绘画培养她们,向台湾学习。北边过来的意识形态都是些什么玩意?荒谬绝伦,粗鄙不堪!
白乐天2020:2019-04-01 21:26:03
学生对今后其实也很茫然,目前还只能独善几身,看不懂未来的走向,包括自己的命运,看来层次是十分低下的了,希望今生能够多积德吧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2 18:33:39
能看懂未来的走向,知晓自身命运的,举目天下,能有几人?贤弟何须自馁?
白乐天:可惜冯小怜遇上了宇文邕,如果遇到赵匡胤,还会继续受宠。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2 18:41:16
冯小怜遇到赵匡胤,就是第二位花蕊夫人。
九重凤阙:所以正如李渔所说,这不是美色的问题,而是那种柔媚致极的女人味很难抗拒(足以移人)。网友要是遇到冯小怜,就不会说宁愿选择李清照了??
白乐天:我也被不是宇文邕,估计抗拒不了。但这和欲望过分不祥不矛盾,我已经结婚,如果有一个冯小怜来引诱我,我一定是要被“移人”的,可这就会伤害家人,败坏风气,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了,却伤害了他人,是以欲望过分则不祥,会产生罪恶。
白乐天2020:这应该与上天对人道的某些参数的设定有关,人基本设定都是善恶相间,善恶共存,善就是良知,恶就是过分的欲望,如果你为了满足欲望,伤害他人,就是作恶。所以,上天对于人类的设定是有限制的幸福,人类要实现人间天堂,在目前的科技已经神定的参数下,必须要控制欲望,不超范围。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4 14:40:11
-------------------------------------
说得好极!上天给人类自由。但人自己需要节制。幸福在节制之中,不在放纵之中。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3-31 18:51:26
第四、汉末三国这一次,许多杰出人物的死亡都很突兀(当然表面上还是有一个理由的,或者病死,或者被杀),令后人疑惑重重。
譬如说,郭嘉病逝时年仅三十八岁。现在网上的许多人士异口同声,都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或者说卧龙出山,吓死了郭嘉。——因为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诸葛亮恰好出山辅佐刘备。两个旷世奇才擦肩而过,居然没有在决定天下三分的赤壁大战中相撞,许多人自然感到奇怪。
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曹丕,只做了七年皇帝就病死,死时只有四十岁。被称为秦皇汉武之俦的曹叡更惨,死时年仅三十六岁。曹叡病逝后,年仅八岁的曹芳即位,勉强挨过十年,就被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去了政权。——当危疑未释、龙争虎啖之际而国丧屡至,“魏吞汉室晋吞曹”,难道真的是有人在暗中布局?
孙策平定江东,恰值曹操和袁绍对抗,正准备渡江北上袭取许都时,忽然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名震天下。建安十五年,孙权已经批准了周瑜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赶回驻地江陵,正准备出征,却忽然得了重病,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 。——孙策和周瑜都是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暴亡的,事情怎么会这么巧?
庞统随刘备征蜀,进围雒县时,忽中流矢而死,年仅三十六岁(军师这么容易死?)。庞统的死亡,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庞统死,则刘备招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失荆州,则张飞、刘备相继为报仇而死;蜀军主力尽毁,全国的超一流人才,只剩下了诸葛亮一个人。已经是茕茕孑立,双拳难敌四手了....
诡异的是,不早不晚,关羽死后一年,刘备的总参谋长,以“善奇谋”著称的法正也死了(终年四十五岁),这直接导致了刘备在彝陵大战中战败。
「蜀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也一定不致于大败而归。”
陈寿说:“法正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直接把法正比作程昱、郭嘉。
《续后汉书》的作者萧常说:“统、正见理之明,料事之审,一时谋臣,无出其右。昭烈肇基王业,讫承大统,实二人之力。使天假之年,与诸葛亮同心辅政,混一之功,日月可冀。不幸蚤世,惜哉!”
元初名儒郝经说:“初,孔明语昭烈以恢复大计......统发其几,而法正、张松成其谋尔。……呜呼!统、正虽道义不足,而智谋亚于亮。统卒于围雒之际,正没于取汉中之明年。使二子不死,与亮左右,功烈岂止于是?天不祚汉,惜哉!”」
天不祚汉的又一个例子,是诸葛亮。
建兴八年(230年),魏军三路攻汉中。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大破司马懿于卤城,司马懿掘营自守,有了“畏蜀如畏虎”之讥。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据武功五丈原,屯田渭滨。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妇人巾帼以辱之,却在几天内忽然病死。
事临垂克,遘疾陨丧。大勋未集,天夺其魄,也是一桩咄咄怪事。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1 07:42:21
烟雨含梅:2019-03-31 21:38:18
白蟒文星是法正?蒋琬?
-----------------------------------------
是蒋琬。
堂堂萧相国,大汉第一功臣,下放四川,当了一把小国总理。
在白蟒文星心里,其实是更愿意与左龙合作的。在白龙那里,他的威望几乎每一次都会超过皇帝。于是白龙就一次次打压他。
烟雨含梅:说句得罪白龙的话,为何白蟒文星还要辅佐白龙?改换门庭不好吗?...还请白龙神尊见谅...
白乐天2020:我估计,只是在地球这个考场如此,天上的关系必定不会这样。
烟雨含梅:是,在天上关系自然甚好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1 17:12:59
对,在天上,白蟒文星和白龙关系非常好。亲密无间、如兄如弟。
没有白蟒文星,白龙很难成事,也很难善后。
所以,白蟒文星也不忍心丢弃白龙,驾言出游。这件事,也体现了白蟒文星的纯洁、伟大,公而忘私。所以上天众神都对他赞佩不已。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4-01 18:53:46
汉末三国的独特之处还有许多,我们就不一一缕述了。
汉末三国起于残狮「董卓」,讫于暴狼「司马炎」。
近百年间有无数的高灵、低灵,正神、邪神降世。或欲扶正乾坤,拯济生民。或欲祸乱中土,浑水摸鱼。
其中有真龙,有文星,有王爷,有星君、有蟒神,有战神,有天将,有天官,有天吏,有天人,有神凤,有麒麟,有圣兽,有灵禽。有天尊,有金仙,有仙人,有佛,有菩萨,有罗汉,有大神的童子,侍女,有乱星,有灾星,有天魔,有邪魔,还有鹅毛飞箭,以及各式各样的上界神祇,下界妖魔......
广而言之,是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群星璀璨,大腕云集。在其外围还有道家隐士,以及众多曾经插手历史的天神、地神、山神、水神、风神、雨神、火神、婚姻神......
上天之所以能够以这样宏大的规模投入高灵,其基础我们已经讲过,就在于东汉王朝主流意识形态之纯正,东汉教育之发达,以及东汉人才选拔机制之完善。
另外,汉末三国时代战争之剧烈,也加剧了人才的跨区域大流动与人才的升级换代、优胜劣汰「汉末三国仅战役规模的战争就有六百多场,更小的战斗则不计其数」。
汉末三国时代层次最高的高灵,上界公认是祖龙,他是候补金佛。
与之旗鼓相当,但战绩更好的是一王爷。
其下,则是两位真龙天子与四位文星。跟他们足以相提并论的高灵,亦不在少数。
这些人到底怎样纵横捭阖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下面另讲。
(本文完)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2 06:48:35
逆向哥白尼:2019-04-02 00:09:37
在童年时期就觉得这个时代与众不同,原来有这么多神灵下界。想问下兄长还开新帖吗?兄长的欧美政治学泛读有后续的文字吗?想看看
------------------------------
政治学现在不敢写,会被直接封贴。先写些历史帖吧,新帖很快会出。我也会通知各位兄弟姊妹。
白乐天2020:2019-04-01 20:12:02
崔老师,四位文星都在吗?刘烨是西龙文星,蒋宛是白莽文星,水镜先生是左群文星,黑旋文星是哪一位?
而且,黑龙下来蜻蜓点水是为什么呢,似乎没有什么必要,还请崔老师解惑,学生拜谢。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2 06:59:53
前面说过:(这一次的黑龙另有重要任务。他的一部分灵魂下来,主要是为了吸引他的一班人马下来。)——黑龙很有亲和力,他下来,他的人马就会愿意投入中土。据文王分析,那一次黑龙应该是受上帝指派,到其它刚开发的星球上去创造各种猛兽了,他最擅长这个。
文王说过:宇宙中猛兽极多,地球上的这几种(包括史前的),连一亿分之一都不到。许多猛兽,人类是无法称呼的。只能起一个似是而非的名字。
刘晔是西煞文星,通常是辅佐司马懿的。西龙横行龙尾,做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多得其力。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先后向干部推荐《三国志》的《张鲁传》、《吕蒙传》、《郭嘉传》、《刘晔传》。他熟读《刘晔传》以及裴松之的注,并作了如下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刘晔的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毛的高度赞扬。
黑旋文星则是荀彧,他原来是辅佐黑龙的。荀彧很正直,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篡汉,被他逼死。
荀彧非常有才。
他后来转世为耶律楚材,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也是非常有才。
史载:“耶律楚材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学说来治理天下。他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
耶律楚材辅佐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近三十年,功高盖世。挽救了无数生灵。乃马真后称制时,他因屡次弹劾皇后宠信之奥都剌合蛮,渐被排挤。乃马真后三年五月十四日,耶律楚材悲愤而死。一如荀彧。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3 07:07:17
白龙是郭嘉,陈群是刘少奇。曹魏还有天狐,也是总找白龙麻烦的,忘了是谁。
作者:东方黑2011 时间:2019-04-02 09:50:02
请教兄长,明是火德,清是水德,民国和本朝是土和木吗?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3 08:07:17
留言被瞬间删除了。看来此事敏感,不宜再议。
楼主:红尘小爱不相关 时间:2019-04-03 14:21:44
还是忍不住想说一下:我们知道,五行有相生相克两种关系。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及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一朝承接一朝,有顺有逆。譬如说黄帝得土德「颛顼、帝喾、帝挚并为土德」,则帝尧得金德,帝舜得水德,大禹及夏朝得木德。质木无文。此为禅让,顺生。
商克夏,得金德,「果于杀戮」周克商,得火德。秦灭周,得水德。西汉亡秦,得土德。此皆逆行。至王莽篡汉,禅让,顺行,土生金,得金德。东汉克莽,得火德。曹丕篡汉,禅让,又顺行,属土德。故以黄初为年号,尚黄....
清是水德,和平退位,顺行,故民国得木德。参天大树,也有木德之意。XX生自参天大树之容纳。且一脉相承,换汤不换药,故为火德。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4 07:37:08 评论
....众所周知,XXX是靠两次附体国民党成功的。第一次附体,有了自己的军DUI;第二次附体后,庸冰百万。而树的主干已经衰竭,不堪一击......故曰木生火。
东方黑2011:目前想玩第三次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5 06:39:34
对,想玩第三次。国闽档在政*治上几乎就是白痴。
作者:天主门徒 时间:2019-04-03 18:22:21
跟着兄长能学太多好东西了,您的帖子真是全人类的福音,很多先知都说地球的希望在东方,再精确的说其实就是取决于您的大能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4 07:59:34
贤弟抬举,实不敢当!
珍妮·狄克逊遗言说:“美国将会衰败,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将会取代美国领导整个世界”——我们显然正在经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当然现在还没有破关)
Aussie2019:兄长最近我有听过说天慧女神是大菩萨(级别),这种说法正确吗?谢谢。
天主门徒:肯定比大菩萨级别高,估计也要比一般佛祖级别高...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4 14:42:15
天慧女神略低于金佛。
佛(以及相对应的各种神,人类熟悉佛,故以此为言),可以分为三大层级:
下层的各种佛,没有大千世界;
中层的各种佛,拥有大小不等的大千世界;
上层的佛,唯有金佛拥有大千世界,但须兼管许许多多大千世界(就像周天子统治王畿加诸侯国一样)。
金佛上面的四佛,也没有大千世界,逍遥自在。
作者:童逸青 时间:2019-04-05 20:48:17
兄长,我有一点感悟。关于南怀瑾老师的。
就如当代名声最高的科学家是霍金,然而科学界内部在业务上和他齐名甚至再他之上也有几个。究其原因是霍金把高深的科学和普通人民连接起来了。在这之后民间和高端学术界不再有太深的隔阂,喜闻乐见。
南怀瑾老师伟大的地方也在于此,他把平头百姓平时很难接触到的高深修炼和宗教道理,当然还有国学和民俗,一起展示给大家,深入浅出。从此,不再只是有缘人可以接触到这次高端知识。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皇帝老儿享受的东西,现在人人都可以享受。天坛百姓也能去玩。时也)
感悟之外:然而大英雄,还数兄长,把天地间的规律,告诉了我们;至尊的慈悲、上天的苦心车轮的轨迹,都展示给了我们。还把更多高端的知识,尽可能的告诉我们或者回答我们,慈悲仁义之心,世所罕见!启文之初,开宗明义,怕我们吃苦、覆灭、不可收拾。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6 07:53:17
区区在下不足道也。
余以为,南师的伟大,现在的大陆知识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几十年后,当中华共和国雄立于地球之上,中华文化沾洽草木、化及万邦之时,人们才能真正懂得南师拨乱反正,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作者:童逸青 时间:2019-04-05 21:08:56
说了还想说,兄长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展示了上帝,我们的主。
从提笔开始,就把至尊上帝的伟大慈悲,和身份地位不断告诉了我们,能让我们全方面重新认识主。
我们也能真正读懂圣经和古兰经里的主,还有介绍珍贵的奉爱瑜伽给我们(薄伽梵歌),让我们有更全面的形象去理解。也为全世界宗教打开脉络,明白背后都是上帝的精心安排。了解到教会里人的过错是脱离了神,不能盲目制造仇恨。
兄长是伟大,纯粹的奉献者。
(不久之后)全体人类从此再次清醒,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回归源头,链接之源!
------------------------------------------------
白乐天2020:逸青兄说的非常好!
------------------------------------------------
童逸青:多谢,有感而发,不说不快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6 07:31:09
逸青兄谬赞,在下万不敢当!天恩深重,感激涕零,誓以死报而已。
作者:白乐天2020 时间:2019-04-05 21:37:18
想请教崔老师,您对崔永元这个人怎么看待?反转是功还是过?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6 14:55:28
我认为崔永元这个人很正直,很勇敢。
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害,现在还不好确定。崔永元反转是功是过,现在也不好确定。但他揭发影星偷税漏税,肯定有大功。
九重凤阙1: 2019-04-06 18:24:46
崇祯削藩,自然从东林党的外围开始,他应该是奉旨行事。我对明朝内部出来的人一向不抱任何幻想,只不过乐得看见狗咬狗而已。
削藩一事显然虎头蛇尾,遭到了门阀的顽强抵抗,某某“千亿矿案”剧情戏剧反转就是明证。后来某戏子补税结案,其他戏子也纷纷掏腰包,按说这批人都应该进古拉格的。崇祯感叹我将无我,也是对再列宁化失败后决定背水一战的心声。
转基因也是东林党时期大量引进的,崔此举同样意在沛公。明朝内部不存在正直的人,越往上越是这样,崔这种地位的人如果不精通厚黑学根本混不下去,就算有正直的人也被这个系统吞噬了,完全的逆淘汰。
------------------------------------------------
红尘小爱不相关: 2019-04-06 19:36:33
网上说他是奉纸行事的铺天盖地。FL功天天这么宣传,说他奉纸爆料高法,意在推进正改,可惜没成功——凤阙女士也这样说,是猜测吗?还是有什么坚实依据?
------------------------------------------------
九重凤阙:我只看千亿矿案反转的结果,就可以肯定是奉旨行事,矿案的打击对象是大理寺卿,这些都是诸侯盘根错节的势力。网上水军放出来的奉旨消息,应该是东林党所为。
他奉旨不是推进正改,而是要削藩,帮崇祯实现再列宁化,可惜在诸侯那里遭到了重挫。东林党应该也有放风说他奉旨,意在点破他背后的真正意图。东林党的外围戏子是最初要打击的对象,但是到了大理寺卿这里就不是外围。但是总得来说崇祯并没有成功。
轮胎说奉旨推进正改显然是在配合崇祯打击东林党,鼓吹崔的正直,来显示圣王仁君的伟大。
其实崇祯从登基开始,就只有一个宗旨—削藩,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削藩进行的。不把东林党铲除掉,大明的江山就要葬送在这群人手里。但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就是,大明的江山偏偏又是依靠这群东林党人来维持的。
没有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懂得如何跟洋人打交道,大清能玩的转吗?但是老佛爷偏偏就要铲除这批肘腋之患。要是老佛爷真的做到了,大清只会更快玩完。
------------------------------------------------
白乐天2020:2019-04-07 22:48:15
据说有人用两亿元封口费买崔永元不在反转,不知真假。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8 12:35:19
这件事以后一定还有后续。
东方黑2011:我觉的韩过瑜也可能是学菲律宾杜特尔特忽悠厉害国小钱钱,一个市长为本地农产品找点销路,代价无非是说点漂亮话。
岛上政客有个心病,对美帝是否靠谱始终心里没底。万一图穷匕见,老美不来了怎么办?有这个心病,博弈中就会处于心理弱势,无论蓝还是绿,都会和gong蝶眉来眼去。
九重凤阙1:飞碟对韩的捆绑,肯定比对杜特尔特要紧密的多,自小蔡清剿了蓝的D产后,蓝基本靠飞碟资金维持门面。按韩的经济政策搞下去,高雄将来就是一个大号的澳门,表面看经济发展了,但是房价炒到冲天涨,经济类型也单一,高雄的未来不乐观。
美帝以前对湾确实有政策不稳定的因素,但是随着有屠龙派背景的叶望辉支持的福和会的成立,无论蓝绿都应该嗅到不同的气味了,这就要考验正客的智慧了,在关键时刻判断错了,跟错了主子,将来肯定要付出代价的。
即便老美不来,皇军也会来的,再说老美怎么可能会不来?小岛处在美帝印太战略圈的核心位置,美帝连南海都不能容忍,怎么可能放弃小岛,要知道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贸易货流量经过南海。岛上的正客如果想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这样首尾两端了。
东方黑2011:高雄一直是绿营地盘,韩国瑜能在高雄选上,主要是因为在湾民看来,蓝绿两个阵营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九重凤阙1:选韩的湾民是想跟着他发大陆财的,但是在美帝主导的全球产业链重组后,这个发财梦注定是要落空的。
东方黑2011:台湾经济早就和大陆深度绑定,台湾人常驻大陆就有三百多万人
九重凤阙1:我说的是飞碟对蓝的渗透,韩身边肯定遍布飞碟,我看蓝不如叫D支部算了。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7 12:20:31
美国不肯明确承诺保卫XX,是怕被台湾这群蹩脚的小政治家拖下水。这群小政治家的眼里,只有台湾这只小脚盆。对世界大势,对方与己方的优劣长短几乎是一无所知。
说到底,都是些扶不上墙的烂泥。
东方黑2011:美帝对**,好像有点下不去手一样的?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7 16:32:52
这就是西方国家的自私与短视。当初孙XX搞割命、搞民主,英美法也不支持。最后逼的孙XX被迫投靠了苏鹅,采用了他们的种种砖致制度。
(蒋走向砖致,即滥觞于此。)
苏鹅一边帮助果敏档,一边让XX档附体其中,当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
东方黑2011:2019-04-07 17:10:43 评论
选举政治,往往囿于短期利益
帝国主义,其实也是大清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
------------------------------------------------
红尘小爱不相关:2019-04-07 18:47:15
可不是嘛,无利不起早。